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韓國:由財閥執政的國家

"最可怕的是一開始懷抱著夢想,但最後發現自己變成了怪獸。" - 《寄生上流》

"最可怕的是一開始懷抱著夢想,但最後發現自己變成了怪獸。" - 《寄生上流》

GDP排名在13名,平均年薪資也落在快4萬9千美元(147萬台幣),在高發展國家中自殺率居高不下,生育率也倒數全球第一。雖然這些都是我們常在新聞很常聽到的資訊,但對於他們國家的階級固化嚴重或房產結構脆弱卻有些模糊,這些模糊的印象卻是興起許多復仇影視在韓國星星向榮的主要原因-財閥。財閥是甚麼?它跟寡占市場有什麼關係?它的產生對其他民眾會產生什麼影響?

財閥在不同國家有不同定義:

日本財閥,在日本通常指由某一家族的獨佔出資作為資本中心的大型綜合企業。

韓國財閥,在韓國為大型綜合企業集團,主要由家族企業發展起來,後形成大集團公司與跨國企業。

江浙財閥,是清朝末年民國時期中國最大的金融實業集團。

俄羅斯寡頭,在前蘇聯國家,特別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在蘇聯解體後因國有企業民營化而產生的大型新興金融集團。這些寡頭通常對這些國家的政界具有巨大影響。

在這些定義中可以抓住一些標籤,財閥通常是由家族掌控,掌管的公司通常會佔國家收入一大部分,並且與國家的關係緊密。

財閥起源通常來自於國家經歷戰亂,國家缺錢和民眾因戰爭人財兩失的狀況下,國家如何將手中少少的錢解決戰爭帶來的景氣低迷改善,在民生經濟混亂的狀態中需要快速安定經濟並使其蓬勃發展,找出特定一些在市場上存活的企業並扶持他們會是最快速且便宜的方式。1960年代韓國因為韓戰退到南韓,南韓當時基本上只有農業,礦源和工業設備都在北韓,經濟基本上靠美國接濟才能過活,也孳生許多貪汙的問題,國家局勢很不穩定,只不過在朴正熙靠軍便後上台靠著財閥,分配不同產業的自足且爭取出取的資格,讓國家經濟也著重飛猛進的增長,也讓整個國家順利過渡到工業國家(如果對這段歷史有興趣可以查詢"漢江奇蹟")。

當時朴正熙將每個領域的產業的領頭羊作為負責人,根據目前政府現況給予資源和發展目標。舉例來說:如果政府希望紡織業達到一定出口額度,政府會給予負責人一定的政府補貼和資源讓負責人達成目標。只不過這種行為也被許多人懷疑官商勾結的方式真的有這麼厲害?

在當時朴正熙的作法是資助目標做得最好的人,這也代表在市場環境裡人是不斷的經歷汰換競爭,因此不會有官商勾結的問題出現,再加上朴正熙手中握著金融業的權力,這也代表企業如果要做大,基本上都要乖乖聽政府的話,政府在依照企業的表現予以支持。寡佔市場通常定義為2-3家企業彼此競爭,由於過於艱難的入門條件而使其環境很少競爭者(通常是自然資源的行業會有這個現象),進而聯合壟斷整個市場,在朴正熙執政下基本上沒有寡占壟斷問題。

軍閥結束後,1985年開始民主選舉後,財閥的壟斷開始慢慢出現。民主選舉讓政府的執政者每五年選舉一次,相對的,財閥則是不變,這讓財閥變相可以壟斷,藉由資助支持財閥的政府官員,等政府官員上台後,給予財閥優惠政策跟便宜的貸款,變相讓財閥擁有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權力。這也導致許多問題:財閥的公眾行賄卻不用受罰、政府讓貸款集中給財閥導致其他想要借錢的人借不到而形成"全租房模式",使房地產經紀變得過於敏感脆弱、甚至還有三五定律(一審5年,二、三審3年,提前出獄或特赦)。

每次財閥的遺產繼承也是個會牽動整個韓國的問題,韓國有著極高的遺產稅外,稍有不注意,繼承人可能會因此失去整個產業,為了避稅,繼承人會將旗下的產業集合由一個控股公司來掌控,只要將控股公司的股票持股比佔總公司一半就變相佔有整個產業,藉由掌握層層的控股公司最上層的公司,就能用九十億元的資金就能掌握五千多億的三星產業。

由於財閥的強大,許多人都已去財閥公司上班為目標,努力讀書擠進好大學,如果沒有考上,薪資上會比財閥員工少一半,這種階級和起始資源不平等的壓迫下,社會氛圍變得很壓抑,大家都著魔似的投資在教育,有的人受不了壓力也選擇自殺,讓韓國的出生率只有0.8,這也導致韓國後續的人口老齡化問題加重。

可以看出財閥對韓國的控制很大,雖然有強力的政府支持,相對地削弱中小企業的發展,讓行業的發展不均衡,放貸制度也限制創業條件,只能利用全租房的方式獲得資金,也有不肖人士藉由這個漏洞一直獲得資金一直買房謀取暴利,依照投資來看,韓國很適合投資財閥,有著政府隨時資助和擦屁股,財閥擁有幾乎如同政府的風險但有著公司的獲利機會,相對地,除非是在財閥上班,在韓國的生活壓力會比較高。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