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生活品質(QoL)之間的距離-高齡失智症友善的室內建築因子#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今天聊聊室內建築環境如何影響失智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先講結論:

護理之家的室內建築環境(indoor built environment)與失智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QoL)有顯著關係。


這是一份香港研究[1],主要研究對象為護理之家的失智症高齡者。研究透過調查護理之家的室內建築因子與失智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得到較為需要注意的室內建築因子。


為什麼這份研究是重要的?


不論全球,根據台灣在111年12月底統計數據結果,65歲以上高齡者推估約為408萬人,其中患有失智症約有30.8萬人,占7.54%。目前推估未來的失智症人口會逐年成長,在159年有可能會達到全國總人口數的5.34%。

患有失智症的長輩與正常的長者不同,失智症長輩可能會有情緒障礙(憂鬱、幻覺)、認知障礙(空間迷向、喪失記憶)、行為失調等等狀況。在有限的護理資源下,若有良好的建築環境輔助失智症高齡者的生活,除了可以增加他們的福祉,也可以減輕照護人員的負擔。


室內建築環境主要透過三個方面進行輔助:

空間管理

透過有效的建築設計,讓高齡者可以自由地在室內行走,降低迷路所造成的挫折感,並且提供適當的中途休息站,避免體力不支所產生的危險或負面情緒反應。此外,也需要給予失智症高齡者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感及隱私設計,避免他們擔憂失去財務或人身安全的情況。


建築服務

室內建築環境需要符合他們的特殊需求,如不會產生眩光的照明設計、通風的室內空間等等。建築物必須提供足夠的熱舒適性,降低失智症高齡者身體負擔或生病風險。設備也必須擁有安全性,例如熱水設備需準確地調控溫度,不會因水溫造成他們皮膚燙傷。


配套措施

家具、表面材質、空間標誌、扶手、娛樂設施等等,可以輔助他們的身體能力,以較輕鬆的方式執行各項日常生活活動(ADL)。例如空間標誌需要放大字體,且以鮮明的對比顏色讓失智症高齡者可以一目瞭然。除了日常生活活動,情感上的輔助家具也可以幫助他們建立歸屬感,例如懷舊的照片、熟悉的家具或味道,這些都是可以提供正向情緒回饋的輔助家飾。

相關閱讀:高齡小學堂-建築環境與高齡者的日常生活活動(ADL)


然而前面所提到的香港研究,主要是發現建築服務與配套措施在對失智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有較顯著的影響。


建築服務中,電梯、溫度、供水及照明設備會積極地影響失智症高齡者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獨立性、日常生活活動(ADL)、以及社會互動關係

  • 電梯主要可以增加失智症高齡者的獨立性,但研究也提到,從照顧者的角度來看,因為害怕失智症高齡者受傷,一般不希望他們自己使用電梯。因此在電梯的設置上,從車廂內部按鍵的大小、易讀性,到電梯門開關時間的秒數、或是防夾設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 室內建築環境的溫度控制,主要影響的他們的日常生活活動。若是溫度太低或太高,會限制他們的行動力,照護人員也會擔心失智症高齡者受寒或中暑。
  • 供水在失智症高齡者洗澡時非常重要,對供水滿意的失智症高齡者表現出較好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 照明設備會影響行動力與心理健康,不足的照明空間可能會增加他們的跌倒風險,久而久之也因此害怕移動。此外,在先前的文章也有提過,良好的照明是可以改善高齡者的​睡眠活動的。

相關閱讀:我們與睡飽之間的距離-室內照明居然會影響睡眠品質



配套措施中,對表面材質、家具及空間標誌的滿意程度,會影響他們的健康、日常生活活動、社交關係及認知功能

  • 表面材質對於失智症高齡者的身體健康、日常生活活動、社會關係及認知功能有顯著的影響。不會眩光的地板材質的滿意度通常較高,不同顏色的空間區劃,也可以讓他們更快地認出居室並輕鬆地達到目的地。
  • 不適合的家具會讓失智症高齡者感到身體上的不適,若是有自己熟悉的家具則可以提高歸屬感,並且幫助失智症高齡者認出自己的房間。因此,家具對於個人的身體健康及認知功能是有影響的。
  • 良好的空間標誌認知功能及社會互動關係有積極正向的關係,提供友善的指路系統,失智症高齡者也較不會害怕離開房間。


雖然列出了許多會影響失智症高齡者的相關室內建築環境元素,但細部的設計該如何執行仍是一門待深究的學問。希望在未來,我們可以有更多的相關參考標準,讓環境更友善、更能夠輔助需要幫忙的人。


你曾有照顧失智症高齡者時,在室內建築環境中的遇到困難經驗嗎?歡迎與我們分享!


喜歡我們的文章的話,可以點擊愛心或贊助我們,讓我們知道有更多人在意室內建築環境的相關議題,我們也會更努力地整理知識給大家,下次見囉!



