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工作耽誤了我們的人生?

更新於 2024/12/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些天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教師聯誼會演講,因為疫情期間才講過一場,當時他們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有關荒野與退休議題,這次讓我自己決定題目,想了幾天,決定用「未曾選擇那條路」這個題目,這是我到頂尖大學明星科系演講時喜歡講的主題,對於這群教授,或許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愈是順遂的人生裡,我們愈會錯失真正想要的人生。

    我就認識很多這樣的朋友,套句流行用語,比如「被銀行家耽誤的詩人」「被牙醫耽誤的攝影師」……在面對工作選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選擇CP值較高的行業,通常薪水待遇會是主要考量。假如我們學生時代很會考試,一不小心就考個滿級分,你可以選擇醫學系,電機系或舞蹈系,電影系,這時候周邊的老師,家人、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會建議你選擇當下職業待遇比較好的領域來就讀。

    即使周邊沒有人「強迫」你非得讀什麼,但是往往我們也會妥協,放棄自己有熱情的工作。或者,在年輕時,還沒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我們就一路理所當然,也很理性朝著社會主流的領域前進。因此,選擇最大的困境並非我們面對困難選擇時的掙扎,很多時候我們在選擇前就知道選擇之後的結果,前面一條可以獲得眾人掌聲功成名就之路,另外一條是寂寞清冷,眾叛親離之路,不管最後我們是要妥協還是依循自己內在聲音,其實這種選擇還算容易。

    選擇最大的困境是我們不知道當初原來還有其他不同的選擇。不管是努力還是運氣好,我們考試就考到高分,找到好工作,找到好伴侶,生些好孩子,一路是人生勝利組,然後就這麼順順利利過完一生,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那麼順理成章,我們根本沒有發現當初其實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很多年前看到侯孝賢導讀接受媒體採訪時,講了一句很奇怪的話:「每當我拍片拍得太順利時,就開始害怕,總要想辦法給自己出點狀況。」

    好奇怪的話,拍片拍得順利不是很好嗎?天時地利人和,一切按部就班,很有效率的完成原先的規劃,為什麼反而要害怕呢?甚至自己要給自己出點狀況呢?

    我猜,唯有我們不順遂,有狀況,才會停下來思考:「還有那些可能性?」這種挫折困頓後的思考與反省,才會使得人生有起伏波瀾壯闊而豐富精彩,對電影來說,才會更有層次更有深度。

    不過在講這個題目時,我也會坦白說,自己從來不是勇敢的人,也不是孤注一擲的個性,我是個「爭一時也爭千秋」的人,換句話說,或許我會跟現實妥協,但是我也不會放棄夢想,人生夠長,應該足以讓我們在兼顧現實條件下,以時間換得理想的實現。

    我們為五斗米折腰,但是下班就是自己的時間,而且還有周末假日、國定假日,工作年休假,這些我們能自由掌握的時間,只要不放棄夢想,持續朝著它而努力,終究有一天能夠實現。

