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紅色之旅1:原爆之圖丸木美術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年9月15日

關東紅色之旅地圖

我第一次認識丸木位里(1901-1995)與丸木俊(1912-2000)這對畫家夫妻,是在沖繩,兩位丸木創作了沖繩戰期間民眾處境的一系列畫作,收藏在佐喜真美術館,其中最重要也是畫幅最大的,是完成於1984年的《沖繩戰之圖》。在琦玉縣東松山市,有一座專門收藏丸木伉儷畫作的原爆之圖丸木美術館,因此,這一次到群馬,特地安排半天時間繞到美術館參觀。

丸木位里是廣島人,年輕時即參與無產階級藝術運動與左翼的全國大眾黨,1941年與赤松俊結婚。1945年8月,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位里擔心廣島家人的安危,夫婦倆從關東趕回廣島,親眼看到原爆後的人間慘況。兩人加入戰後重組的日本共產黨,並開始構思創作《原爆之圖》。1950年8月,兩人共同創作的繪本《Pikadon》(ピカドン)出版,內容描繪原爆慘況,被當時的美國佔領軍總部GHQ查禁;大江健三郎1963年的《廣島札記》,引用了這本繪本的圖畫作為插圖。1964年,導因於關於禁止核武的態度,丸木伉儷與黨內一群學者、文藝界人士共12人,向日共提出改革意見書,而集體遭到日共除名。

第一部幽靈

第一部幽靈

第二部火

第二部火

第三部水

第三部水

第四部虹

第四部虹

《原爆之圖》(原爆の図)系列的創作從1950持續至1982年,共完成15部,包括〈幽靈〉、〈火〉、〈水〉、〈虹〉、〈少年少女〉、〈原子野〉、〈竹林〉、〈救出〉、〈燒津〉、〈署名〉、〈母子像〉、〈燈籠水槽〉、〈美國戰俘之死〉、〈烏鴉〉與〈長崎〉,是大幅的屏風式連作。除了原爆及沖繩之外,丸木伉儷描繪的社會與政治議題還包括:南京大屠殺、奧斯維辛集中營、成田機場三里塚鬥爭、水俣病與足尾礦毒事件等。

第五部少年少女

第五部少年少女

第六部原子野

第六部原子野

第七部竹林

第七部竹林

第八部救出

第八部救出

1967年,原爆之圖丸木美術館落成,這裡也是丸木伉儷中晚年的居住場所。《原爆之圖》1-8部展示於二樓,可以攝影;其餘畫作展示於一樓,攝影不可。美術館通常是周一休館,詳細開放時間與交通方式,請見官網。除了美術館之外,庭園內還有從丸木老家移置的原爆觀音堂,以及紀念關東大地震後被殺害朝鮮人的「痛恨之碑」。

痛恨之碑

痛恨之碑

延伸閱讀:

