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盤查後才是減碳賽局的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減碳路徑及藍圖的目標,是2050達淨零排放!

常聽到怎麼可能?或能做都做了,還是做不到!

 

對我來說,減碳問題就是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了,

現在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

 

先進國家都老早摘完伸手能摘的水果,

之後又經歷多次「摘完某一高度水果」的時刻,

每次都挺過來了。

 

台灣企業從前都沒遇過減碳問題,缺乏經驗,

因此特別徬徨,感到無望。

 

歐盟減碳政策走在前面,

每次遇到危機都必須花時間辯論,嘗試錯誤,

才漸漸學會如何產業升級,達到低碳排放。

 

我們在推動減碳的工作做久了,

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我近期對一位顧客說了 #推動碳中和故事,

把減碳達到淨零這件事比喻柳橙榨汁比賽。

 

某公司舉辦大力士比賽,比賽項目是捏柳橙。

 

第一位出場的是一位大學生,

肌肉結實,手一捏,

柳橙汁竟然裝滿了一整杯。

 

主持人大驚:[這位先生,您是...]

大學生:[我是體操選手,練單槓的…]

 

第二位出場的是一個身著軍服的年輕人,

彎腰拾起大學生捏的柳橙,

手一捏,竟然又擠出半杯。

 

主持人嚇呆了:[您...您..]

軍人答:[我是海軍陸戰隊的…]

 

第三位出場的是一位光著上身的中年人,

全身肌肉橫練,上臂竟比頭還要大,

用手接過那已乾扁的柳橙,

用力一捏,竟然又流出了兩三滴汁!

 

主持人已合不攏嘴:[..........]

中年人答:[別驚訝,我是練家子...啊~~]

 

就在大獎要底定時,

 

突然走上來一位乾癟的老頭,

主持人:[喂喂!這位老先生您走錯了...]

 

說時遲那時快,老頭從垃圾筒揀起

已被三個人捏乾掉的柳橙,

輕輕一捏,柳橙汁竟如瀑布般噴出,

全場大驚,

 

主持人腳一軟:您....您....您是...?

老先生:俺是國稅局的。

 

當我說完了,大家大笑不已,

懷疑我是來亂的,哈哈!

 

其實我們換個角度來看,

當氣候變遷就是這一位老先生時,俺是國稅局的!

#減碳路徑 突然變成是一件重要又急迫的事。

 

截至2021年為止,台灣上市公司959家中,

仍有約325家沒有揭露範疇一、二碳排資訊,

亦即超過三成上市公司並未完成碳盤查。

 

而完成盤查之後,才是真正減碳賽局遊戲的開始:

「我知道現在排多少了,那要如何減碳?」。

 

可惜的是,大多數企業都卡在這一關,

主因是盤查資料解析度低,

無法從中看出有用的資訊;

 

或甚至收集到了許多高解析資料,

但也沒有良好的分析工具,

只能用Excel報表拉出「碳排熱點」粗略解讀,

然後憑感覺制定減碳解決方案。

 

至於減碳解決方案是指採用各種技術和措施,

來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以應對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問題。

 

這些方案包括提高能源效率、開發清潔能源、

促進低碳交通、改善農業和林業管理等方面的措施。

 

通過推廣這些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負面影響,

同時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然而,就像柳橙榨汁比賽故事的發展,

我們相信,深入洞察數據資料,

才可以真正抓出企業活動與碳排的因果關聯。

 

