鏡頭外的真實世界-環保葬的浪漫幻想與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視劇裡,花樹下飛舞的花瓣,主角跪在地上噙著淚水,將愛人的骨灰埋入土中。最後手捧著她生前最愛的花瓣,向空中一灑。鏡頭捕捉著逐漸飄落的花瓣,哀戚的音樂奏起。電視機前的觀眾無不被男主角的癡情所打動。

男主角回家後,墓地上的花瓣早就被風吹得不知所蹤,只留下一片光禿禿的土。路邊的野貓野狗經過,撒了一泡尿後心滿意足的離開。當然編劇和導演不會告訴你這些。禮儀師以及葬區服務人員也不會告訴你這些。畢竟環保葬做為一項商品,推廣上當然要賦予一些浪漫的幻想,甚至營造出粉紅泡泡。但是過度渲染以及錯誤的期待常常讓家屬在儀式結束後一臉茫然的說出:「蛤?就這樣?」今天就來向各位公開環保葬的各種真相。

圖/金麟生命

圖/金麟生命

海葬的幻想與現實

幻想:如果大海能夠喚回曾經的愛~大海給人一種自由徜徉的嚮往。許多憧憬海葬的人就是希望死後能回歸海洋之母的懷抱,在大海中遨遊。多麼的浪漫且無拘無束。還能與海豚嬉戲、與海豹同游,更能看著色彩斑斕的魚兒爭奇鬥艷。海葬真是太美好了!

現實:不是每個地方都能海葬,骨灰準備好後還要等到發船的時間。上船後一路晃到海中央,撐著吐得唏哩哇啦的孱弱身體,走到甲板上,將裝有骨灰的小盒子投入海中。什麼?不是把骨灰撒出去嗎?海上風大,如果是面風你可以撒看看,到時候骨灰撲面,可真的是家人最近距離的擁抱了。

樹葬的幻想與現實

幻想:樹,象徵長壽與生命的不止息。樹葬可說是環保葬中最受歡迎的一種。在摯愛親人的長眠之所種上一棵樹,每當看到大樹昂然佇立在大地之上時,便覺得親人從來沒有離開過。想我的時候就到樹下陪伴我吧,這種對永恆生命的詠唱確實使人嚮往。

現實:樹葬有專門葬區,不是你想葬哪就葬哪。到了葬區後工作人員先挖好埋葬骨灰的小洞,告訴你把骨灰倒進去。之後把洞填平整個流程就結束了。重頭戲來了,你以為的樹葬是在埋骨灰的地方種上一棵樹,等到樹長出來的時候就能緬懷睹物思人。但撒上骨灰的土壤是沒辦法用於種植的,更悲傷的還在後頭。既然骨灰會對土壤造成傷害,那該如何處理呢。就是把溶磷菌、菌根菌等微生物倒入土壤中來分解骨灰。是的不要懷疑摯愛親人的骨灰就這樣成為微生物的糧食。

