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失智海嘯猶如氣候變遷一樣,緩慢卻真實地侵蝕人類的健康。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大腦就是記錄這個痕跡的黑盒子。

許多研究發現,腦齡差與一個人過去的成長軌跡、生活型態、健康狀態都息息相關。

加拿大康克迪大學研究了3321位19 到79 歲的健康者,發現腦齡差與教育程度以及過去的運動量有關 [Steffener, 2016]。

英國國王學院研究144701位45 到75 歲的健康者,發現腦齡差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或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有關。

愛爾蘭三一學院發現,腦齡差也與認知功能相關,包括處理速度、視覺專注力、認知彈性、語言流暢度等,都有影響 [Boyle, 2021]。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了869位同樣是45 歲的中年人,發現腦齡差比較大者,他們在幼年時的認知功能也比較差 [Elliott, 2021]。

此外,這些人從幼年到中年時期的認知功能,以及全身退化的速度也比較快。

不僅是健康者,連一些罹患精神疾病、腦部疾病或系統性疾病的患者,也會呈現腦齡差過高的現象。

例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輕度知能障礙、失智症、多發性硬化症、癲癇症、肥胖症、糖尿病、頭部創傷等。

由此可見,腦齡差不只是呈現當下的健康狀態, 也反映出一個人過去所累積的種種生活經驗 [Cole, 2017]。

 

●「腦神經年齡」檢測是透過磁振造影與AI大數據,分析腦神經退化情形和大腦健康狀態。

 

●研究證實,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越多,失智風險越高。

若是退化超過5歲以上,為失智症潛在高風險群,建議定期追蹤;若是退化10歲以上代表明顯老化,10年後失智風險將增加2到3倍。

 

●你需要做腦年齡檢測嗎?

-年齡45歲以上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體重過重

-有失智症家族病史

-曾有腦部碰撞、暫時性腦中風、憂鬱症情況

-有抽菸或大量飲酒習慣

- 有睡眠問題困擾

-自己察覺相較於前一年,記憶力、判斷力有明顯變差

如果符合以上項目,就要多加留意了。

如果能夠藉由 測量腦年齡,及早預防、及早改善、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逆轉失智。

 

●簡單易行 的「777大腦保健法」

每天走7000步、吃飯7分飽、睡眠 7小時。

從運動、飲食和生活習慣三管齊下,能夠增強腦力, 扭轉大腦健康。

 

●一項英國研究透過資料庫蒐集了5789位平均年齡為60歲的受試者,將他們分為低、中、高地中海飲食遵從度三組 [Kojima,2018]。

結果發現,中度、高度地中海飲食遵從組的身體衰弱(Frailty)風險比低度遵從組來得低,比起低度遵從組,中度遵從組降低了38%的身體衰弱風險;高度遵從組則降低了56%。

此項實驗證實,採取地中海飲食的人有較低的身體老化衰弱風險。

 

●地中海飲食

原則是高鈣、高纖、抗氧化,以蔬菜、水果、橄欖油、豆類製品、堅果、魚類及乳製品為主,盡量減少紅肉的攝取,並且用香料入菜,使用較少的鹽來調味。

若是配合五穀根莖類食材(例如十穀米、地瓜、馬鈴薯……)也是不錯的選擇。

 

●得舒飲食(DASH)

是一種控制血壓的飲食方式,首次於1996年美國心臟協會的會議中被提出,1997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 誌》。

這種飲食方式強調水果、蔬菜、低脂牛奶、全穀物、魚、豆類、堅果等,減少鈉、糖、紅肉的飲食。

由於限制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同時增加了鉀、鎂、鈣、蛋白質,以及纖維的攝取,被認為對心臟有益,有助於控制血壓。

 

●麥得飲食(MIND)

混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的飲食方式,被公認可預防認知能力的下降,幫助改善大腦功能,降低罹患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風險。

這種飲食方式強調攝取植物性食物,盡量避免飽和脂肪與添加糖。

平時可多攝取深綠色蔬菜、各種顏色的蔬菜、莓果類、堅果類、橄欖油、全穀類、魚類、豆類、家禽類、 紅酒等;此外,應避免人造奶油、起司、甜食、速食與油炸物、豬牛羊等紅肉。

 

●腦霧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

目前我們所得知的是因為腦部的慢性發炎。

種種狀態或疾病都會引起腦部慢性發炎,進一步造成腦細胞的損傷。

所以,改善的方法 就是透過飲食、生活習慣及營養品來降低腦部的發炎反應。

抗發炎的飲食包括富含Omega-3的魚肉如鮭魚、鯖魚、沙丁魚、鯡魚。植物性食物則包括堅果、胡桃、核桃、大豆、亞麻籽油、橄欖油等。

此外,維他命A、B、C、D、E皆有抗發炎的作用。

除了飲食之外,降低腦部發炎最有效的活動是運動。

運動的好處,一方面是減脂,因為脂肪細胞會促進發炎反應;另一方面則是增肌,肌肉會分泌一種賀爾蒙叫肌肉激素 (Myokine) 而這種肌肉激素是很有效的抗發炎分子。

 

●近年來,正念減壓(MBSR)和其所衍生的正念認知治療(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被公認對焦慮症或憂鬱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有效降低焦慮症及憂鬱症的嚴重程度,以及憂鬱症復發的機率。

