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數24天,掘光而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因為礦坑的人就是今天進去不知道能不能再出來;礦坑是,進去是一個人,出來才是生命。」


今天從網路上看到一位住淡水的萬里阿嬤用廣播般有力而語調分明的台語,精準地陳述著昔日礦工的慘然辛酸。

這讓我想起去年7月在北美館觀看了有礦工畫家之稱的洪瑞麟特展-「掘光而行

在其背景濃重陰鬱的無邊黑暗中,赤身裸體且長久勞動而彎曲到畸形的身體關節,在洪瑞麟就著殘光的速寫下,得以勾勒出那個時代的辛勞。

我猶記得當時佇立在四幅「礦工頌」畫作前許久,彷彿整幅畫都在悶燒似的,那種好像吹口氣就會再次熊熊燃燒起,閃著光的赭紅色,然後渾身染著黑煤分不清彼此的礦工們在礦車區工作著。

raw-image


raw-image

光是看著畫,都覺得人要被什麼重量壓著也要彎腰下去,心頭更是一沉。


因我內心同時自動搭配起吳念真導演的旁白,念著他在「念念時光真味」的這段文字:

===

「每天下工後、晚餐前,他總是要我們到雜貨店賒一些黑糖、麵線回來,然後默默地坐在門口,等我們幫他弄好黑糖拌麵線後,自己大口大口地吞食,也不管屋裡的孩子們都流著口水看著。
那時候我已經大了,每回去雜貨店賒東西時總會想:「都這麼窮了,你還要賒帳吃這麼好的?」
當然同樣要到很久之後才懂,那是一個人在體力耗盡之後最快速的熱量補充,也才懂為什麼他都在那碗麵線吃完之後,整個表情才會稍稍舒緩,才會用比較溫和的口氣跟我們說話。」

「…中午看著父親蹣跚地推著裝滿廢石的礦車出坑,他一看到我便迫不及待地把礦車停了下來,然後像幾天沒吃飯似地,手也沒洗就打開裝肉的小鋁罐,把肉汁往便當裡的白飯澆,接著大口大口地扒起飯來。

他拿著筷子的手沾滿泥巴,或許是推車用力過度吧,整隻手不自主地顫動著,眼睛看著遠方,沒有表情地不停咀嚼著,好久之後才似乎想起什麼,轉頭看我,然後夾起一塊肉伸向我,說:「你們也很久都沒有吃到油腥了哦?」

我嘴裡含著肉,鼻頭一陣酸,然後聽見父親說:「剩下的⋯⋯帶回去分給弟弟妹妹吃。」 
之後他繼續大口大口地扒著飯,不知道他的兒子正在背後看著他,看著他工作服上泥巴和汗水交織而成的斑駁痕跡,以及他仍顫動不已的手。」

===

台灣善於遺忘,所以總愛求新求變,更習於以城市觀點勒索地方。但很多時候,最好的創新是來自於對自身歷史最深層的挖掘。


台灣的林業、礦業、樟腦、糖、鹽、茶、米,隨著鐵道而逐站開發,人們隨之遷徙、移動、定居、發展,各自有其不可抹滅的開發歷史,後代的安置更都有其未盡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共同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更可能是你所不知道的家族歷史。


