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關東產業遺產之旅2:足尾銅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23年9月13日

北關東產業遺產之旅地圖

足尾銅山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的備前楯山,當地是渡良瀨川的上游,於1550年發現銅礦,1610年開始大規模開採、由江戶幕府直接管轄,日光東照宮、江戶增上寺的銅飾,以及寬永通寶的銅幣,都是來自足尾銅山,鼎盛時期每年生產銅1,200噸。此後開採量急劇減少,1871年私有化,1877(明治十)年古河市兵衛接手管理足尾銅山,之後發現新的礦脈,1905(明治38)年古河家族成立古河鑛業持續經營。在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下,足尾銅山與久原財閥的日立鑛山、住友家族的別子銅山並列為三大銅產地;足尾銅山在20世紀初的產量,達日本全國的四成,當時的足尾町人口一度超過三萬八千人,在栃木縣僅次於首府宇都宮市。

為了運送足尾銅山的礦產,古河財閥沿著渡良瀨川溪谷建造足尾鐵道,開業於1911年,1918年被國有化成為日本國鐵的足尾線,1987年國鐵私有化、成為JR東日本足尾線,1989年又轉換為公私合營之第三部門鐵道,就是現在的渡良瀨溪谷鐵道(わたらせ渓谷鐵道)。

足尾銅山共有本山坑(有木坑)、小瀧坑及通洞坑三個坑口。1973(昭和48)年礦山封山,當時的坑道總長度超過一千二百公里;封山後足尾町人口持續萎縮,到21世紀初僅剩三千人,不到全盛期的一成,於2006年與周圍行政區一起併入日光市。礦場持續煉製進口礦石與處理廢棄物等,直到2002年停止運作。

1980年,整修後的通洞坑開放「足尾銅山觀光」;2005年,當地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動足尾銅山以「負面遺產」方式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足尾銅山及足尾鐵道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為近代化產業遺產;2009年起,部分銅山及足尾鐵道設施陸續被列為日本之史跡與有形文化財等。

通洞坑口

通洞坑口

足尾銅山觀光,江戶時代的手掘坑夫

足尾銅山觀光,江戶時代的手掘坑夫

足尾銅山觀光,江戶時代的坑外選礦女礦工

足尾銅山觀光,江戶時代的坑外選礦女礦工

足尾銅山觀光,明治時期的礦工,開始使用機器開採

足尾銅山觀光,明治時期的礦工,開始使用機器開採

足尾暴動事件

根據1906年的資料,足尾銅山員工共有11,105人,其中575人是女性,僅占5.2%。員工家屬11,987人,每戶平均2.6人,約有半數勞動者是單身。礦工分屬不同的「飯場」(類似包吃住的生產大隊),由飯場的工頭管理。

自江戶時代以來,礦工間存在類似行會的互助團體,稱「友子同盟」。20世紀初,在足尾銅山曾經有兩次組工會的嘗試,但組織都維持不久。1906年,在北海道組織礦工的「大日本勞働至誠會」,派人到足尾協助組織工作,12月6日,在通洞金田座(足尾劇場)開會宣布成立「大日本勞働至誠會足尾支部」,提出加薪與改善食米兩項訴求,並爭取「友子同盟」與「飯場」頭人的支持。

1907年1月,「友子同盟」頭人支持「至誠會」的訴求,向管理階層提出請願,但沒有成功。2月4日,礦工開始騷動,攻擊礦場辦公室及管理人員;6日,「至誠會」核心分子(有數人是社會黨黨員)被逮捕,卻引發更大規模的暴動,群眾縱火破壞設備,當地警察無法應付,甚至出動軍隊來鎮壓,最後總共逮捕六百多人,事件直到2月7日才平息。

事後清點,發現總共有65棟建築被破壞。在發生暴動的本山坑及通洞坑,礦場將全部礦工都解雇,要求礦工重新來求職才決定是否繼續雇用;另一方面也加薪來平息騷動,日薪由平均67錢提升至80錢、漲幅約兩成。「至誠會足尾支部」被解散,礦場對「飯場」的功能進行調整,以取代「友子同盟」的作用。

雖然暴動後工會組織被破壞,但種子已經留下。1917年,日本出現「大日本鑛山勞働同盟會」、「全國坑夫組合」與「友愛會鑛山部」三個礦業的工會,並在1920年合併為「全日本鑛夫總聯合會」,是二戰前日本少見的產業別工會。在這期間,足尾一直都是礦工組織的重鎮,並持續發生勞動爭議。

