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書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開幕18年的誠品書店信義店,在平安夜畫下了句點。

raw-image


對於這家旗艦書店的結束,在各種媒體的瘋狂報導下,彷彿伴隨著歲暮,成為此城最令人哀傷的告別之一。

據說營業的最後這個周末,湧進了15萬人來和一個時代告別。有位朋友突然有疑:15萬人來和書店告別,那麼,這個周末誠品有沒有賣出10萬本書呢?

想當然爾,絕對沒有。

那麼,大家又為何來和這家書店告別?既然根本不在這裡買書。

這家書店是我常去的書店,因為面積大,書種多,雖然也還是常常找不到我想找的書,但不時會遇見我沒想過要買而買下的書。

幾年來,我也常在這裡辦活動,參加活動,目睹這家旗艦店「書店」的規模不斷縮減,面貌不斷改變的全過程,感觸萬千。

上週趕在人潮未湧現之前,去了一趟最後巡禮。看見三樓活動空間貼出歷年暢銷榜單,以及信義店18年銷售總量的Top 100名單。

仔細看這份18年總銷售榜單,絕大部分都是出版多年的舊書,其中還有多本早已絕版多年,簡單的推論是,近年書籍銷售量嚴重下滑,導致絕版多年的書籍,銷售量還超過目前仍在市面銷售的書。