    況且65歲屆齡退休之後,全部時間都是自己的,還有十幾二十多年完整的時間讓我們活出第二個、第三個屬於自己的人生。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隨手翻閱作家木心在三十多年前寫的書「素履之往」,看到幾段令人心驚的提醒。 他說:「甲與乙鬥,丙支持甲,丁支持乙。後來甲乙兩人議和後,第一件事就是誅丙丁。」 不管在政壇或職場,選邊站很多時候是不得以的,我們往往必須跟著主帥搖旗吶喊,但是要小心不要演過頭了,世界詭譎多變,當兩位主帥結盟時,那個頭號軍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提醒:「閱讀和健康相關的書要很小心,你可能因為印刷錯誤而喪命!」     這是百年前大文豪幽默的諷刺,但是在這個社群訊息氾濫的時代,我們真的有可能誤信假新聞而遭殃。不過前些天行政院通過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裡,就明訂禁止傳播不實營養及健康飲食的消息,違者最高可處罰三十萬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這是一本療癒之書,撫平我們與自己、與自然環境之間無形的鴻溝;這也是一本領悟之書,讓我們體會到,個人生命沒有無止盡的以後,我們有的是現在,要讓存在的每一分鐘都沒有遺憾,而且我們也從作者身上學到,即便在病痛中,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生活繼續追夢。 這也是一本令人嚮往的書,人到一定年齡內心都會有脫離當下去流
    金馬獎60周年的頒獎典禮上,蕭雅全導演以「老狐狸」拿下最佳導演,他上台感謝了很多人,還笑稱「沒有拍過電影的人,一定不會知道,為何每個人上台領獎,都要感謝這麼多人。」的確,一部電影的完成,參與的幕前幕後的人太多了,是團隊共同完成的,也是團隊的功勞。 蕭導也特別感謝今年無法出席,但過去一路提攜他的名導
    隨手翻閱作家木心在三十多年前寫的書「素履之往」,看到幾段令人心驚的提醒。 他說:「甲與乙鬥,丙支持甲,丁支持乙。後來甲乙兩人議和後,第一件事就是誅丙丁。」 不管在政壇或職場,選邊站很多時候是不得以的,我們往往必須跟著主帥搖旗吶喊,但是要小心不要演過頭了,世界詭譎多變,當兩位主帥結盟時,那個頭號軍
    日本的公共電視NHK有個至今已播出九年的節目「用一百分鐘了解名著」,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經典名著,每周一集,一集25分鐘,四集介紹一本書,加起來剛好一百分鐘。 這個節目的製作人秋滿吉彥為了企劃節目,必須大量閱讀,除了選出的經典,還要透過相關的書來找導讀老師,因此,這九年來,為了做節目所看的書,就將
    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曾提醒:「閱讀和健康相關的書要很小心,你可能因為印刷錯誤而喪命!」     這是百年前大文豪幽默的諷刺,但是在這個社群訊息氾濫的時代,我們真的有可能誤信假新聞而遭殃。不過前些天行政院通過的「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草案裡,就明訂禁止傳播不實營養及健康飲食的消息,違者最高可處罰三十萬
    我們都知道,大腦愈用愈靈光,在高齡化社會中,熟齡族也逐漸了解「認知儲備」這個專有名詞,意思是大腦神經跟我們身體的肌肉一樣,愈鍛鍊,會長得愈多,等到老了神經退化甚至失智了,之前額外鍛鍊所「儲存」下來較多的神經結構,可以讓我們依舊維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大腦認知功能。 但是大腦的鍛鍊跟肌力的鍛鍊很像,要困難
    「這是一本療癒之書,撫平我們與自己、與自然環境之間無形的鴻溝;這也是一本領悟之書,讓我們體會到,個人生命沒有無止盡的以後,我們有的是現在,要讓存在的每一分鐘都沒有遺憾,而且我們也從作者身上學到,即便在病痛中,我們還是可以繼續生活繼續追夢。 這也是一本令人嚮往的書,人到一定年齡內心都會有脫離當下去流
    金馬獎60周年的頒獎典禮上,蕭雅全導演以「老狐狸」拿下最佳導演,他上台感謝了很多人,還笑稱「沒有拍過電影的人,一定不會知道,為何每個人上台領獎,都要感謝這麼多人。」的確,一部電影的完成,參與的幕前幕後的人太多了,是團隊共同完成的,也是團隊的功勞。 蕭導也特別感謝今年無法出席,但過去一路提攜他的名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不想工作就跑去創業? 創業的難度比在工作上忍氣吞聲,要難的多了? 不只是錢,跟肚子吃不飽有關,吃不飽還管面子嗎 創業很重財運好不好,五行土為財運,天干己土為財,可以將錨點訂在這個己土去看,目前走壬子大運
    Thumbnail
      「哎呀,最近真煩…一直找不到好工作,沒有適合的機會。看來該找一間廟拜拜,問一下我的工作運」。這樣的對話應該覺得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等等,別急,別灰心!或許你/妳應該考慮找一位生涯/職涯諮詢師,他/她們能幫忙:梳理職涯目標與興趣、提升求職技能與策略、解決職場問題與同理支持。
    Thumbnail