在足尾銅山的相關歷史年表中,1940年記載開始有朝鮮人勞動者,1944年記載開始有遭強制連行的中國人勞動者;在關於足尾產業遺產的地圖中,也標示有「中國人殉難烈士慰靈塔」與「朝鮮人供養塔」。查閱網路上找不到進一步資訊,且兩座紀念碑的位置,是在大眾運輸無法到達的小瀧坑區域,所以我也就沒有前往探視。

足尾礦毒事件

足尾銅山興盛繁榮,卻為當地環境帶來災難。山區的樹木被大量砍伐,用來作為坑道支架或燃料,以及污染造成酸雨使得植被枯萎,導致水土保持崩潰、洪水頻傳;煉製排煙造成空氣汙染;礦坑排出的水順著渡良瀨川而下,造成沿岸土壤與水源的污染,稻米等農產含大量重金屬。

1878年,渡良瀨川香魚大量死亡,開始有報紙報導銅山污染的相關消息。1890年,出身栃木縣南部的自由民權運動家田中正造當選眾議院議員,在國會中首度質詢銅山污染問題。1896年,受害農民成立礦毒事務所,設立在今群馬縣館林市的雲龍寺。1897年,渡良瀨川沿岸的農民二千人,試圖集結前往東京請願,大部分被當地警察所阻止。1900年2月12日半夜,雲龍寺的鐘聲響起,附近寺廟聽見鐘聲紛紛敲鐘回應並擴散通知,據說傳了80公里之遠,當地農民聽見鐘聲再度集結前往東京陳情,第二天在川俣村與警察發生流血衝突,有67名農民遭到逮捕,被稱為「川俣事件」。

1901年,渡良瀨川上游污染嚴重的松木村等三個村莊被廢村;同年,田中正造辭去國會議員職務,持續為礦毒問題奔走,並試圖攔車向明治天皇直訴。1906年,田中居住的谷中村遭到強制廢村,並改為滯洪池,因為谷中是農民運動的重鎮,選擇谷中村這項決定被認為是政治操作。1913年,田中正造病故,遺骨分在六座寺廟供奉,這些寺廟分布在受其組織的農民居住區域,喪禮時據說有30萬人參加。從此之後當地的農民運動也就沉寂下來。

後來一直到1972年,群馬縣太田市的農民向古河鑛業提起訴訟,二年後經調停終於確認,古河鑛業必須承擔造成污染的加害者責任。「足尾礦毒事件」可說是日本近代化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環境公害,也是一場「100年公害」。

谷中村位於渡良瀨川下游,栃木、群馬、琦玉與茨城四縣交界之處,廢村後改為滯洪池,稱為「渡良瀬遊水地」,是日本最大的滯洪池,區域內有谷中村的遺址,池內的土壤至今仍然含有高量的重金屬。1960年,在渡良瀨川上游建了足尾砂防堰堤,旁邊設立「銅親水公園」,公園內有「足尾環境學習中心」,中心內有關於銅山歷史的介紹與展示。

渡良瀨川中下游,也就是現在的群馬縣東南部以及栃木縣西南部,散布許多關於田中正造以及礦毒事件農民運動事蹟的紀念地點,但因為分布太廣、交通不便,所以我這次並沒有去尋覓這些史跡。這些地區以往存在若干田中正造研究會,有些還保留有資料館等,但因為參與者高齡化的因素,已逐漸停止運作。

位於古河橋旁的足尾銅山勞働組合辦公室

位於古河橋旁的足尾銅山勞働組合辦公室

古河橋與背後的本山製鍊所

古河橋與背後的本山製鍊所

足尾站旁的古河鑛業機關車

足尾站旁的古河鑛業機關車

遊記

我前一天住在桐生車站前,當天早上從桐生站搭渡良瀨溪谷鐵道到終點間藤站,再換乘日光市營巴士赤倉線,在赤倉下車,就可以看見古河橋,旁邊有足尾銅山勞動組合的辦公室,不知道工會是否還有在運作。在渡良瀨川對面,古河橋後面就是本山製鍊所,並未開放,上山通往本山坑口的道路似乎已經封閉;如果沿著渡良瀨川這邊的公路再往上,公車終點是銅親水公園(但往上的班次很少),可以看到足尾砂防堰堤,半路上有龍藏寺,有塊招牌說寺內有礦工墓,我因為時間安排的因素,並沒有從赤倉繼續往上。

從赤倉搭公車下來,渡良瀨溪谷鐵道的間藤、足尾與通洞站附近,都有古河鑛業的設施遺址,但除了通洞坑已經開放觀光,以及少數幾棟建築改為古河的相關資料館之外,工廠設施與宿舍區並沒有修復開放,使得可以參觀的部分其實有限。足尾站旁展示有數輛古河鑛業的礦業火車。通洞坑開放觀光,主要是搭乘輕便鐵道列車進入坑內,坑內展示各時期、不同工種礦工勞動的情形,有許多中小學生來見學。

