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不要把技能當成知識學習

在劉潤的《底層邏輯》一書中,他談到了知識、技能與態度的差別。

首先是知識,他認為知識就是已經被發現和證明的規律,知識是確定的,不需要你透過自己去驗證後,才恍然大悟理解。而學習知識的方法主要是透過「記憶」,分門別類地把知識存放在大腦的某個「抽屜」中。因此,知識可以透過學習獲得,為了應付變動的時代,我們經由不斷的學習來增加知識。從劉潤這樣的觀點,我們可以把知識認為是「知道」後就「認識」,主要透過大腦來理解,甚至與記憶。

技能,根據劉潤的說法,技能就是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但如果沒做過就永遠不會真的知道的事情,技能是「學」不會的,要靠「習」,要用「手」。例如騎自行車是一項技能,我們無法「學」會騎車,只能透過練「習」,在過程中經歷失敗,有了自己的獨特經驗後才能掌握如何騎車這門「技能」。演講也是技能,我們無法只靠讀了100本教演講的書,或是上過演講專家的課程,就學會演講。需要透過一次次的練習,得到回饋,才能學會演講這個技能。

劉潤指出有些人會把知識跟技能搞混,犯下兩種錯誤:

把知識當技能學:有些「實戰主義者」,只相信自己體悟過後的東西,拒絕學習前人思考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當我們把知識當技能學的時候,我們會四處碰壁,總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經驗。有個說法「重新發明輪子」,當你得意揚揚認為自己做出偉大的發現時,殊不知別人早就在使用了。學術研究中一個重要步驟是「文獻探討」,就是希望先看一下前面的人對於研究問題已經掌握到什麼樣的程度,已經發現了哪些東西?文獻探討這一個步驟可以讓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這個基礎上追求進步,而不用什麼都從零開始。

把技能當知識學:相對的,有些「理論主義者」,喜歡透過看書、上課來學習技能,但卻不去實作練習。例如想要學習演講,想學談判,都透過看書與上課,但從不下場練習。通常書與課程,教的都是練習的步驟,而不是「技能」。技能是一定要透過「刻意練習」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不下水永遠學不會游泳。特別像是有些管理技巧,一定要有現場實作的經驗,只光看書聽看,是無法理解其中的奧妙之處。

而劉潤認為最難學的,是態度。他認為態度是我們選擇看待世界那一副有色眼鏡。例如,你認為商業利益是滿足客戶的順帶結果,還是滿足客戶是獲得商業利益的一種手段?這個沒有對錯,劉潤在書中指出,態度是沒有人可以教的,態度是我們的「心」的選擇。

劉潤下的結論是:用腦學習知識,用手學習技能,用心學習態度。只要我們把知識學以致用,把技能練成藝術,就會實現我們用心相信的東西。我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網路上可以找到大量的知識與技能的相關資訊,但很多人卻無法「知行合一」,這就充分展現了要熟悉技能的困難之處,但大多數的人還是習慣將技能當成知識學習,只想學而不練習,練習才是學習技能的根本。

圖片來源:劉潤《底層邏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