時時慕家室內設計工作室

時時慕家室內設計工作室

時時慕家設計|

桃園室內設計公司,我們關注室內環境對身體與心理健康的影響,希望從科學的角度與美學設計結合,為人們帶來幸福的生活空間。


更多作品案例|

https://tokidokiinteriors.com/works/


加入LINE與我們聯繫|

https://lin.ee/NxqkjMi




為什麼說設計師都在設計人?因為他們真的透過空間在設計你的感受!空間不只會改變人的感受,也可以改變人的行為。甚至可以控制人的情緒、大腦判斷跟生物反應。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其實科學家已經研究這類議題好多年了!這個專題主要在探索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讓我們一起了解空間如何影響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嗨,準備好來了解高齡者的世界了嗎? 在整理高齡建築環境的設計資料中發現,有許多先備知識必須縝密地了解,才能對建築及室內環境進行設計規劃。由於知識內容量過於龐大,也擔心放在環境文章中一起討論,會增加閱讀上的難度,因此決定將這一個部分分開來記錄、分享給大家。 今天主要說明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所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今天來談談高齡者對於顏色的感知。 為什麼特別是針對高齡者呢? 視覺是獲取空間資訊的最主要方式,但隨著年齡增長,視力及視覺功能是會慢慢地退化的。當視覺功能退化,會提高辨識空間資訊的時間及難度,以至於影響到移動時的行為反應。 也許曾經聽過家裡或朋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來談談孤獨感這件事情。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我們來說一直是負面的情緒感受。孤獨感甚至被人認為是疾病,相當於每日抽15根菸。 我們會因為性格、家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等等因素,而感到受不同程度的孤獨。目前對於孤獨感的研究較多都是負面的影響,它
嗨,準備好來了解高齡者的世界了嗎? 在整理高齡建築環境的設計資料中發現,有許多先備知識必須縝密地了解,才能對建築及室內環境進行設計規劃。由於知識內容量過於龐大,也擔心放在環境文章中一起討論,會增加閱讀上的難度,因此決定將這一個部分分開來記錄、分享給大家。 今天主要說明高齡者在日常生活中所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今天來談談高齡者對於顏色的感知。 為什麼特別是針對高齡者呢? 視覺是獲取空間資訊的最主要方式,但隨著年齡增長,視力及視覺功能是會慢慢地退化的。當視覺功能退化,會提高辨識空間資訊的時間及難度,以至於影響到移動時的行為反應。 也許曾經聽過家裡或朋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來談談孤獨感這件事情。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我們來說一直是負面的情緒感受。孤獨感甚至被人認為是疾病,相當於每日抽15根菸。 我們會因為性格、家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等等因素,而感到受不同程度的孤獨。目前對於孤獨感的研究較多都是負面的影響,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老齡化,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成為設計的重要課題。通過合理的空間設計,可以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減少孤獨感、焦慮感,並促進社交互動。本文章探討了自然元素、社交空間及心理安全感對高齡者幸福感的影響,提供有效的設計策略,以提升他們的整體健康與心理福祉。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在年長者居住空間中,客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單的空間佈置和傢俱選擇,可以讓客廳更加安全。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隨著全球老齡化,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成為設計的重要課題。通過合理的空間設計,可以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減少孤獨感、焦慮感,並促進社交互動。本文章探討了自然元素、社交空間及心理安全感對高齡者幸福感的影響,提供有效的設計策略,以提升他們的整體健康與心理福祉。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在年長者居住空間中,客廳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一些簡單的空間佈置和傢俱選擇,可以讓客廳更加安全。
Thumbnail
臺灣「高老舊住宅比例」問題增加了人們對房屋耐震能力的關注。該現象反映了建築安全標準和居住品質的挑戰。本文剖析了「高老舊住宅比例」的背後原因,包括家庭結構、房東的考量,以及都更速度感不上房子老化速度等。
Thumbnail
台灣正迅速進入高齡化社會,這對住宅環境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對於適老化住宅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應老年人可能的健康狀況,許多家庭需要重新配置其居住環境。這些改造不僅提高了居住安全,也幫助老年人維持獨立生活的能力,減少對家人或照護者的依賴。從文章中了解如何打造適合高齡者的舒適環境!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海外研究顯示,失智症照顧者因為承受長期的照護壓力,約40~50%有憂鬱症狀,你也總是燃燒自己,照亮家中失智長輩嗎?從小君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失智症照顧者常見的挑戰與壓力源。
Thumbnail
台灣年齡層老化,獨居的老人越來越多,就算與家人同住,也克服不了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辛苦。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多或少都有腿疾,有的是關節退化、有的是肌無力、有的是骨質疏鬆等等,所以居家安全對老人來說相對重要。 有一群志工,每天挨家挨戶為老人的生活空間安裝簡易扶手,比如浴室出入口、馬桶旁、走廊,或是廚房
Thumbnail
失智症是什麼? 有些人會將記憶力減退、認知力下降等症狀視為老化的現象,但其實有可能是失智症的徵兆。失智症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因為腦部病變、腦功能下降所引起,且組合了多種症狀。 除了記憶力、認知能力受影響,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等功能也會逐步退化。
根據以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民國110年12月底的數據,推估民國110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12,166人,佔全國總人口1.34 %,亦即在台灣約每74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