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支持社群-20231116 #共好生活站 • #綠食手作時光
本週聚會大家一起包水餃,包水餃這件事真的很有趣~ 因為水餃是一種備料非常需要時間和人手的食物,我們有素的和葷的,所以備料的工又會加倍,不過真的什麼料理都難不倒型農阿豪,光是料準備好,已經好香了!😋
我們這次除了好吃的水餃,也做了生菜沙拉、滷味、炒翼豆、炒青菜,最後還把剩下的水餃剪成小麻花餅乾,鹹甜都好吃!同時開吃我們之前做的柚子酵素,加入山粉圓口感和味道很剛好喔!豐富的料理融合大家的創意和創造力,滿足了味蕾也豐富了身心~💖
大家一起包水餃,每個人的手法和成果都不一樣,這也是包水餃另一個有趣的點,不像外面賣的,我們包的是各式各樣、大小不一,就像每個人都是各有特色、獨一無二!
其實這樣世界才有趣!世界正是由各式各樣、各有特色的不同個體組合成的多樣性的群體,萬物本然的樣子,才是最美好的,大自然如此,人也是! 不過這個世界,太多人為技術治理的方式,抹殺了人和自然的天性,規格化的管理和教育系統,為了好管理或順利成為被需要‘’螺絲釘‘’,人們被修剪成系統需要的模樣,但失去了獨有的特性及本然的樣貌,不管是人或是物品,都會失去生命力和活力,如同市面上很多由機械加工的食物,已經沒有生命力和能量,只是複製品,連水餃都長得一模一樣~🤣 那麼我們能怎麼找回自由呢? 我的想法是跟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創造新的遊戲,一個可以讓我們發揮良善天性和天賦才能的互助系統,但這還需要時間和實驗,我們被現在的系統制約太久,要集體脫離需要先鋒者開路,正在用【地球花園計畫】努力中~😉
目前 #共好生活站 的 #生活支持社群 實驗要進入下一個階段,藉由改變生活站前面的綠化種植的設計,我們將進行一系列的 #地球花園行動 ,從製作課桌改造的省水菜箱、植生牆到種植都市飲食花園,以都市農耕、碳耕循環、永續設計的巧思去展現都市型態如何找回自耕食能力!一起成為 #生活自造者! 歡迎有興趣木工、種植的朋友跟我們一起把大自然帶回到生活中喔~🌿
地球很美,也是我們人類在浩瀚宇宙中唯一的家園!🌍 地球環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開始關心和付出行動修復,從自身開始,到一群人的合作,期待每個人能一起為世界注入光明的力量吧! #地球花園計畫
🌱🌱🌱🌱🌱🌱🌱🌱🌱🌱🌱🌱🌱🌱 在這個技術治理的時代,我們需要大家在各領域努力,並且攜手合作共好! 永續、自然與美,都會帶我們回到內心那最純粹的自己~ #付出行動讓身邊的人事物變得更美好吧!這同時也會讓我們 #活出更深和更廣的生命體驗~ 💚【生活支持社群】是一個社會實驗,從共煮共食、共工共學到共耕共享、共同創收及共善連結,從自我賦能、彼此增能到用社群力量改變環境社會,透過每次的共聚共創、生命經驗及技能的分享和疊加,將原本不認識的人們牽引在一起,豐富彼此,慢慢成為支持彼此生命和生活的夥伴,在相處過程中,每個人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喜好,都在慢慢磨合和融入,慢慢共振出社群的魂,理想的社群如同有機體,有中心思想和原則,但也隨著社群中的人們而有相應的發展,運作成為社群共同體,這是邁向新地球共好生活的一種推進方式~ 雖然不知道未來發展會如何,但希望透過這實驗,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我們可以是合作共生的群體,不管面對怎樣的未來,我們都可以一起創造豐盛美好! 💚關於 #都會共生之生活支持社群: 創造都市的生活支持系統,讓人們即使不離開原本的住家,仍能發展與土地和社群間直接的共生關係,滿足生活基本需要,照顧好彼此、照顧好環境,並發展不受外界金融影響的社群合作經濟。 目前都會版生活支持社群屬於實驗階段,因為大家並非共同居住在一個土地或村子,因此要發展成為生活支持型態需要摸索和實驗,也需要大家的共創,找出最合適的發展模式,也需要有更多人來交流發展社群夥伴關係,實驗出都會版模式~ 💚關於 #生活自造者: 面對快速變化的大環境,拿回自己在生活各面向的能力,成為 #生活自造者,會是越來越重要的能力,再透過彼此互助滿足生活基本需要,那麼我們都會越活越自由和快樂喔!😉 #生活支持社群 每次的聚會,大家都願意分享自己會的,那麼我們就能在彼此身上學習到一些生活技能和智慧(#彼此增能),也能透由學習及實作 #自我賦能,漸漸找回生活的能力! 💚關於 #共好生活站: 在都市中的共享空間,期待有緣的地球花園計畫支持者可以來一起運作,一步步最大利用化〔共好生活站〕這個空間,實驗看看如何能把 #生活支持 建立在社群關係中,例如,孩子下課一起照顧共學,媽媽們可以共煮減輕負擔 或社群共同經營輕食廚房及小農產品提貨站 或共同製作產品、發展課程、讀書會... 或共學發展永續實作能力、自耕食能力、防災互助能力、共耕空地... 或其他各種可能,目標是建置一群人不管外界經濟還是糧食風險,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因為有社群的支持力量~ 💚【生活支持社群】 從滿足自身需要到合作互助滿足彼此需要,並以社群共創方式成為照顧環境、照顧人的合作經濟體 ▪︎共煮共食:從好好吃飯,吃好食物得到健康及好能量開始凝聚像家人的社群關係 ▪︎共耕共享:從好好吃飯開始學習好好照顧土地,發展自耕自食及社區共耕等模式,再與週邊小農建立CSA關係,以參與式認證取代有機認證,以“放伴”模式建立“產消夥伴”關係,發展一群人照顧一塊土地,一塊土地餵養一群人,協助小農一起轉型為生態多樣性及多元生產的農田,取代生產單一品項的模式,建立生態補償型和供需導向型生產模式,形成糧食/生態支持系統 ▪︎共工共學:人人分享才能教學相長,發揮自己天賦增益彼此,共同研擬想要學習的項目,成為自造者,開始學習廚藝、手作、生活用品等生活食衣住行育樂自己製造,產生之課程、活動、產品,需先從滿足社群每個人之需要,再從中發展對外多元收入項目,以供需作為導向,可透過社群間平台管道販售,代換不永續的市售產品,推動更多人改變生活選擇 ▪︎共同創收:綜合以上項目,社群可以發展合作經濟共同創收,幫助彼此脫離原本的職業工作,轉換為友善環境的收入,而且在互助創收的機制裡面,人們不再單獨面對生活生計,不是只為了生存而工作,讓工作是生命力的展現,增益社群內彼此之生活 ▪︎共善連結:複製及串聯各“生活支持社群”,點線面形成互助聯盟,滿足更多人的生活轉型需要,慢慢從金錢交流到供需流通,成為一個不需要依賴金錢而是以互助互信、供需導向的合作經濟體,這將使環境更好,也使人離開金錢奴役的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