有了數據支撐,制定的減碳計畫才是可預期,

有意義,真正做到永續轉型的計畫。

avatar-img
14會員
242內容數
ESG是個熱搜關鍵字,更是與永續發展為同義詞,是一個持續幾十年,你會一直需要的一個能力。 永續發展還是一次輸贏,這是每個工作者,每個組織永遠的問題。你可能是公司CEO,或者在公司裡上班族,或者至少你要和客戶做生意,ESG價值決策對你一定會有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歐文松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不僅僅是承諾,更是要實踐時代 跟著ESG羅盤,踏上減碳路徑, 那就對了! ESG世代的價值觀 賺錢誠可貴、朋友價更高, 若為ESG故,兩者皆可拋。 ESG世代追求永續發展的渴望, 加大職場環境轉型的力道。 92%調查的高階主管表示, 企業轉型不易,通常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公司文化
想跟上時代,也要先找到趨勢   我先引用麥穗理論故事: 傳說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3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於是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但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
台灣公司的老闆被搞瘋了! 生意這麼難做,還要繳碳費? 其實是過去佔了全民便宜, 政府用保護方式提供便宜水電給產業, 以提升公司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因為便宜所以浪費,別讓浪費變成習慣 有些東西,一開始看似便宜,其實往往更貴。 如果因為一時的貪念而占了小便宜, 往往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目前我所遇到重視ESG與減碳公司, 大多居這產業領先地位或先進產業, 將ESG與碳中和視為必要投資計畫。   某國際知名公司是這樣說的: 為了新的 #可持續發展路徑圖,作為2025戰略的一部分。 承諾到2030年將CO2e排放量至少減15%,長期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零排放。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
在接受科技過程一定要考慮人性, 如果不考慮人性的科技會被拋棄, 科技和人性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不斷地演化和變化。 科技和人性可以相互學習和改進, 以適應新的挑戰和機會。
不僅僅是承諾,更是要實踐時代 跟著ESG羅盤,踏上減碳路徑, 那就對了! ESG世代的價值觀 賺錢誠可貴、朋友價更高, 若為ESG故,兩者皆可拋。 ESG世代追求永續發展的渴望, 加大職場環境轉型的力道。 92%調查的高階主管表示, 企業轉型不易,通常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公司文化
想跟上時代,也要先找到趨勢   我先引用麥穗理論故事: 傳說古希臘哲學大師蘇格拉底的3個弟子曾求教老師,怎樣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侶。於是蘇格拉底帶領弟子們來到一篇麥田,讓他們每人在麥田中選摘一支最大的麥穗,但不能走回頭路,且只能摘一支。   第一個弟子剛剛走了幾步,便迫不及待地摘了一支自認為是
台灣公司的老闆被搞瘋了! 生意這麼難做,還要繳碳費? 其實是過去佔了全民便宜, 政府用保護方式提供便宜水電給產業, 以提升公司產品出口的競爭力   #因為便宜所以浪費,別讓浪費變成習慣 有些東西,一開始看似便宜,其實往往更貴。 如果因為一時的貪念而占了小便宜, 往往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目前我所遇到重視ESG與減碳公司, 大多居這產業領先地位或先進產業, 將ESG與碳中和視為必要投資計畫。   某國際知名公司是這樣說的: 為了新的 #可持續發展路徑圖,作為2025戰略的一部分。 承諾到2030年將CO2e排放量至少減15%,長期目標是到 2050 年實現零排放。  
自從走入ESG地圖,一路向未來取經。   曾被多次詢問公司一定要做ESG嗎? 我不正經的答案是: 如果10年內公司要收掉,那就不用! 如果20年後公司要收掉,那加減做! 如果30年後公司要存活,那必須做!   在面臨未來越不確定的考驗和通膨壓力, 企業已深深感受生存危機, 推動E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灣碳盤查軟體市場正處轉型期,建議軟體業者從單純的碳盤查轉型為全方位減碳解決方案提供者。核心策略包括:整合現有產品線形成完整解決方案、開發產業專屬模組、導入預測分析及AI輔助功能、採用分層訂閱制商業模式、與政府平台數據對接、建立碳盤查顧問公司合作計劃。
Thumbnail
碳足跡的挑戰 是否需要進行碳足跡與碳盤查? 低碳餐點是否需要進行「碳足跡」和「碳盤查」?這取決於你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品牌宣傳,例如向消費者表明你的餐廳在支持環保,那麼採取一些簡單的行動就能達到效果,例如使用當地採購的食材或提供環保餐具。而如果你的目標是實質減碳,例如精確了解每道菜的碳排放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台灣碳盤查軟體市場正處轉型期,建議軟體業者從單純的碳盤查轉型為全方位減碳解決方案提供者。核心策略包括:整合現有產品線形成完整解決方案、開發產業專屬模組、導入預測分析及AI輔助功能、採用分層訂閱制商業模式、與政府平台數據對接、建立碳盤查顧問公司合作計劃。
Thumbnail
碳足跡的挑戰 是否需要進行碳足跡與碳盤查? 低碳餐點是否需要進行「碳足跡」和「碳盤查」?這取決於你的目標。如果你的目標是品牌宣傳,例如向消費者表明你的餐廳在支持環保,那麼採取一些簡單的行動就能達到效果,例如使用當地採購的食材或提供環保餐具。而如果你的目標是實質減碳,例如精確了解每道菜的碳排放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加速,二氧化碳排放不斷增加,要如何捕碳呢? 最近有研究團隊開發了EcoLeaf,這種仿生技術提供了一個捕碳的平台,並且可以依據使用者的需求客製化,產生不同的產物喔!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天公保佑,讓木酢達人完成任務吧,創業走了17年,終於有能力去為地球種下一棵樹。 |就讀清大研究所的歲月時光,教授說要找到一個商業模式,讓產品、服務,能依循一個系統永續運作。從那刻開始,我就想把公益與商模綁在一起-越賺錢越公益,越公益越賺錢。 而今天,就是那一天。 今天不只是種樹,而是把我們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ESG在近年越來越熱門,企業需要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文章解釋碳盤查的意義、法規的要求以及企業執行碳盤查的好處。
Thumbnail
了解碳盤查的重要性與流程:這篇文章解釋了碳足跡盤查對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包括減少碳排放的策略和如何通過碳盤查提升企業形象與遵守環境法規,以及透過管理平台如何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