正念減壓是由麻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喬卡巴金教授首先設計的訓練課程[Kabat-Zinn,1982]。

課程為期8周,每周有2到2.5小時由老師指導的靜觀練習,每天有45分鐘的課後練習,課程後段還安排了一天7.5小時的自我靜觀練習,包括覺察呼吸、覺察自己的身體和心中的感受、用意念掃描身體及肢體伸展等。

這些練習使人隨時敏銳地覺察當下的感覺,用不批評甚至是接納的態度去看待令人不開心的狀況。

久而久之,情緒波動就會逐漸平緩,不再受到外在環境的直觀感受而困擾。

正念減壓是一個既安全又有效的訓練,對焦慮症、憂鬱症、情緒障礙、慢性疼痛,以及身處在壓力下的人們調適心情很有幫助,幫助我們在認知上有更大的彈性。

 

~曾文毅/醫師/曾任哈佛醫學院講師、臺大醫學院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兼任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現為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兼醫務長。
~《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養腦不養老 #腦科學家 #逆齡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養腦,不養老》】↓↓
https://shoppingfun.co/318Qv

【金石堂購買《養腦,不養老》】↓↓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偶希都理
372會員
2.4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你知道嗎? 思考,也會使我們不幸。
Thumbnail
2025/03/20
★你知道嗎? 思考,也會使我們不幸。
Thumbnail
2025/03/14
★作者Naonyan的親身經歷,重新定義「逃跑」與「休息」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3/14
★作者Naonyan的親身經歷,重新定義「逃跑」與「休息」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3/13
★擁抱最真實的自己,不再把悲傷藏在笑容裡。
Thumbnail
2025/03/13
★擁抱最真實的自己,不再把悲傷藏在笑容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失智症已成為全球健康議題之一。不僅老年人受其影響,失智症年輕化的趨勢更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將近30萬失智人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數字在未來40年內可能翻倍至約88萬人。腦年齡偏老往往是腦部健康亮起的警示燈...
Thumbnail
隨著人口老齡化,失智症已成為全球健康議題之一。不僅老年人受其影響,失智症年輕化的趨勢更令人關注。根據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有將近30萬失智人口,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數字在未來40年內可能翻倍至約88萬人。腦年齡偏老往往是腦部健康亮起的警示燈...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重要的失智症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失智症。
Thumbnail
最近有一篇重要的失智症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理解失智症。
Thumbnail
★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失智海嘯猶如氣候變遷一樣,緩慢卻真實地侵蝕人類的健康。  
Thumbnail
★在臺灣,65歲以上的長者中,每13人就有1位是失智症患者!失智海嘯猶如氣候變遷一樣,緩慢卻真實地侵蝕人類的健康。  
Thumbnail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 失智症病患會逐漸喪失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時空感,嚴重時可能產生行為異常、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Thumbnail
提到失智症,大家最熟悉的是記憶力變差,然而失智症的表現可不只有記性差喔。 失智症病患會逐漸喪失語言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時空感,嚴重時可能產生行為異常、個性改變、妄想、幻覺,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Thumbnail
失智症懶人包 介紹 腦部退化性疾病 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之一 WHO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 失智症患者: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正常老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事後可能回想起來 好發族群及危險因子 家族遺傳 大於65歲,女性>男性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Thumbnail
失智症懶人包 介紹 腦部退化性疾病 阿茲海默症屬失智症之一 WHO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增加一位失智症患者 失智症與老化差異 失智症患者:說過的話、做過的事完全忘記 正常老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事後可能回想起來 好發族群及危險因子 家族遺傳 大於65歲,女性>男性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
Thumbnail
預防失智症必須了解病因、病程、治療方式,但,對於失智症長者之陪伴,確實相當重要。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理解長輩情況,多些同理心。失智症照護指南包含懷舊回憶、認知活動、現實感知、營養照護、保持耐心等。
Thumbnail
預防失智症必須了解病因、病程、治療方式,但,對於失智症長者之陪伴,確實相當重要。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理解長輩情況,多些同理心。失智症照護指南包含懷舊回憶、認知活動、現實感知、營養照護、保持耐心等。
Thumbnail
擔心自己或家中長輩得到「失智症」嗎?這個病症,即便在醫療發達的現代社會,也無法完全治癒。隨著年齡增長,伴隨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於病患及家屬而言,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負擔。
Thumbnail
擔心自己或家中長輩得到「失智症」嗎?這個病症,即便在醫療發達的現代社會,也無法完全治癒。隨著年齡增長,伴隨的健康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於病患及家屬而言,是一個無法逆轉的負擔。
Thumbnail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Thumbnail
(文:家天使編輯團隊) 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很容易被民眾被認為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失智並非正常老化。當長輩開始出現一些失智前兆的徵狀像是記憶力、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症狀時,就要趕快就醫接受完整評估,判斷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有否可控制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就有機會改善
Thumbnail
失智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三大絕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平均每 3 秒鐘就新增 1 名失智症患者。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 因為失智症患者不容易照顧,所以台灣人一定要認識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預防。
Thumbnail
失智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三大絕症!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平均每 3 秒鐘就新增 1 名失智症患者。目前,台灣估計有超過27萬失智人口,預估未來平均一年將增加1萬人。 因為失智症患者不容易照顧,所以台灣人一定要認識失智症,早期發現,早期預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