  1. 《原爆之圖》15部與說明
  2. 沖繩近現代史之旅4:邊野古之濱及其他。文中有關於《沖繩戰之圖》的介紹。
avatar-img
6會員
47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人之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JR東日本的篠之井線從姨捨梯田西側經過,梯田就在姨捨站旁邊,班次不少,交通方便。鐵路是建在較高的位置,所以梯田是往下坡走。正因為如此,姨捨站的視野非常好,可俯視整個長野盆地,是日本三大鐵路車窗之一;其夜景在2012年還被列入日本夜景遺產。因為鐵路坡度的關係,姨捨站旁也有日本少見的之字形折返路線。
碓冰峠遊步道是舊碓冰線廢線之後,利用原軌道路線建成的健行步道,由橫川站通至熊之平站,單程約6.3公里,由橫川站出發,步行約需125分鐘,回程是下坡較快。去程雖然是上坡,但相當平緩,是很好走的散步道,中間有隧道,但傍晚六點前都會開燈。
足尾銅山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的備前楯山,1980年,整修後的通洞坑開放「足尾銅山觀光」;2005年,當地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動銅山以「負面遺產」方式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銅山及足尾鐵道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為近代化產業遺產;2009年起,部分銅山及足尾鐵道設施陸續被列為日本之史跡與有形文化財等。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顯示,當時的女工大多來自原武士階層的士族女子,因為一開始是官營企業,所以勞動條件顯然優於私營企業,且女工學得技術回鄉後,容易被家鄉的紡織廠延攬成為指導的工頭。明治六年4月時,廠內有562名女工,大多來自鄰近的群馬、長野與琦玉等縣,但後來來自滋賀縣的女工反而成為主力。
JR東日本的篠之井線從姨捨梯田西側經過,梯田就在姨捨站旁邊,班次不少,交通方便。鐵路是建在較高的位置,所以梯田是往下坡走。正因為如此,姨捨站的視野非常好,可俯視整個長野盆地,是日本三大鐵路車窗之一;其夜景在2012年還被列入日本夜景遺產。因為鐵路坡度的關係,姨捨站旁也有日本少見的之字形折返路線。
碓冰峠遊步道是舊碓冰線廢線之後,利用原軌道路線建成的健行步道,由橫川站通至熊之平站,單程約6.3公里,由橫川站出發,步行約需125分鐘,回程是下坡較快。去程雖然是上坡,但相當平緩,是很好走的散步道,中間有隧道,但傍晚六點前都會開燈。
足尾銅山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的備前楯山,1980年,整修後的通洞坑開放「足尾銅山觀光」;2005年,當地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動銅山以「負面遺產」方式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銅山及足尾鐵道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為近代化產業遺產;2009年起,部分銅山及足尾鐵道設施陸續被列為日本之史跡與有形文化財等。
根據網路上的資料顯示,當時的女工大多來自原武士階層的士族女子,因為一開始是官營企業,所以勞動條件顯然優於私營企業,且女工學得技術回鄉後,容易被家鄉的紡織廠延攬成為指導的工頭。明治六年4月時,廠內有562名女工,大多來自鄰近的群馬、長野與琦玉等縣,但後來來自滋賀縣的女工反而成為主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工智能的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從AlphaGo到ChatGPT,AI系統的能力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給。然而,伴隨著AI能力的提升,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當AI真的失控時,誰來阻止它? 在矽谷的一家頂級AI實驗室裡,工程師們正在開發一個極其先進的AI系統,代號「天網」。這個系統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我對原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說《一千隻紙鶴》跟歷史課本。實際踏上廣島這片土地,處處都是原爆留下的痕跡。有幸走訪這座充滿歷史傷痛的城市,在原爆發生近80年後,原爆遺址與平和記念公園仍吸引世界各地的人,隨處可見「平和」(平和)標語,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世間太平彌足珍貴。
Thumbnail
廣島市位於廣島縣西部,為廣島縣首都。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自16世紀時毛利氏在此建城並作為政權根據地後,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瀨戶內兩大地方的中心都市,1945年8月6日,一顆原子彈在市中心上空約600公尺處爆炸,這座在鼎盛時期人口約42萬的城市瞬間化為焦土,據說將在75年之內成為荒蕪之地。
Thumbnail
