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談到
前幾日中國央視的中秋晚會,台灣藝人組中有胡德夫現身演唱。論壇中有人表示「胡不是本土的嗎?怎麼會上央視」,接著有人反駁「胡本來就是統的」,然後又有人說「胡是民歌之父,怎麼會是統的呢?」,一來一往,好不熱鬧。
我剛好前些日子本來想寫〈太平洋的風〉樂評,但苦無感覺,遂至圖書館借胡的書來看。我稍微介紹一下胡的生平,1950 年出生於台中嘉蘭部落,初中至淡水念書,稍長接觸樂團,培養音樂才能。之後在樂廳走唱,但也被政府打壓。投入原住民權益爭取運動,並多次組織族人協助救災。而在他 55 歲時出版《匆匆》專輯,終於讓他得到金曲獎的肯定。然而,金曲獎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讓他更受台灣社會重視,之後遂轉至中國發展、出書,連我手中這本《最最遙遠的路程》都是先有簡體中文版,才有繁體中文版。
這樣的背景會至央視的中秋晚會演唱會,似乎是既合理又奇怪。先分析至央視上節目的意涵是什麼好了,以宣傳角度來看,至央視上節目的台灣藝人自然是「認同」中國央視的精神,願意支持;以個人角度來看,或許他們就只是想賺錢,想增加自己的知名度等等,並無他意。
那麼胡是以什麼想法去上央視的呢?我想兩者都有,胡的思想就是和平,而台灣的原住民不管在哪一個政權下,都是被壓迫的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