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_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滿是灰塵與汗水混合的肌膚下,生命的光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展覽_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請你放棄祭壇前的祈禱。神已不在你面前,他已到全身泥巴的工人們那裡,到滿身流汗的農夫那裡,無論晴天雨天,都跟他們在一起。」
年輕時就以成為畫家為期許的我,泰戈爾的這一段話,一直就成為我繪畫素材取捨的準繩。十七歲時,畫的第一幅油畫就是揮汗如雨的農夫,而到退休前的最後一幅畫,依然還是滿身泥垢的煤礦工人。這將近一生的堅持,別人的看法,或許會認為是一種狂熱的固執,但對一個畫家,毋寧是一種真誠的奉獻、敬禮。」
——洪瑞麟

▍卓爾不群的野武士——洪瑞麟的藝術歷程及藝術觀

洪瑞麟生平

洪瑞麟出身大稻埕,少年即展現極高的藝術天份,父親洪祥海(字鶴汀)擅長畫梅,洪瑞麟六歲起就幫父親磨墨,家境不錯,不是讀一般的公學校,而是入日人稻垣藤兵衛創立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那時便開始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自小喜愛關懷農民、貧苦大眾的西洋畫家米勒及梵谷。
後加入倪蔣懷開設的美術研究社,與陳植棋等人接受日人石川欽一郎教導,倪蔣懷建議洪瑞麟父親將其送至日本攻讀藝術,進入帝國美術學校西畫本科就讀。留學日本花費龐大,家中經濟因為戰爭影響而無法繼續支付,洪瑞麟開始在臺灣留學生聚集的高砂寮打工賺取生活費。
洪瑞麟〈自畫像〉

開始礦工生活

洪瑞麟畢業後返臺,戰後求職困難,也因感念倪蔣懷資助留日學費,接受提議到倪蔣懷經營的瑞芳煤礦工作,自此開始三十五年以礦工為創作題材,在暗中掘光的歲月。
描繪礦坑內畫作的色調陰暗,只有礦工頭燈微光照到的地方可見,礦坑內溫度極高,常高達40度以上,畫中礦工經常赤裸身軀。
洪瑞麟〈礦工頌〉

口述影像導覽「今天來看人物畫-礦工頌」

國立台灣美術館口述影像導覽非常棒!提供視障者了解視覺圖像的造型及構成,不只視障者能受惠,一般人在觀看影片的過程更能深入理解畫作。
以下的影片是洪瑞麟的畫作礦工頌的口述影像導覽,「今天來看人物畫-礦工頌」。
洪瑞麟〈煤礦坑〉
洪瑞麟〈最後遺作〉

真有其人的礦工

在洪瑞麟的礦工畫作中都是真有其人,畫作名便是被描繪的礦工名,他對每一位礦工同事都有深厚的感情,每日清晨進入礦坑的兄弟都在跟命運搏鬥,日日都害怕無法活著出坑,我想這也是洪瑞麟抓緊任何一個能將他們的身影紀錄下來的機會。
洪瑞麟〈礦工像—坤仔伯〉
洪瑞麟〈懷山煤礦(冊04)〉
洪瑞麟〈礦場寫生 大溪煤礦〉
礦場用品
礦場用品

如光前行

「面對他們堅實而疲憊的軀幹,他們毫無掩飾的裸露的骨肉,內心總有莫名的衝動,我幾乎可以摸到在那滿是灰塵與汗水混合的肌膚下,生命的光輝。
在他們一鏟、一鏟,單調的節奏中,不可否認的,他們攫取的不是煤,而是生活的本質,生命莊嚴的躍動。」
——洪瑞麟
展場播放影片,國立臺灣美術館「臺灣傑出藝術家影音紀錄片」《如光前行_洪瑞麟》,更深入了解洪瑞麟一生的藝術歷程。

▍20世紀臺灣美術「勞動者」主題之創作表現

展場的另一部份集結了臺灣以勞動者與寫實主義藝術為切入點,共23位藝術家描繪各行各業勞動者的藝術品。

▍版畫

特別令我驚艷的是木版畫作品,可以感受到一刀一劃的深刻但又細緻。
陳其茂〈撈蝦的女郎〉
陳其茂〈勞工〉
黃榮燦〈鐵道建設〉

▍繪畫

有李梅樹少見的描繪魚市場的油畫,劉啟祥帶有印象派畫風的收穫,席德進色塊強烈的菲律賓人等⋯不同繪畫風格筆下的勞動者百像,同樣的都十分觸動人心。
李梅樹〈清晨魚市〉
劉啟祥〈收穫〉
張義雄〈補雨傘〉
席德進〈菲律賓人〉
黃惠穆〈幸福人生〉

▍雕塑

一直非常喜歡陳夏雨的雕塑,在台中清水的科元藝術中心每年都會舉辦陳夏雨與女兒陳幸婉的紀念展,陳夏雨的雕塑小小的,人的體態線條表現得非常細緻優雅,風格明顯,遠遠一看就知道是陳夏雨的作品。
陳夏雨〈勞動者〉
下面這個等人比例的勞工雕塑細膩寫實,當時沒有紀錄到藝術家的名字及作品名稱。