撰寫本文的目的並非批評環保葬的不是,而是希望大家別受到影視節目的影響而對這些喪葬流程有錯誤的認知。另一方面也是幫大家打個預防針,這些安葬流程沒有演的那麼浪漫。最重要的一點是,儀式只是走一趟流程,唯有心中長存愛與感謝才是展現對逝者敬意的最佳之道。
avatar-img
45會員
112內容數
齁-是當你接到一屁股鳥事的時候會發出的嘆息。黑-是在看見人性陰暗時黑化的過程。給自己一個機會記錄下殯葬業的見聞,也讓大家了解這些英挺西裝背後藏著的故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麟生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多死社會是日本近年來很夯的議題,因為到了202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生的嬰兒將全部踏入75歲大關。年長者人口數暴漲,殯葬設施、老人年金勢必受到劇烈衝擊。為了應對多死社會的到來,屍體旅館這個特殊行業也應運而生。
嘉義區監理所、嘉義市監理站於10/24借用嘉義市殯葬管理所「懷德堂」,並與嘉義市交通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透過哀悼5年來因酒駕喪命的民眾之名義。開設酒駕再犯班講習,要求酒駕累犯到場觀看火化場、撿骨室等設施。這也不免讓人想起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酒駕者洗大體事件。
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揭開了冥婚的神秘面紗。冥婚又可稱為配骨、陰婚、鬼婚或靈婚。冥婚的對象不是人,而是過世的亡者。又可分成生者配逝者或兩名逝者這兩種形式。
台灣目前的火葬執行率超過9成,過去盛行的土葬早已被火葬取代。將棺木送進火化爐前按照習俗親友會大喊:「火來了!快跑!」。但真有其必要嗎?
喪葬習俗千奇百怪,上一篇介紹過神秘崇高的天葬、喜喪風格濃厚的翻屍節以及殘忍血腥的Rambu solo。華人對死的態度非常慎重,死也要留有全屍。今天介紹的這個喪葬習俗現已絕跡,他們會吃掉過世親人的屍骸,甚至不惜撬開頭殼,吃掉逝者的骨髓。
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善祥基金董事長關善祥突傳出自殺過世的新聞,得年38歲。放眼全球,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但我們往往只關注自殺者的生前,他們身後的自殺者遺族卻持續身陷痛苦的泥淖。
多死社會是日本近年來很夯的議題,因為到了202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生的嬰兒將全部踏入75歲大關。年長者人口數暴漲,殯葬設施、老人年金勢必受到劇烈衝擊。為了應對多死社會的到來,屍體旅館這個特殊行業也應運而生。
嘉義區監理所、嘉義市監理站於10/24借用嘉義市殯葬管理所「懷德堂」,並與嘉義市交通隊、南華大學生死學系,透過哀悼5年來因酒駕喪命的民眾之名義。開設酒駕再犯班講習,要求酒駕累犯到場觀看火化場、撿骨室等設施。這也不免讓人想起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酒駕者洗大體事件。
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揭開了冥婚的神秘面紗。冥婚又可稱為配骨、陰婚、鬼婚或靈婚。冥婚的對象不是人,而是過世的亡者。又可分成生者配逝者或兩名逝者這兩種形式。
台灣目前的火葬執行率超過9成,過去盛行的土葬早已被火葬取代。將棺木送進火化爐前按照習俗親友會大喊:「火來了!快跑!」。但真有其必要嗎?
喪葬習俗千奇百怪,上一篇介紹過神秘崇高的天葬、喜喪風格濃厚的翻屍節以及殘忍血腥的Rambu solo。華人對死的態度非常慎重,死也要留有全屍。今天介紹的這個喪葬習俗現已絕跡,他們會吃掉過世親人的屍骸,甚至不惜撬開頭殼,吃掉逝者的骨髓。
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善祥基金董事長關善祥突傳出自殺過世的新聞,得年38歲。放眼全球,大約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但我們往往只關注自殺者的生前,他們身後的自殺者遺族卻持續身陷痛苦的泥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花葬樹葬,一個可行的自然葬 今天,我一位老邁親戚過世 女兒選擇花葬樹葬 因為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葬禮,而不是傳統的火化入塔,印象不錯,所以來分享一下 所謂的花葬樹葬,就是不幸過世之後,火化成白骨 再把白骨研磨成為很細的狀態 細到幾乎要成為白粉了 然後在一片種植不少花草小樹的美麗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花葬的特色 節省費用:政府除了聯合民間葬儀業者提倡花葬,部分縣市政府也推出補助費用申請方案供民眾申請,以減少葬儀費帶給家裡經濟的壓力。 土地可循環利用:這是所有環保葬的共同特色,不立碑、不造墳之外,土地還可以重複利用。 花葬地點較少:台灣的花葬葬區,相較於樹葬來說葬區偏少,只有9處。 花葬該
