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碳而造林是偽善?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種樹很好,因為樹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與穩定扮演關鍵的角色。

近年因為淨零碳排的目標,造林減碳成為顯學,世界各國也紛紛響應「種一兆棵樹」的運動,有大企業家也在聯合國大會宣示:「我們需要種一兆棵樹,用來吸收全球三分之二的碳排。」

但是,問題是,要種在哪裡?

有人統計,若把各國政府或者各個企業與組織已經承諾要種的樹,所需的土地面積加起來,總共十二億公頃,相當於全球陸地面積的十分之一。

若扣掉四分之一的農業用地及沙漠、岩石砂地,極地凍土……世界上根本沒有足夠的地方來實現這個種樹的雄心壯志。

若是我們先不管這個問題,單單以現在為減碳而急就章執行的種樹計畫而言,也可能會有許多問題,比如把原本可用的農地改成人工林,可能會影響到糧食產量,但若現在原本沒有植物覆蓋的地方種樹,那失敗率可能會很高。

更大的盲點是,大家只募款種樹,卻沒有足夠經費,讓那些樹活下來。最近有一個研究檢視了亞洲地區170個造林計畫中,有半數以上的樹木,都在五年內死亡。其他地區恐怕情況也一樣,比如2022年5月,英格蘭西諾福克地區的議會撥款種的六千棵樹,在三個月後檢查,有九成的樹木已死亡。

為什麼大家只募款種樹,卻不關心剛種下的樹苗能不能存活?

答案是,當你號召群眾:「你的捐款能種下一百萬棵樹」聽起來很棒很有吸引力,但是假設你說:「你的捐款能幫助除草澆水,確保這個地區的森林健康」,聽起來似乎就很遜,恐怕也募不到錢了。