▍攝影

展出包括攝影名家鄧南光、梁正居、何經泰等人的作品,照片完整呈現了勞工身體的汗水、髒污、肌肉線條及傷痕,即使我們難以想像或經歷他們生活的萬分之一。
鄧南光〈戰前戰後系列 礦工〉
梁正居〈福田煤礦〉
何經泰〈工殤顯影系列 〉
勞動的身影令人動容,無聲賣力地一日日轉動齒輪,是支撐社會運作最重要的一環。
「若還有什麼令人覺得偉大而神聖的,實莫過於這種態度,唯有真正瞭解人生原就是搏鬥……所謂的高貴,原也是鄙俗的昇華,所謂的鄙俗原也包含高貴的意義。」
__洪瑞麟〈追求陽光:我的畫就是礦工日記〉
◍ 展覽名稱|做工的人,洪瑞麟與臺灣美術中的勞動身影
◍ 策展人|林曉瑜
◍ 展覽時間|2022/05/14 ~ 2022/08/07
◍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7會員
119內容數
雜讀者,不評論書籍,單純紀錄(極私人)閱讀感受,對象有時真實、有時虛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默默看書_安博 的其他內容
2015年起,策展人方序中展開紀錄外公和眷村生活的「小花計畫」,記錄從小寒暑假就會回去的屏東東港的外公家,以及外公家所在的眷村「共和新村」,到和音樂人瑪莎、陳勇志等人合作,「小花計畫」以流行音樂和藝術創作結合,觀展者更能瞬間進入藝術品所表達的氛圍。
2015年起,策展人方序中展開紀錄外公和眷村生活的「小花計畫」,記錄從小寒暑假就會回去的屏東東港的外公家,以及外公家所在的眷村「共和新村」,到和音樂人瑪莎、陳勇志等人合作,「小花計畫」以流行音樂和藝術創作結合,觀展者更能瞬間進入藝術品所表達的氛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過別人畫的礦工,再回來看洪瑞麟的礦工,就會看見他筆下的礦工身體具有動態感和力量,有重量壓在線條上,有重力加速度撞在形狀,有塵土混在色彩,最美的是映照在礦工身體上的光。
Thumbnail
訪談溪湖糖廠的退休員工莊榮春,談及他在溪湖糖廠的職業生涯,從技術生到鐵道工,並參與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過程,見證了台灣糖業的興衰。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Thumbnail
此篇小說透過主角粗樹伯老實誠懇的第一人稱,展現工廠體系中勞工既卑微又可憐的處遇。開篇小說便從粗樹伯面容如老蟾蜍般道道溝渠,描寫其生活不易的艱難,對比上位者隨意解僱和高高在上的施恩貌,其誠懇的自述及卑微的態度,顯得特別令人不忍。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地上遇到的工人,以及他們的態度和價值觀。透過和師父的互動,作者分享了對工作和生活的感悟。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樸實和簡單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學油畫,然後學會油畫後的第一幅畫是花蓮的水泥工廠』我在DD龍夢工作坊的夢想市集裡說道。 Dragon Dreaming 龍夢工作坊是我去年11月參加的六天五夜練習營,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一個孵化夢想的工作坊,他是源自於澳洲古老部落裡的智慧所整理出的一套系統, 以「個人培力、社群建構、服務地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過別人畫的礦工,再回來看洪瑞麟的礦工,就會看見他筆下的礦工身體具有動態感和力量,有重量壓在線條上,有重力加速度撞在形狀,有塵土混在色彩,最美的是映照在礦工身體上的光。
Thumbnail
訪談溪湖糖廠的退休員工莊榮春,談及他在溪湖糖廠的職業生涯,從技術生到鐵道工,並參與糖廠轉型為觀光景點的過程,見證了台灣糖業的興衰。
Thumbnail
許律師將從礦工工傷事件,討論職業災害與礦工的勞動權益,探討1984年臺灣發生三大礦災事件,以及中國礦災問題。除此之外,也提到了國家安全監管部門在中國的角色,並闡述中國頻頻發生礦災的原因以及礦工們的爭取權益的過程。
Thumbnail
此篇小說透過主角粗樹伯老實誠懇的第一人稱,展現工廠體系中勞工既卑微又可憐的處遇。開篇小說便從粗樹伯面容如老蟾蜍般道道溝渠,描寫其生活不易的艱難,對比上位者隨意解僱和高高在上的施恩貌,其誠懇的自述及卑微的態度,顯得特別令人不忍。  
Thumbnail
——礦工文史館.採礦日常.火牌仔 幾位平均年齡近80 歲的老礦工,在2019 年拿出自己的每月老人年金,創立了「猴硐礦工文史館」,除了靜態展示,每週更免費替遊客進行「礦工生活記憶漫遊」導覽。長達3 小時的走讀路線,不僅是對猴硐在地過去礦業輝煌時期的回顧,更是一份對後代的承諾。如今文史館因租約到期,
Thumbnail
「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物件、一個聲音、還是一個氣味給我們點醒,才會想起自己真正經過那些日子」,也是礦工之子的吳念真導演說過這句話。而一個地方不也是要留一些東西,才會讓人記得那些過去。 昨天台語團坐火車來猴硐(Kâu-tōng-á),我們不看貓,出車站往南步行八百公尺,要去探詢一處台灣的文史國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工地上遇到的工人,以及他們的態度和價值觀。透過和師父的互動,作者分享了對工作和生活的感悟。文章中處處透露著樸實和簡單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想學油畫,然後學會油畫後的第一幅畫是花蓮的水泥工廠』我在DD龍夢工作坊的夢想市集裡說道。 Dragon Dreaming 龍夢工作坊是我去年11月參加的六天五夜練習營,從字面上來說就是一個孵化夢想的工作坊,他是源自於澳洲古老部落裡的智慧所整理出的一套系統, 以「個人培力、社群建構、服務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