《GAMA》是部口述歷史的日本紀錄片,由戰後出生的一代,松永光男接觸到考古歷史,而開始在山洞內追溯這場戰爭中在洞窟與不見無止的穴中為了存活躲避戰火的人。漸漸從這些過往的骨骸與用具中找尋到戰火之下沖繩人的記憶,這些記憶是躲不掉的,它會隨著時代繼續傳承給下一代,讓後代知道1945年沖繩的故事。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營建松代大本營過程中,動用約六千名朝鮮勞工、其中包括強制連行者,據估計大約有三百至一千名朝鮮勞工,因各種原因於當地死亡,包括病死、自殺或是逃跑時被軍人射殺等,若干死者葬在象山壕旁邊的惠明寺。附近並設有「慰安所」,由四、五名朝鮮婦人服務於朝鮮勞動者的管理階層。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Thumbnail
丸木位里是廣島人,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位里擔心家人的安危,夫婦倆從關東趕回廣島,親眼看到原爆後的人間慘況,開始構思創作《原爆之圖》。大江健三郎的《廣島札記》,引用了兩人創作的繪本《Pikadon》之圖畫作為插圖。《原爆之圖》系列的創作從1950持續至1982年,共完成15部,是大幅的屏風式連作。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人工智能的發展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從AlphaGo到ChatGPT,AI系統的能力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給。然而,伴隨著AI能力的提升,我們也不得不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當AI真的失控時,誰來阻止它? 在矽谷的一家頂級AI實驗室裡,工程師們正在開發一個極其先進的AI系統,代號「天網」。這個系統
Thumbnail
年初的這趟瀨戶內之旅雖然看了很多火車,但我在出發之前給自己的題目是要去看看與「改變臺灣的戰爭」有關的地點。臺灣的日本時代始於日清之間的甲午戰爭,終於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被同盟國接管,旅程的第一天我前往了下關參觀當年日清講和的地點,因此最後的行程便是來到迫使日本無條件交出臺灣的原爆之地:廣島平和記念公園
Thumbnail
和平紙鶴的慰靈曲20240415 是日,陰天的雨如淚下,無法止歇。 廣島1945 在広島県広島市中區中島裡的原爆遺址,與河道靜謐的相生橋,無法忘卻的原子彈爆炸,在這如此的過往今昔。 除了原爆圓頂屋的斷垣外,那個躲藏在地下室,揮之不去的驚恐與夢魘,野村英三的餘生錄,還記得嗎? 1945.
Thumbnail
我對原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小說《一千隻紙鶴》跟歷史課本。實際踏上廣島這片土地,處處都是原爆留下的痕跡。有幸走訪這座充滿歷史傷痛的城市,在原爆發生近80年後,原爆遺址與平和記念公園仍吸引世界各地的人,隨處可見「平和」(平和)標語,提醒世人戰爭的可怕,世間太平彌足珍貴。
Thumbnail
廣島市位於廣島縣西部,為廣島縣首都。原本只是太田川入海口的一個三角洲,自16世紀時毛利氏在此建城並作為政權根據地後,迅速發展成為中國、瀨戶內兩大地方的中心都市,1945年8月6日,一顆原子彈在市中心上空約600公尺處爆炸,這座在鼎盛時期人口約42萬的城市瞬間化為焦土,據說將在75年之內成為荒蕪之地。
Thumbnail
《GAMA》是部口述歷史的日本紀錄片,由戰後出生的一代,松永光男接觸到考古歷史,而開始在山洞內追溯這場戰爭中在洞窟與不見無止的穴中為了存活躲避戰火的人。漸漸從這些過往的骨骸與用具中找尋到戰火之下沖繩人的記憶,這些記憶是躲不掉的,它會隨著時代繼續傳承給下一代,讓後代知道1945年沖繩的故事。
Thumbnail
1954年3至5月,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進行水下氫彈試爆,3月1日的第一次試驗當天,正在附近海域作業的日本延繩釣捕鮪船第五福龍丸,來自靜岡縣燒津港,船上23名船員都遭受核污染,其中的無線電通信長久保山愛吉,在六個月之後去世,可說是「原爆」的另一名日本受害者,日本漁船上的漁獲也同樣遭到污染。
Thumbnail
營建松代大本營過程中,動用約六千名朝鮮勞工、其中包括強制連行者,據估計大約有三百至一千名朝鮮勞工,因各種原因於當地死亡,包括病死、自殺或是逃跑時被軍人射殺等,若干死者葬在象山壕旁邊的惠明寺。附近並設有「慰安所」,由四、五名朝鮮婦人服務於朝鮮勞動者的管理階層。
Thumbnail
1923年9月1日中午,日本關東地區發生大地震,房屋倒塌引發火災、一發不可收拾,關東地區陷入癱瘓。此時,鄰里相傳的耳語與多家報紙,出現朝鮮人縱火與在飲水中投毒的傳言,右翼勢力藉由民間組成的自警團,在眾多地區採取捕殺朝鮮人的行動,中國移民也是攻擊對象,若干案例甚至是軍警直接介入,趁機打擊左翼團體。
Thumbnail
丸木位里是廣島人,美國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位里擔心家人的安危,夫婦倆從關東趕回廣島,親眼看到原爆後的人間慘況,開始構思創作《原爆之圖》。大江健三郎的《廣島札記》,引用了兩人創作的繪本《Pikadon》之圖畫作為插圖。《原爆之圖》系列的創作從1950持續至1982年,共完成15部,是大幅的屏風式連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