花葬的特色 節省費用:政府除了聯合民間葬儀業者提倡花葬,部分縣市政府也推出補助費用申請方案供民眾申請,以減少葬儀費帶給家裡經濟的壓力。 土地可循環利用:這是所有環保葬的共同特色,不立碑、不造墳之外,土地還可以重複利用。 花葬地點較少:台灣的花葬葬區,相較於樹葬來說葬區偏少,只有9處。 花葬該
2024年,太空葬的概念開始引起社會關注。這種服務允許家屬將逝者的一部分骨灰送上月球,這個概念確實令人震驚。太空葬為何會受到歡迎?據 BBC 報導,一位名為利亞姆的年輕美國人因一場摩托車事故不幸過世,他的母親決定將他的骨灰送上月球。這種太空葬讓逝者永遠與宇宙融為一體,在宇宙中找到永恆的安息所。然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一種不流血的方式結束浪漫,並將回憶留存在心中。它描述了將種子埋葬在腐土中的畫面,並對浪漫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對比做出了反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母親自由自在海葬五週年紀念的文章。家人聚在淡水漁人碼頭共度週日,完成了母親生前的最後期望。文中描述了海葬的儀式和充滿愛的告別,並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枯葉凋零、花兒謝落落土腐爛,這並非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人們亦是如此。萬物都有各自的生命週期,但我們可以見證此週期,然而,除了見證,若能在新旅程中與自然產生共鳴,聯繫地球萬物,這是否是一美好的開端呢?能夠為旅途添上一筆不同的風采。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花葬樹葬,一個可行的自然葬 今天,我一位老邁親戚過世 女兒選擇花葬樹葬 因為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葬禮,而不是傳統的火化入塔,印象不錯,所以來分享一下 所謂的花葬樹葬,就是不幸過世之後,火化成白骨 再把白骨研磨成為很細的狀態 細到幾乎要成為白粉了 然後在一片種植不少花草小樹的美麗
Thumbnail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當作今生留下的記號 灑滿我的淚珠和憂傷 你葬的是杜鵑花 我葬的是自己的心 為你埋了一個花塚 悄悄地 在細雨霏霏 我在縹緲的夢境 找尋你說過的承諾 當時光只能日日夜夜交集 驀然回首 你在記憶角落 我只能以淚水擁抱你
花葬的特色 節省費用:政府除了聯合民間葬儀業者提倡花葬,部分縣市政府也推出補助費用申請方案供民眾申請,以減少葬儀費帶給家裡經濟的壓力。 土地可循環利用:這是所有環保葬的共同特色,不立碑、不造墳之外,土地還可以重複利用。 花葬地點較少:台灣的花葬葬區,相較於樹葬來說葬區偏少,只有9處。 花葬該
花葬的特色 節省費用:政府除了聯合民間葬儀業者提倡花葬,部分縣市政府也推出補助費用申請方案供民眾申請,以減少葬儀費帶給家裡經濟的壓力。 土地可循環利用:這是所有環保葬的共同特色,不立碑、不造墳之外,土地還可以重複利用。 花葬地點較少:台灣的花葬葬區,相較於樹葬來說葬區偏少,只有9處。 花葬該
2024年,太空葬的概念開始引起社會關注。這種服務允許家屬將逝者的一部分骨灰送上月球,這個概念確實令人震驚。太空葬為何會受到歡迎?據 BBC 報導,一位名為利亞姆的年輕美國人因一場摩托車事故不幸過世,他的母親決定將他的骨灰送上月球。這種太空葬讓逝者永遠與宇宙融為一體,在宇宙中找到永恆的安息所。然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一種不流血的方式結束浪漫,並將回憶留存在心中。它描述了將種子埋葬在腐土中的畫面,並對浪漫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對比做出了反思。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母親自由自在海葬五週年紀念的文章。家人聚在淡水漁人碼頭共度週日,完成了母親生前的最後期望。文中描述了海葬的儀式和充滿愛的告別,並表達了對母親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枯葉凋零、花兒謝落落土腐爛,這並非終點,而是新旅程的開始,人們亦是如此。萬物都有各自的生命週期,但我們可以見證此週期,然而,除了見證,若能在新旅程中與自然產生共鳴,聯繫地球萬物,這是否是一美好的開端呢?能夠為旅途添上一筆不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