延伸閱讀:

  1. 足尾銅山產業遺產相關資料
  2. 日本維基百科「足尾銅山」條目
  3. 二村一夫,《足尾暴動の史的分析─鉱山労働者の社会史》,1988年,東京大學出版社。
  4. 夏目漱石的小說《礦工》(日文原標題《坑夫》),內容敘述一名離家出走的少爺,被人力仲介利誘至礦場工作的過程,其背景就是足尾銅山。內容主要是少爺的內心活動,其實對礦工的著墨有限,但對「飯場」有若干描述。
  5. 田中正造大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人之際的沙龍
7會員
48內容數
在地的社會與歷史記憶
天人之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第一屆「和平之海國際和平營」於2014年在江汀舉辦,之後輪流於濟州、沖繩、台灣三地舉行:2015在沖繩本島、2016在台灣本島、2017在石垣島、2018回到江汀、2019在金門,中間因疫情中斷,2023於宮古島恢復舉辦,2024又回到江汀,2025年預定在台灣舉辦。這也是一種「由島至島」。
Thumbnail
2025/01/20
第一屆「和平之海國際和平營」於2014年在江汀舉辦,之後輪流於濟州、沖繩、台灣三地舉行:2015在沖繩本島、2016在台灣本島、2017在石垣島、2018回到江汀、2019在金門,中間因疫情中斷,2023於宮古島恢復舉辦,2024又回到江汀,2025年預定在台灣舉辦。這也是一種「由島至島」。
Thumbnail
2025/01/14
《海中沉睡的鑽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是日本TBS系「日曜劇場」、於2024年10至12月間播出的一齣電視劇。劇情內容主要以1955至1964年間的長崎端島為背景,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間的情感故事,故事後段並提到1974年的閉山,端島停止採煤、人員完全撤離而成為無人島。
Thumbnail
2025/01/14
《海中沉睡的鑽石》(海に眠るダイヤモンド)是日本TBS系「日曜劇場」、於2024年10至12月間播出的一齣電視劇。劇情內容主要以1955至1964年間的長崎端島為背景,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間的情感故事,故事後段並提到1974年的閉山,端島停止採煤、人員完全撤離而成為無人島。
Thumbnail
2024/12/29
《我們的藍調時光》裡面,許多角色都有在市場工作,劇中最常出現的市場場景,其拍攝地點是古城五日市場,離城山日出峰也不遠,可以順道去看看。五日市場是承襲以前集市習慣而流傳下來的傳統市場,每五天開一次市,濟州各地都有五日市場,營業日期不一,古城五日市場是每逢4跟9開市,要早一點去,中午過後就沒人了。
Thumbnail
2024/12/29
《我們的藍調時光》裡面,許多角色都有在市場工作,劇中最常出現的市場場景,其拍攝地點是古城五日市場,離城山日出峰也不遠,可以順道去看看。五日市場是承襲以前集市習慣而流傳下來的傳統市場,每五天開一次市,濟州各地都有五日市場,營業日期不一,古城五日市場是每逢4跟9開市,要早一點去,中午過後就沒人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佐渡島相傳是大約300萬年前由日本海海底的一部分升起而形成,距今約 8,000 年前,佐渡島就開始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大約2000年前,從山上流下來的土和沙子填滿了島嶼之間的海洋,形成了現在的形狀。在西元724年,佐渡被指定為罪犯流放之地,持續了近700年,期間順德天皇、日蓮上人、世阿彌等人被逐出京城
Thumbnail
佐渡島相傳是大約300萬年前由日本海海底的一部分升起而形成,距今約 8,000 年前,佐渡島就開始有人類居住的痕跡,大約2000年前,從山上流下來的土和沙子填滿了島嶼之間的海洋,形成了現在的形狀。在西元724年,佐渡被指定為罪犯流放之地,持續了近700年,期間順德天皇、日蓮上人、世阿彌等人被逐出京城
Thumbnail
碓冰峠遊步道是舊碓冰線廢線之後,利用原軌道路線建成的健行步道,由橫川站通至熊之平站,單程約6.3公里,由橫川站出發,步行約需125分鐘,回程是下坡較快。去程雖然是上坡,但相當平緩,是很好走的散步道,中間有隧道,但傍晚六點前都會開燈。
Thumbnail
碓冰峠遊步道是舊碓冰線廢線之後,利用原軌道路線建成的健行步道,由橫川站通至熊之平站,單程約6.3公里,由橫川站出發,步行約需125分鐘,回程是下坡較快。去程雖然是上坡,但相當平緩,是很好走的散步道,中間有隧道,但傍晚六點前都會開燈。