    ​ 永芯茶檔茶餐廳是我收藏許久的桃園美食,我本來就超愛吃港式美食,以前幾乎年年都飛到港澳吃道地小吃~ 現在有了1200通勤月票,北北基桃已經是共同生活圈,不用買機票飛出國,來內壢永芯茶檔茶餐廳就能吃到超可口的港式美食! 香煎雞扒飯、沙嗲牛撈麵、咖哩魚蛋、豬扒包、花生奶醬西多士、冰火波蘿油、凍檸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前些天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教師聯誼會演講,因為疫情期間才講過一場,當時他們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有關荒野與退休議題,這次讓我自己決定題目,想了幾天,決定用「未曾選擇那條路」這個題目,這是我到頂尖大學明星科系演講時喜歡講的主題,對於這群教授,或許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愈是順遂的人生裡,我們愈會錯失真正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在對學生演講的場合中,總喜歡問他們什麼是好工作,通常答案並不令人意外:"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數錢數到手抽筋)",這個答案通常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的標準答案,如果稍有一點工作經驗的,就會停在那裡認真思考什麼是好工作。 累積了將近30餘年的工作經驗,我自有一套評斷好工作的標準
    Thumbnail
    海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變幻莫測, 船上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在生命的汪洋航行, 覺得孤單的時候,先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
    Thumbnail
    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不想工作就跑去創業? 創業的難度比在工作上忍氣吞聲,要難的多了? 不只是錢,跟肚子吃不飽有關,吃不飽還管面子嗎 創業很重財運好不好,五行土為財運,天干己土為財,可以將錨點訂在這個己土去看,目前走壬子大運
    Thumbnail
      「哎呀,最近真煩…一直找不到好工作,沒有適合的機會。看來該找一間廟拜拜,問一下我的工作運」。這樣的對話應該覺得似曾相似,很熟悉吧?   等等,別急,別灰心!或許你/妳應該考慮找一位生涯/職涯諮詢師,他/她們能幫忙:梳理職涯目標與興趣、提升求職技能與策略、解決職場問題與同理支持。
    Thumbnail
    ​ 永芯茶檔茶餐廳是我收藏許久的桃園美食,我本來就超愛吃港式美食,以前幾乎年年都飛到港澳吃道地小吃~ 現在有了1200通勤月票,北北基桃已經是共同生活圈,不用買機票飛出國,來內壢永芯茶檔茶餐廳就能吃到超可口的港式美食! 香煎雞扒飯、沙嗲牛撈麵、咖哩魚蛋、豬扒包、花生奶醬西多士、冰火波蘿油、凍檸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Thumbnail
     前些天應邀到台大醫學院教師聯誼會演講,因為疫情期間才講過一場,當時他們希望我講的題目是有關荒野與退休議題,這次讓我自己決定題目,想了幾天,決定用「未曾選擇那條路」這個題目,這是我到頂尖大學明星科系演講時喜歡講的主題,對於這群教授,或許也可以提醒他們,在愈是順遂的人生裡,我們愈會錯失真正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生活的影響之大可能超乎你的想像。 習慣迴路由「提示」「慣性行為」「獎勵」組成, 改變習慣的關鍵在於保持提示和獎勵的一致,只改變行為。 透過建立好習慣,我們可以輕鬆應對壓力, 並提升生活品質。解釋了習慣的運作方式, 你可以無痛改變壞習慣,養成你想要的好習慣。
    在對學生演講的場合中,總喜歡問他們什麼是好工作,通常答案並不令人意外:"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位高權重責任輕、數錢數到手抽筋)",這個答案通常是沒有工作經驗的人的標準答案,如果稍有一點工作經驗的,就會停在那裡認真思考什麼是好工作。 累積了將近30餘年的工作經驗,我自有一套評斷好工作的標準
    Thumbnail
    海面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變幻莫測, 船上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心思。在生命的汪洋航行, 覺得孤單的時候,先好好地和自己在一起。
    Thumbnail
    起床多久,你能不看手機呢? 1。不斷切換腦袋在不同工作項目:研究發現每一次分心,再拉回原來的狀態需要25分鐘 2。錯失恐懼症:總害怕錯失什麼第一時間訊息。 3。科技上癮:不論有事沒事都想滑一下。 注意力經濟已經不是陌生的名詞,未來你不用主動去,訊息自己會找上門,反而是你要花錢保護自己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