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 深度學習力 (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何利用大學4年培養真正的實力?


雖然我已經脫離大學生活很久很久😥,但人的一生就是不斷的在學習。中國著名商業顧問、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在《底層邏輯》這本書中也提到,「獲得能力的能力」是一個人最有價值的能力。這句話讓我相當有感,現在可以自學的管道這麼多,你有沒有能力不斷的學習、獲得新能力,是你跟別人拉開差距的關鍵。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 |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深度學習力》的作者,22歲以最優等第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27歲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34歲成為喬治城大學副教授,出版暢銷書《Deep Work深度工作力》。除了自身擁有極具效率的時間管理方法與極富成效的學習策略,作者也採訪了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等名校裡最優秀的學生們,追問他們有關時間管理、讀書,以及平衡社交與用功的方法。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本讓你瞭解學霸都是如何學習的。

深度學習力

深度學習力


這本書一共有75個成功法則,我相信大學生要做到這些實在很困難,其中有3個觀點令我感到新鮮並鮮少在其他書籍上看到,分享給大家:


1.法則48│學習傾聽

大學時應該培養的能力之中,最重要的非「傾聽」莫屬。為什麼呢?作者說,你身為大學生所提出的意見,並不是非常重要🤣

我們都愛發表自己的意見、分享自己的想法,但,你在大學四年培養「自行思考」與「學習」的力,比發表意見重要太多了!這也讓我不禁想起,上次看一本書提過:「現代人太愛講,卻不愛靜下來聽」,常常自顧自的一直講,尤其是為人父母的,很愛講自己小孩怎樣,多會跳舞啦、多會吵著要禮物啦...殊不知其實別人並不想聽。溝通是雙向的,不是一直講,而忘記聆聽。

當好聽眾的秘訣是「別當第一個提出意見的人」。
先仔細聽聽其他人的看法,並提出建設性的問題。充分理解其他人的立場與見解,重複他們論述中的重點以「確保自己完全聽懂了」,這時候再說出你的想法。


2.用「提問記憶法」念書

成功的大學生一致認為效果極佳的學習方法,就是「提問記憶法」。簡單來說就是「提問」+「記憶」,你拿章節最後的總複習問題考自己並不算數,應該要求自己「回憶」特定資訊為基礎,建立完整的最佳學習體系。

自訂考題很重要,一旦你能輕鬆通過自己的考試(自己考自己),你就能自信面對真正的考試了。

作者強調這個技巧效果驚人,因為它強迫你「無中生有」地回憶資訊,比起你把筆記讀過兩次,從記憶中提取訊息並說明重點,對大腦學習知識的效果強了許多,光是閱讀筆記的效果是有限的。下次不妨試試看,逼自己盯著一張白紙,僅憑腦袋回想書中的答案,你才能真正記得複習的內容。

考前務必逼自己闔上書本,回憶所有相關的資訊。


3.避免每天列出待辦事項

看到這一點時,我挺訝異的,我們不是從小就被這樣教育嗎?! 甚至每做完一項,就可以享受用筆劃掉消除它的快感🤣 作者說:每日待辦事項在大學不管用,因為時間太無法預料了,有時候一項作業就能佔掉一整個晚上,有時候你朋友無預警來找你,一頓飯可能又吃好幾個小時..

作者建議每天上午去上第一堂課之前,從筆記本撕下一張紙,在紙張左邊空白處,隔行寫下一天除了睡眠以外的時間,接著填上你的上課時間,再填入用餐時間,以及開會等預先安排好的活動,剩下空白處就是「你能工作的空閒時間」。這是看清日程表的好方法。

接著將空閒時間以「小時」為單位劃分,預定你要在這些區間完成的工作與作業,並留下至少一個小時完成小雜務。在這空白處旁邊做小小的待辦事項清單,列出當日必須完成的事項,這麼一來,即使大部分時間被巨型工作佔據了,你也不會忘記買牙膏、歸還書本這種生活小任務。

把這張紙袋在身邊,今天就靠它安排工作時間。


本書一共有75個成功法則,我列在下面,如果你有興趣,別忘了找這本書來看看(博客來網站)