其實,看看湧進15萬人潮,賣不了10萬本書的現象,就可以明瞭,書店對於大多數人的意義,或許只在於空間,而不在於這空間之所以存在的目的。

101大樓打出「誠品再見」的字樣,但擁擠的人群,或許並不是來向書店告別,而只是來參加一場可以在IG打卡的熱鬧活動罷了。

我輩愛書人告別的,不是一家書店,而是一個仍有閱讀溫度的時代。

avatar-img
46會員
367內容數
愛閱人的生活日常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熱鬧的聚會過後,總是格外容易陷入情緒低潮。 今年的平安夜,碰巧是老師的農曆生日。往年老師的新曆生日,師母總是招我們一起吃飯慶生,今年她多次進出醫院,目前雖已康復,卻仍不宜外出,於是找了幾個同學與好友到家裡聚餐。 聚會自然是熱鬧的,好酒,好菜,好友,故事不絕,笑語不斷,熱鬧的不得了。 想起無
彷彿強迫症似的,近來每過半夜12點,就點開臉書的動態回顧,看看自己在過去的這一天做了什麼,又在想什麼。 今天的動態回顧有一則是在離開前一段職涯之前,休假一天,被工作上的電話、簡訊、Line 騷擾一整天,不禁抱怨起來。 那時明明已經確定要離開了,但工作單位的主管還不死心,不但和我打賭我走不了,
有位朋友提到在嘉南小鎮一家老餅舖買的漢餅,我說那家餅店就在外公家隔壁,是我小時候常穿梭玩耍的地方。 無獨有偶的,下午花藝課用到聖誕紅,老師提起市面上的聖誕紅都是小盆栽,但聖誕紅其實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可以長成大樹。 「我外公家的院子裡就有一棵很大的聖誕紅。」我脫口而出。 「現在還在嗎?」老師
上週才在花藝教室抱怨,小孩長大了,聖誕節就少了節慶氣氛,昨天女兒就說,我們來買棵小聖誕樹吧。 家裡有棵近200公分高的人造聖誕樹,但近幾年流行進口的諾貝松,人造樹已收進倉庫好幾年了。我雖沒買一大棵真樹,但每年也都會用諾貝松枝葉做棵小聖誕樹或小花圈。今年實在太忙,想著女兒也已過了憧憬聖誕裝飾的年
點開手機行事曆,滿滿的行程,醫院門診和檢查佔了大半,少數是我自己的,大多是爸爸媽的。譬如今天,爸爸就早上、下午各一個門診。 承朋友的悉心安排,爸媽長年都看自費門診,得到細心的照護,也省去許多麻煩。以往有些例行的回診,就讓爸媽自己去。但這一年來,爸爸的健康問題變得複雜,我每個門診都得陪同,才能掌握狀
突然非常渴望甜食,那熱熱甜甜的冬日甜湯。 想來是那日旅行歸來前,在彼城機場貴賓室淺嚐一顆芝麻小湯圓惹來的禍。很少吃湯圓的我,回到台北,還沒忘記那顆小湯圓咬在嘴裡軟糯Q彈,滿口芝麻生香的感覺。 冷雨來襲的週末,在市集冷得手腳冰涼,決定穿過長巷去尋覓熱飲,誰知從巷口冒出來,迎面便是豆花店。 點
熱鬧的聚會過後,總是格外容易陷入情緒低潮。 今年的平安夜,碰巧是老師的農曆生日。往年老師的新曆生日,師母總是招我們一起吃飯慶生,今年她多次進出醫院,目前雖已康復,卻仍不宜外出,於是找了幾個同學與好友到家裡聚餐。 聚會自然是熱鬧的,好酒,好菜,好友,故事不絕,笑語不斷,熱鬧的不得了。 想起無
彷彿強迫症似的,近來每過半夜12點,就點開臉書的動態回顧,看看自己在過去的這一天做了什麼,又在想什麼。 今天的動態回顧有一則是在離開前一段職涯之前,休假一天,被工作上的電話、簡訊、Line 騷擾一整天,不禁抱怨起來。 那時明明已經確定要離開了,但工作單位的主管還不死心,不但和我打賭我走不了,
有位朋友提到在嘉南小鎮一家老餅舖買的漢餅,我說那家餅店就在外公家隔壁,是我小時候常穿梭玩耍的地方。 無獨有偶的,下午花藝課用到聖誕紅,老師提起市面上的聖誕紅都是小盆栽,但聖誕紅其實是多年生木本植物,可以長成大樹。 「我外公家的院子裡就有一棵很大的聖誕紅。」我脫口而出。 「現在還在嗎?」老師
上週才在花藝教室抱怨,小孩長大了,聖誕節就少了節慶氣氛,昨天女兒就說,我們來買棵小聖誕樹吧。 家裡有棵近200公分高的人造聖誕樹,但近幾年流行進口的諾貝松,人造樹已收進倉庫好幾年了。我雖沒買一大棵真樹,但每年也都會用諾貝松枝葉做棵小聖誕樹或小花圈。今年實在太忙,想著女兒也已過了憧憬聖誕裝飾的年
點開手機行事曆,滿滿的行程,醫院門診和檢查佔了大半,少數是我自己的,大多是爸爸媽的。譬如今天,爸爸就早上、下午各一個門診。 承朋友的悉心安排,爸媽長年都看自費門診,得到細心的照護,也省去許多麻煩。以往有些例行的回診,就讓爸媽自己去。但這一年來,爸爸的健康問題變得複雜,我每個門診都得陪同,才能掌握狀
突然非常渴望甜食,那熱熱甜甜的冬日甜湯。 想來是那日旅行歸來前,在彼城機場貴賓室淺嚐一顆芝麻小湯圓惹來的禍。很少吃湯圓的我,回到台北,還沒忘記那顆小湯圓咬在嘴裡軟糯Q彈,滿口芝麻生香的感覺。 冷雨來襲的週末,在市集冷得手腳冰涼,決定穿過長巷去尋覓熱飲,誰知從巷口冒出來,迎面便是豆花店。 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生時期常造訪的重慶南路書店街,自從2018年「金石堂-城中店」熄燈後,「書店街」對我來講就已經算是改朝換代了,濃濃的書香氣息已不復存在,成為了時代的眼淚。在許多實體書局陸續熄燈之際,位於復興北路上,捷運中山國中站旁的「三民書局-復北店」,還是我偶爾會造訪,以及充滿回憶的地方。最近又舊地重遊。
Thumbnail
常去的小說店老闆娘說她要退休了!!!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本篇獻給陪伴近18年的信義誠品: 信義誠品,幸運有你🤍
Thumbnail
大家想好好靜下來看書的時候,除了在家,會去咖啡廳、圖書館、還是書店呢?在松山車站附近的TSUTAYA蔦屋書店,提供Share Lounge可以閱讀雜誌與書籍,也可以辦公,同時還有酒精飲品方案,讓人得以在閒暇時閱讀休憩,度過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學生時期常造訪的重慶南路書店街,自從2018年「金石堂-城中店」熄燈後,「書店街」對我來講就已經算是改朝換代了,濃濃的書香氣息已不復存在,成為了時代的眼淚。在許多實體書局陸續熄燈之際,位於復興北路上,捷運中山國中站旁的「三民書局-復北店」,還是我偶爾會造訪,以及充滿回憶的地方。最近又舊地重遊。
Thumbnail
常去的小說店老闆娘說她要退休了!!!
Thumbnail
雖然紙本書市場萎縮顯而易見,但我仍衷心期盼消失的日子不要那麼快到來,甚至能夠不要到來就好了。書與書店乘載了出版時的時代記憶,也讓人在閱讀時得到他處不可取代的力量。就像作者在書中提到地震相關的故事,書與書店擁有著「和平常的自己一樣就在這裡」的意義
Thumbnail
  在這樣的設計下,書店成了「推書者們」的畫廊,顧客的核心體驗也轉化成了欣賞,購買則是可能的附加價值。由於已經從另一個方向取得收益,店家不必費過多的心力來處理「如何讓顧客買書」這道當代難題,進門的讀者也可以以更恬淡、無壓力的方式去與對方想要陳列出來的想法相碰撞。
對於書籍愛好者來說, 每個書店都是通往新世界的門戶。 書店不僅是購書的地點, 它們是知識和文化探索的樞紐。 在台北的書店裡,我不僅購買了書籍, 更從中學習到了文化的深度和多樣性。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書店的關閉,也讓人感到文化的流逝。 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在這份體
Thumbnail
本篇獻給陪伴近18年的信義誠品: 信義誠品,幸運有你🤍
Thumbnail
大家想好好靜下來看書的時候,除了在家,會去咖啡廳、圖書館、還是書店呢?在松山車站附近的TSUTAYA蔦屋書店,提供Share Lounge可以閱讀雜誌與書籍,也可以辦公,同時還有酒精飲品方案,讓人得以在閒暇時閱讀休憩,度過快樂的時光。
Thumbnail
昨天晚上剛好經過台大校門正對面巷子裡的小小的『結構群書店』,忍不住進去逛了一下,沒過多久就有種想要把店裡1/4的書都搬回家的衝動,本來拿了一堆,後來覺得實在太重了(我還要去別的地方),就忍住衝動只挑了幾本,之後再慢慢去買吧!
Thumbnail
不再是書店街的書店街:重慶南路 曾經是台北市書店、出版社最密集的重慶南路,隨著近年來出版業的不景氣,讓這些書店、出版社紛紛撤守,就連最會賺錢的金石堂書店,也於2018年吹熄燈號。從此之後,重慶南路正式卸下「書店街」的招牌,在餐廳、商旅、金融業的蠶食鯨吞下,成了台北市又一條沒有什麼特色的普通街道。
Thumbnail
敦南誠品 這幅速寫是在那個時候畫的,敦南誠品閉店讓人傷心,這句話不僅是對台北人,也是對台灣人來說的共同心聲。敦南誠品是台灣第一家24小時書店,也是台灣文化的重要象徵。它不僅是閱讀、購物的好去處,更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敦南誠品於2020年5月31日正式熄燈,結束了21年的營業。它的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