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的技術:從數據中認識讀者喜好,找到更加有價值寫作方向的3個策略】

【日更的技術:從數據中認識讀者喜好,找到更加有價值寫作方向的3個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在【日更的技術:不再面對白紙,而是隨時捕捉靈感,每個持續寫作的人都要熟練的3大寫作策略】介紹了幫助你累積素材,減少寫作時摩擦力的三個策略。

而寫作的另一個摩擦力,就是關於寫作的主題。

發現哪些文章最能吸引讀者,是每位創作者面臨的挑戰。

定期發表文章後,觀察每篇的喜歡數和瀏覽量是一個好開始。

你可能會對某些文章為何特別受歡迎感到好奇。

記錄下你的觀察和假設,這些資料對於未來的內容策略將非常有用。

以下是三個策略,幫助你理解並應對這個挑戰:

策略1 - 觀察社群反應

一週結束時,

你可以分析這週發表的文章,

在社群上有沒有什麼反應。

社群的反應可以看瀏覽量,

但我更推薦看留言數以及收藏數。

有留言代表文章有連結到讀者的經驗上。

有收藏代表讀者覺得這會在未來用得上。

用這樣的訊號來指導自己寫作的風格,

你就能寫出對讀者更加有共鳴或者實用的文章。

(利用讀者的反應指導寫作,我稱為精實寫作。請閱讀:【精實寫作101:每週重複這3個步驟,突然就會找到自己真正有興趣的方向,一不小心就寫出好多好多文章】)

策略2 - 識別趨勢

如果你嘗試寫不同的主題,

那麼比較不同主題的文章數據,

可以幫助你辨別趨勢。

例如我曾寫過Obsidian以及ChatGPT的文章有很多點閱率,

當時我就發現數位筆記軟體與AI相關的話題是趨勢。

試著從數據中發現模式或趨勢,

思考是什麼因素讓某些文章脫穎而出,

可能是主題、風格或特定的討論話題,

這樣子能讓寫作更加精實,

找到更能產生價值的寫作方向。

(請閱讀我第一篇突破3000瀏覽的Obsidian文章:【使用Obsidian 22個月後,讓我成為進階知識工作者的3個重大體悟】)

策略3 - 紀錄並回顧

最後一個策略其實很簡單:紀錄與回顧。

每次你分析了什麼,就把它記錄下來,也可以發表出來。

過一段時間後,回顧這些紀錄,你一定有不同的感覺。

透過紀錄與回顧,更好了解讀者喜好,

在未來你也會有更多具體寫作的方向。

(寫日誌是最好的紀錄方式。請閱讀:【把日誌當作筆記素材,透過Obsidian造筆記讓人生指數成長的3個關鍵】)


今天的小短文,介紹了成為找到讀者更喜歡的寫作方向的3個策略。

你對每日更新文章有興趣嗎?

歡迎追蹤我的帳號,看更多日更的技術相關的短文。

raw-image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59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知識管理工具, 特別適合那些想要深度理解和記錄複雜信息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 我們將探討三個新手常犯的錯誤, 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通過避免這些錯誤, 您可以更好地掌握這種筆記方法。 ▋錯誤1 - 給卡片取標題 許多新手在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
無論你是筆記新手還是進階使用者, 這篇文章都將為你提供重要的寫作啟示。 它能幫助你突破寫作瓶頸, 提升創造力。 今天,我將分享我在一次免費培訓中, 重新認識自由寫作的3個重大體悟。 ▋體悟1 - 結構與好奇心的平衡 在筆記時, 人格可以分成兩種: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知識管理工具, 特別適合那些想要深度理解和記錄複雜信息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 我們將探討三個新手常犯的錯誤, 以及如何避免這些錯誤。 通過避免這些錯誤, 您可以更好地掌握這種筆記方法。 ▋錯誤1 - 給卡片取標題 許多新手在
無論是學術工作者還是生活愛好者, 都能從這篇文章中找到使用Obsidian的好處。 這篇文章將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資訊。 透過實踐, Obsidian已成為我生活與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發現1 - 高效的學術閱讀管理 在學術工作中, 我利用Obsi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