  1. 法則01│不要讀完所有的指定閱讀
  2. 法則02│建立週日儀式
  3. 法則03│每學期至少退選或停修一門課
  4. 法則04│分配到長期作業的當天就動工
  5. 法則05│每天整理床鋪
  6. 法則06│一年申請十項獎學金
  7. 法則07│建立讀書系統
  8. 法則08│結識教授
  9. 法則09│當社團的社長
  10. 法則10│每天讀報紙
  11. 法則11│培養一項勝過所有人的技能
  12. 法則12│避免每天列出代辦事項
  13. 法則13│學會放棄
  14. 法則14│永不睡午覺
  15. 法則15│開學第一週就報名參加活動
  16. 法則16│持續進行某項「大計畫」
  17. 法則17│修藝術史與天文學
  18. 法則18│一學期當一次調分障礙
  19. 法則19│每堂課問一次問題
  20. 法則20│儘快跳入研究圈
  21. 法則21│為實驗室做出貢獻
  22. 法則22│以五十分鐘為單位念書
  23. 法則23│妥善安排空閒時間
  24. 法則24│打扮體面去上課
  25. 法則25│布置你的房間
  26. 法則26│提前兩週開始念書
  27. 法則27│課堂外寫作
  28. 法則28│一天獨自用餐兩次
  29. 法則29│找到你的世外桃源
  30. 法則30│早早修習困難的課程
  31. 法則31│不要在房間裡念書
  32. 法則32│不要和一群人念書
  33. 法則33│加入榮譽學生計畫
  34. 法則34│每天做功課
  35. 法則35│參加客座講座
  36. 法則36│一週運動五天
  37. 法則37│保持聯繫
  38. 法則38│多修一門主修或輔修
  39. 法則39│經常找導師談話
  40. 法則40│不要找正常的工作
  41. 法則41│一份報告用三天寫完
  42. 法則42│不要睡太少,也別睡太飽
  43. 法則43│考前放輕鬆
  44. 法則44│最優先考慮朋友的事
  45. 法則45│不要狂飲
  46. 法則46│別管你同學的成績
  47. 法則47│結識傑出的人才
  48. 法則48│學習傾聽
  49. 法則49│無論如何都不可以熬夜
  50. 法則50│笑口常開
  51. 法則51│選用高品質筆記本
  52. 法則52│記錄每天的工作進度
  53. 法則53│尋找快樂
  54. 法則54│讓野心膨脹
  55. 法則55│參與系上的事務
  56. 法則56│照顧你的成績,但無視你的GPA
  57. 法則57│永遠別翹課
  58. 法則58│自訂工作死線
  59. 法則59│注意飲食健康
  60. 法則60│默默服務
  61. 法則61│寫出普立茲獎等級的作品
  62. 法則62│參加政治集會
  63. 法則63│最大限度利用暑假
  64. 法則64│制定目標,探索新方向
  65. 法則65│課間不要休息
  66. 法則66│不要建立關係網
  67. 法則67│發表專欄文章
  68. 法則68│使用文件櫃
  69. 法則69│找一個秘密讀書空間
  70. 法則70│用「提問記憶法」念書
  71. 法則71│清空收件匣
  72. 法則72│睡前放輕鬆
  73. 法則73│起步快,收尾慢
  74. 法則74│出國交換一學期
  75. 法則75│別留下任何遺憾


念大學不只是為了那張畢業證書,如何利用大學4年培養真正的實力?如何在踏出校園之前就替未來做好準備?這是一本寫給年輕世代的深度學習指南,希望對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妳也有幫助。


以上簡單心得分享,如果喜歡,拜託幫我按一個愛心❤️(每一個愛心都是我閱讀與分享的動力)。如果這篇文章有幫助到你/妳,歡迎訂閱我或贊助我,給我小小的鼓勵✅


延伸閱讀好書推薦 |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買來看看: 購買請點此👉 深度學習力 (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內容總結
深度學習力
4
/5
68會員
90內容數
透過閱讀豐富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的胸襟、也啟發了我狹隘的思維,甚至加快了我的理解能力。除了學習每一位作者的成功經驗,我期望分享大家書中啟發我的話語與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