因為直到現在,原來台灣依然在黑暗裡頭,努力的掘光而行。


#洪瑞麟先生晚年就定居加州海岸終能與燦爛海光相伴

#聽執行長說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聽執行長說書
16會員
73內容數
先求有不求好的台灣觀光,面對疫情後的國際觀光競賽究竟該怎麼辦?
聽執行長說書的其他內容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6/07
昨晚剛好轉到「#阿賢亞洲好食光」節目造訪越南西貢,也就是胡志明市。不過他未從知名的河粉切入,而是跟著在越南的華人,吃著黃色的鹼水麵、水餃,一路探索移民的歷史足跡。 比如,雲吞麵,也為細蓉,細即為小,但到了越南一團麵吃不飽,多點中蓉甚至三團麵的大蓉。又或者因為1975年越南統一之後的排華影響,原本經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5/03
我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觀看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贊助台灣猛禽研究會架設的鳳頭蒼鷹育雛直播,深受感動,自此播放列表上多了一條,且囊括舉凡加拿大的白頭海雕、樹屋裡的貓頭鷹、城市裡的游隼,世界各地的鳥爸爸鳥媽媽們,天涯若比鄰,紛紛在YT上出現。但當然,這季節最牽動我心的,必然是大安森林公園的鳳頭蒼鷹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2024/04/07
我們保護孩子的決心究竟有多少?那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容動搖,絕不寬貸,即便只是下載持有也絕不容許。 若是,那麼就不該只限於道德要求,而是付諸司法修正。前例可循,美國將未成年保護視為眾人責任,不只限於家庭裡,就算沒有將未成年影片用以營利或與他人分享,依舊是毫不留情的重罪,而且未來禁止與兒童接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因為礦坑的人就是今天進去不知道能不能再出來;礦坑是,進去是一個人,出來才是生命。」 今天從網路上看到一位住淡水的萬里阿嬤用廣播般有力而語調分明的台語,精準地陳述著昔日礦工的慘然辛酸。 這讓我想起去年7月在北美館觀看了有礦工畫家之稱的洪瑞麟特展-「掘光而行」。 在其背景濃重陰鬱的無邊黑
Thumbnail
「因為礦坑的人就是今天進去不知道能不能再出來;礦坑是,進去是一個人,出來才是生命。」 今天從網路上看到一位住淡水的萬里阿嬤用廣播般有力而語調分明的台語,精準地陳述著昔日礦工的慘然辛酸。 這讓我想起去年7月在北美館觀看了有礦工畫家之稱的洪瑞麟特展-「掘光而行」。 在其背景濃重陰鬱的無邊黑
Thumbnail
坑口雖然已經以磚塊封死,但透過上方的方型小洞望進去,會發現坑口似乎曾崩坍過,土石佔了半個坑道,一台廢棄礦車裡面堆滿石子。不過,最令我頭皮發麻的是由上而下的漆黑坑道--到底礦工們每天一早得克服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有勇氣踏進深不見底,彷彿通往地獄的道路?
Thumbnail
坑口雖然已經以磚塊封死,但透過上方的方型小洞望進去,會發現坑口似乎曾崩坍過,土石佔了半個坑道,一台廢棄礦車裡面堆滿石子。不過,最令我頭皮發麻的是由上而下的漆黑坑道--到底礦工們每天一早得克服多大的心理壓力,才有勇氣踏進深不見底,彷彿通往地獄的道路?
Thumbnail
洪瑞麟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從小藝術啟蒙來自擅於畫梅的父親,亦曾入日本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甚早就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開啟對關懷農民、中下層和貧苦大眾的畫家米勒、梵谷等的關注,透過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
Thumbnail
洪瑞麟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從小藝術啟蒙來自擅於畫梅的父親,亦曾入日本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甚早就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開啟對關懷農民、中下層和貧苦大眾的畫家米勒、梵谷等的關注,透過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
Thumbnail
【展覽_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請你放棄祭壇前的祈禱。神已不在你面前,他已到全身泥巴的工人們那裡,到滿身流汗的農夫那裡,無論晴天雨天,都跟他們在一起。」
Thumbnail
【展覽_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請你放棄祭壇前的祈禱。神已不在你面前,他已到全身泥巴的工人們那裡,到滿身流汗的農夫那裡,無論晴天雨天,都跟他們在一起。」
Thumbnail
【掘光而行:洪瑞麟】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藝術家洪瑞麟(1912-1996),今年110歲冥誕。 多年來常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看到洪瑞麟的畫作,印象一直停留在關於「勞動者、礦工」的畫作,此次參觀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作品,真的是了解藝術家終生創作旅程的好機會。 #掘光而行 #洪瑞麟 #臺北市立美術館
Thumbnail
【掘光而行:洪瑞麟】 素有「礦工畫家」美譽的藝術家洪瑞麟(1912-1996),今年110歲冥誕。 多年來常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看到洪瑞麟的畫作,印象一直停留在關於「勞動者、礦工」的畫作,此次參觀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作品,真的是了解藝術家終生創作旅程的好機會。 #掘光而行 #洪瑞麟 #臺北市立美術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