種樹是好事,但是種樹也很複雜,若要真正的達到減碳目標,也許還要從很多方面來努力。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研究AI而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崔藝珍教授認為,AI絕頂聰明,卻也愚蠢到令人瞠目結舌。     許多對AI而言輕而易舉的事,對人類極其困難,但是,反之亦然。比如說,AI很難弄懂人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     崔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你問GPT-4,騎腳踏車經過一座懸吊的橋,橋下有釘子,螺絲和碎玻
 曾經應邀寫過一本繪本,這是國民健康局因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十四條「提供兒童具有充分營養價值的食物」,因此請我扣著這個主題寫的故事。    在構思故事的主題時,剛好看到有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小學生便祕事件,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是很普遍的問題,因為許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只吃炸雞漢堡飲料,但是
壽命愈來愈長,人人可以活到百年的人生裡,伴侶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幾乎所有的研究也顯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與伴侶的關係是一個人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因此,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
「他們彼此相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這是詩人辛波絲卡所寫的詩句,改編自幾米漫畫的「向左走向右走」電影,就以這首詩串起整個劇情的主軸。好萊塢電影「美國情緣」,也利用了類似的概念,篤信因緣的女主角把名字與電話抄在一張5塊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尼可拉斯魯爾曾經對於人的容貌與內在特質的相關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比如請被試者單從照片判斷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魯爾教授請被試者看一些十年前的大學畢業紀念冊的相片,選出他們認為將來事業會成功的人。結果單憑十年前相片的外貌來猜測,竟然跟現今的成就非常接近。 另外魯爾教授也
 前些天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教師聯誼會演講,因為疫情期間才講過一場,當時他們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有關荒野與退休議題,這次讓我自己決定題目,想了幾天,決定用「未曾選擇那條路」這個題目,這是我到頂尖大學明星科系演講時喜歡講的主題,對於這群教授,或許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愈是順遂的人生裡,我們愈會錯失真正想要的人生。
 因為研究AI而獲得麥克阿瑟天才獎的崔藝珍教授認為,AI絕頂聰明,卻也愚蠢到令人瞠目結舌。     許多對AI而言輕而易舉的事,對人類極其困難,但是,反之亦然。比如說,AI很難弄懂人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     崔教授舉了一個例子,你問GPT-4,騎腳踏車經過一座懸吊的橋,橋下有釘子,螺絲和碎玻
 曾經應邀寫過一本繪本,這是國民健康局因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二十四條「提供兒童具有充分營養價值的食物」,因此請我扣著這個主題寫的故事。    在構思故事的主題時,剛好看到有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小學生便祕事件,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是很普遍的問題,因為許多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水果,只吃炸雞漢堡飲料,但是
壽命愈來愈長,人人可以活到百年的人生裡,伴侶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幾乎所有的研究也顯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與伴侶的關係是一個人幸福快樂最重要的關鍵因素。     因此,人到中年後,就必須開始思考:要跟誰共度餘生?最近才出自傳的管理學大師韓弟寫說:「近來,我有時會開玩笑,說我現在正處在第二段婚姻,只不過
「他們彼此相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變幻無常更為美麗。」     這是詩人辛波絲卡所寫的詩句,改編自幾米漫畫的「向左走向右走」電影,就以這首詩串起整個劇情的主軸。好萊塢電影「美國情緣」,也利用了類似的概念,篤信因緣的女主角把名字與電話抄在一張5塊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尼可拉斯魯爾曾經對於人的容貌與內在特質的相關性,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比如請被試者單從照片判斷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魯爾教授請被試者看一些十年前的大學畢業紀念冊的相片,選出他們認為將來事業會成功的人。結果單憑十年前相片的外貌來猜測,竟然跟現今的成就非常接近。 另外魯爾教授也
 前些天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教師聯誼會演講,因為疫情期間才講過一場,當時他們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有關荒野與退休議題,這次讓我自己決定題目,想了幾天,決定用「未曾選擇那條路」這個題目,這是我到頂尖大學明星科系演講時喜歡講的主題,對於這群教授,或許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愈是順遂的人生裡,我們愈會錯失真正想要的人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北亞利桑那大學新聞稿 2024年7月24日)近日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生活在樹皮中的微生物能從大氣中吸收溫室氣體,這使得樹木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作用,比科學家先前想像的更加重要。 當研究發現氣候變遷的速度加劇超過預期時,這項新發現為全球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些好消息。只要他們願意採取必
Thumbnail
近年ESG興起對「藍碳」、「固碳」等討論,紅樹林復育也成為熱議選項。紅樹林作為藍碳生態系統的價值,包括高效的碳吸收和儲存、廣泛的地理分佈和跨世代的碳儲存效益。然,提及復育過程中仍需要更完善的方法學評估,避免過度影響既有生態環境、海岸陸域化等問題。
Thumbnail
前言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自然生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擴展,森林逐漸被砍伐,生態系統也變得日益脆弱。保護森林和推動生態再生成為了當前迫切需要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將探討森林保護的意義和價值,分析生態再生對森林保護的重要性,並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讓我們更深入地理解這一重大使命。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近年植樹造林成效顯著,但養護與再利用方面仍有困難。文中談到修枝料源應避免棄置焚燒,而應進一步進行分級分類,並尋求合適應用。建議可透過公私部門與地方林業充分合作,培育新生代力量參與養護工作,並規劃與建構設備與環境場域,讓身心障礙夥伴能參與其中。此外,應用過程需建立永續的商業模式,創造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Thumbnail
- 森林的綠碳、海洋的藍碳和土壤的黃碳,是自然碳匯的三種顏色,成為全球減碳的重要手段,也帶來商機。 - 美國、日本、台灣等國家紛紛宣示「2050淨零」目標,引領環保永續風潮,使「自然碳匯」成為熱門議題。 - 三色碳包括陸地樹木(綠碳)、土壤(黃碳)、海洋紅樹林與海草床(藍碳),是企業必須了解的關
Thumbnail
號召《地球花園行動》協力建設方舟基地,共工學習〔小屋森活〕〔水陸共耕生態生產區〕以及各種自給自足永續生活的知識技能和實作,透過《地球花園守護者支持方案》募集建設資源,集眾人之力及資源,創造與自然共生共好的示範教育園區,讓人們有能力改變環境與未來! 這是一場自我賦能-生活轉型運動,期待您一起參與!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