Thumbnail
足尾銅山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的備前楯山,1980年,整修後的通洞坑開放「足尾銅山觀光」;2005年,當地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動銅山以「負面遺產」方式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銅山及足尾鐵道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為近代化產業遺產;2009年起,部分銅山及足尾鐵道設施陸續被列為日本之史跡與有形文化財等。
Thumbnail
足尾銅山位於日本栃木縣日光市的備前楯山,1980年,整修後的通洞坑開放「足尾銅山觀光」;2005年,當地的民間組織開始推動銅山以「負面遺產」方式進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銅山及足尾鐵道被日本經濟產業省列為近代化產業遺產;2009年起,部分銅山及足尾鐵道設施陸續被列為日本之史跡與有形文化財等。
Thumbnail
大田原市位於栃木縣東北部,面積354.4 平方公里,城市的中西部被以日本香魚捕獲量最大的清澈河流那珂川和箒川所包圍,那須五峰延伸的那須平原像沖積扇展開,東部則是美麗的八溝山系連峰,大田原市有日本最古老的國寶紀念碑-那須國造碑等眾多歷史遺跡,自古以來就有居民居住的悠久歷史,以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城下町為
Thumbnail
大田原市位於栃木縣東北部,面積354.4 平方公里,城市的中西部被以日本香魚捕獲量最大的清澈河流那珂川和箒川所包圍,那須五峰延伸的那須平原像沖積扇展開,東部則是美麗的八溝山系連峰,大田原市有日本最古老的國寶紀念碑-那須國造碑等眾多歷史遺跡,自古以來就有居民居住的悠久歷史,以江戶時代傳承下來的城下町為
Thumbnail
從JR備中高粱站轉乘巴士或計程車,往山區1小時左右的車程,會看到一群裝飾著紅銅瓦片的小屋,遊客們首先會感到驚訝,這此山區中竟有如此美麗街景,靜謐中透露出生活感。這個標高550m的「吹屋ふるさと村」街區,在江戶時期因銅礦和紅色顏料「弁柄」而繁榮,1977年由文化廳認定為國之重要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在此山
Thumbnail
從JR備中高粱站轉乘巴士或計程車,往山區1小時左右的車程,會看到一群裝飾著紅銅瓦片的小屋,遊客們首先會感到驚訝,這此山區中竟有如此美麗街景,靜謐中透露出生活感。這個標高550m的「吹屋ふるさと村」街區,在江戶時期因銅礦和紅色顏料「弁柄」而繁榮,1977年由文化廳認定為國之重要建造物群保存地區,在此山
Thumbnail
梅ヶ畑附近自古是藥的產地,44種幅花之天井中隱藏不少珍視藥草,神職宮司佐佐木俊輔每年手製梅乾,春秋期間限定的花之天井參拜,招待參拜來客一碗大福茶。
Thumbnail
梅ヶ畑附近自古是藥的產地,44種幅花之天井中隱藏不少珍視藥草,神職宮司佐佐木俊輔每年手製梅乾,春秋期間限定的花之天井參拜,招待參拜來客一碗大福茶。
Thumbnail
輾轉天下人手中的「藤戶石」,幽綠長方形的有如墓碑,見證權傾天下的輝煌,那是武家輝煌的道標,也是視百姓之命如草芥的血痕。
Thumbnail
輾轉天下人手中的「藤戶石」,幽綠長方形的有如墓碑,見證權傾天下的輝煌,那是武家輝煌的道標,也是視百姓之命如草芥的血痕。
Thumbnail
本篇談的是參訪郡上市石徹白地區的社區水力發電事業的經驗。「社區電廠」對許多在台灣從事社區營造的夥伴來說,仍是一個頗為陌生的概念。能源與社區營造如何有關?且看石徹白地區的精采案例!
Thumbnail
本篇談的是參訪郡上市石徹白地區的社區水力發電事業的經驗。「社區電廠」對許多在台灣從事社區營造的夥伴來說,仍是一個頗為陌生的概念。能源與社區營造如何有關?且看石徹白地區的精采案例!
Thumbnail
  世界遺產在長崎 長崎位於日本九州北部,長崎市是長崎縣的縣廳所在,市中心三面環山造就了許多住宅在山坡上。除了有貿易商港與美麗夜景,更有各種文化的融合,包含日本固有文化,中國閩奧文化,西洋荷蘭文化等等
Thumbnail
  世界遺產在長崎 長崎位於日本九州北部,長崎市是長崎縣的縣廳所在,市中心三面環山造就了許多住宅在山坡上。除了有貿易商港與美麗夜景,更有各種文化的融合,包含日本固有文化,中國閩奧文化,西洋荷蘭文化等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