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而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是個不懂規劃生涯的人,總是走一步算一步,信奉「船到橋頭自然直」的生活態度。提前退休不再計畫內,退休後的日子,就隨心而走,喜歡的就去嘗試,不喜歡的也不強迫自己。

說起寫作,並不是我的興趣,我只是想寫寫東西來打發時間和了解自己。

我的生活有許多獨處的時候,寫作是最佳的良伴,沈浸在自己的世界,表達自己的想法,悠遊其中,不限時空,很自由。

我的日常生活,過得很懶散。

夜貓子的我,無法早睡早起,大都九點以後才起床,想做家事才做,每天關心一下台美股,不積極操盤,視心情進出,以長期持有持續買進的態度來面對。中午,我會出門用餐,早午餐結束,習慣到附近的咖啡廳消磨時光,有時放空、有時上網找資料、有時寫作、有時閱讀。

巨蟹座的我,會戀家也好動,在家不自律會無所事事,所以需要出門曬曬太陽、接觸人群和自我學習。傍晚,前往公園或運動場健走一小時。晚上,追劇、看短片或股市分析等。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旅行,我也不例外,知道自己不可能常年都旅行,所以生活還是要有重心,想來想去,寫作雖不擅長,好像值得一試,只要有平板,隨時都能寫,很適合我的個性和生活。

寫作會卡關,寫寫停停是常態,不知道我能寫多久?我不設限,太多壓力會更不想動筆,順其自然就好。

為了讓自己一直寫,我只好透過閱讀和別人的分享,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寫作最難的是沒有題材,為了克服,我就每天隨便寫,想到什麼寫什麼,不拘長短或形式,寫不完也沒關係,等有空再繼續,目前這個方式,進展的不錯。

寫作第二難的是年紀大眼睛不好,容易疲倦。

寫作真的不簡單,有時想破頭也寫不出一個字,這時閱讀別人的作品就不可少。

本以為只是寫寫自己的生活,有什麼難的? 做的沒有想的簡單,做了才明白啊!

寫作路,是一條漫漫長路,它是個值得經營的事情,它可以寫很久,我有很多要學,養成習慣,日子就不無聊。

透過寫作可以讓我成長,過程中常可檢視自己往內心深處探索,反省不糾結小事,從自我對話逐漸懂得如何獨處。

為何寫作?僅為自己而寫,走一步算一步,有靈感時就多寫一些,沒靈感時放慢腳步想到再寫也可,能持續多久,我不確定!

不喜歡做生涯規劃的人,退休生活不需緊張,把生活過得鬆鬆的,選擇一、兩件有興趣的事來做也不錯,能為自己而活就對了。

生活在群體的我們,常覺得親朋好友很重要,容易忘了自己,這樣的思維,容易走入死胡同。漫長的人生歲月,與自己相處很重要,不要老是冀望別人。親朋好友只是生活中的小菜,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菜,有了美味的主菜,小菜有沒有都沒關係。

「寫作」很難,秉著為自己而寫,希望能長長久久,這道主菜,我會盡心的烹調,讓它傳香,如此美味的人生值得去追尋,加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y的生活
56會員
101內容數
喜歡旅行的may,記錄旅行的大小事,希望透過寫作來了解自己,鼓起勇氣來挑戰生活和挑戰自己,增進自信心。過往我從不敢自由行,不會騎腳踏車,不曾獨旅;現在我愛上自由行,完成從花蓮獨騎腳踏車到台東,也前往日本獨旅。這些小小的成就,讓我越來越相信自己,充滿活力,繼續旅行,享受生活。
May的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10/14
10/11對身為「納達爾」粉絲的我而言,心情複雜得相當矛盾,老實說這個消息不算震驚⋯⋯
Thumbnail
2024/10/14
10/11對身為「納達爾」粉絲的我而言,心情複雜得相當矛盾,老實說這個消息不算震驚⋯⋯
Thumbnail
2024/09/20
昨天心血來潮,把客廳的擺設做了一些變動,雖然傢俱就那幾樣,但因是傳統木製的關係,移動時還是蠻費力的。調整傢俱這件事,一年至少要來一、兩次,每次更動結束,都會讓我心情更愉悅也很有成就感。更改擺設,最怕的是雜物太多,自從開始簡單生活後, 我就不怕了。
Thumbnail
2024/09/20
昨天心血來潮,把客廳的擺設做了一些變動,雖然傢俱就那幾樣,但因是傳統木製的關係,移動時還是蠻費力的。調整傢俱這件事,一年至少要來一、兩次,每次更動結束,都會讓我心情更愉悅也很有成就感。更改擺設,最怕的是雜物太多,自從開始簡單生活後, 我就不怕了。
Thumbnail
2024/09/02
「一個人的老後」是高齡社會無可避免的問題,誰也逃不了。 「一個人的老後」可怕嗎?從許多報導中,常聽聞高齡者孤獨終老的故事,與其害怕不如想想自己的現況,每個人面臨的環境不同,不可能完美。若有不滿意的事,想到解決的方案,放膽馬上做,至少不後悔;如果是自己能力不及的事,就「放水流」過一天算一天,
Thumbnail
2024/09/02
「一個人的老後」是高齡社會無可避免的問題,誰也逃不了。 「一個人的老後」可怕嗎?從許多報導中,常聽聞高齡者孤獨終老的故事,與其害怕不如想想自己的現況,每個人面臨的環境不同,不可能完美。若有不滿意的事,想到解決的方案,放膽馬上做,至少不後悔;如果是自己能力不及的事,就「放水流」過一天算一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速度是快是慢,就是寫著寫著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笑)。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加入方格子後,經過兩年半終於等到總瀏覽數破十萬的一天啦!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速度是快是慢,就是寫著寫著突然發現快破了 XD。 剛好趁這個機會,也想來跟大家聊聊這四年多來,我是怎麼經營寫作這個興趣的。雖然我也還稱不上什麼很厲害的寫作者,但畢竟都寫了這麼久,應該還是有點參考價值啦(笑)。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找到目標→拆解成微小目標→執行與嘗試→檢討與調整→繼續嘗試。能夠瞻前顧後又把握當下的人,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駕駛;總是顧此失彼只願活在當下的人,是任由人生迷航的乘客。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在閒暇之餘,享受自我的一方空間,在心休憩之時,寧靜的花草樹木也生得如此美麗,透過文字暢談糾結的心事,讓它得失隨緣,愛恨隨意。 也非一出生就知道自己喜歡寫作,但總是能透過文字的力量讓心靈得到舒暢。升上大三的我,總是在迷茫的道路上渾渾噩噩的行走,始終看不到指引迷津的歸屬。 既然對於原本科系的職業沒有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剛開始寫作時,沒有任何目的和方向,只是單純想找個平台寫一些我認為很有趣的文字。有了一些工作上的閱歷及思考後,寫作開始成為一種和自己、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輸出的過程總有些微刺痛感,因為這是一場直視靈魂的儀式,你得看著自己才寫得出你真正想說的話。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Thumbnail
記錄了一位創作者從離職到自行接案和創作的過程,對自己充滿熱情和期待,但卻面臨著種種焦慮,懷疑和憂鬱。 文章提到轉職過程中的挫折、創作遇到的困境,以及對藝術和商業化的思考。充滿個人情感和內心掙扎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