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周五上午的傳統市場

閒暇的周五,早起擠上市區巴士,前往附近傳統市場。台灣傳統市場,大多都是20幾年的老攤販,其生意世代傳承,攤販們從年輕時賣菜賣到娶妻生子,客戶們也從當年孤身一人到攜家帶眷購買食材,兩者之間已培養出深厚情感。

說到挑選桌上佳餚的食材,也是諸多要點,賣菜的在學中做,選菜的也在做中學。在市場裡不會看到外觀精緻、乾淨無垢的蔬果,只會有泥土夾雜、略沾水珠的選擇,要說做生意,我想身為一個市場攤販並不容易,首先,他們並不像公司有一套管理系統,而是以筆記方式記錄進出貨量,賣價看似隨意鬆散,卻要一眼就能引人注目,就算老闆不吆喝也可以吸引客戶上門;再來,他們要懂得排列產品,要讓客戶一看就不由自主伸手挑選;當然,要適時展現一下老闆的威勢,告訴客戶可以放心購買。

而販售產品也會依時節不同而有所變動,不要小看氣候的影響,植物分布是最能直接反應當地氣候及環境的一項指標,這也是為何熱帶地區總是盛產西瓜、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而溫寒帶地區則以蘋果、葡萄、水梨出名;除了季節的因素,攤販擺攤的位置也是要點之一,以常購買的市場來說,平日下午是一條門可羅雀的馬路,周圍兩旁多為騎樓式住家,而非商業大廈,客戶可能從幾個馬路出入口進出,客戶的動線也與購買的行為息息相關。

消費這件事,說來神奇也是神奇,說來有趣也是有趣,有時候符合邏輯不一定符合心理,大部分的銷售傳說都不符合邏輯,但很符合心理。人與人間的交流就是如此深奧,有時艱深難懂,有時又好說好談,端看當下情形,做出最恰當的反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