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1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台灣到底宜不宜居? 全看你是誰

開門見山先說結論: 是的,睽違六年,雪大正式登出上海,返回心愛的家鄉台北。

至於為什麼要回來?

我相信你們心中一定有很多問號,特別是某些酸民,現在肯定心想:

看吧! 嘴巴天天說大陸這好那好,結果身體很誠實,還不是回來了。

如果你要這樣想,那我說什麼也沒有用,畢竟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很難被打破,對吧?

其實從2023年起,我大概就有將近一半的時間待在台北,有追蹤我臉書的雪粉,或多或少都能感覺得出來。

經過一整年頻繁來往兩岸之後,終於安頓好兩邊的事情,正是於2024年1月落腳台北新居,開始迎接新的生活。

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我不敢誇自己是台灣熟、台灣通,畢竟咱們很長一段時間不在這裡生活。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既熟悉又陌生的角度,讓我可以跳脫既有框架,打破信息繭房,看到不一樣的地方。

聲明在先: 如果你是玻璃心,那麼請現在立刻離開這篇文章。

別怪我沒有警告和提醒。

我認為現今台灣社會的核心問題在於財富分配制度。

有錢人(又稱資本家),例如地主、房東、股東們賺錢太容易。

這件事本身倒不是什麼不正義的事情,畢竟雪大自己也是台股企業的股東,不希望大家有仇富情緒,總之富人本身沒有毛病。

關鍵在於比較,正所謂沒有比較沒有傷害。

普通人通過勞力所能賺取的薪酬,除了特定行業之後(例如科技、金融、醫師、律師等),與資本家們所獲得的資本利得相比,低的讓人感到無力。

這幾年台灣的普通薪資明顯跟不上物價和資產價格的漲幅,這是不爭的事實,不用給我甩什麼數據啥的,親自走一趟民間便能知疾苦。

此時可能又會有人說風涼話:

誰讓你當初選文組?

誰叫你不努力、不認真,幹嘛不去兼好幾份差!

正所謂站著說話不腰疼,每天都要加班到八九點,下班和周末還要去兼差,拚成這樣勉強湊的四五萬,請問意義何在?

工作與生活毫無平衡可言,單純只是為了生存而活,這種人生有什麼希望?

當一雙又一雙勤勞的無法養活一家人的時候,請問工作還有什麼意義?

難道是為了情懷?

別跟我扯吳伯義是為了服務人民群眾,讓大家都能輕鬆吃上飯才決定下了班還要繼續兼職大晚上跑外賣。

課本裡都教我們職業不分貴賤,但根據主計處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台灣職業不但分貴賤,而且還分的超級明顯。

講到這裡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雪大在說啥,讓我舉個例子吧。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需要接觸到大量的創業家、企業家,當我問他們每個月佔成本支出最大宗的是啥?

他們都會異口同聲的說: 房租。

是的,房租把大半收入都吃掉了,請問要如何提供員工的薪水和福利?

當然只能儘可能的cost down。

我還問了他們,房租這幾年的變化情況,他們說除了疫情比較嚴重的那段時間,基本沒有不漲房租的時候。

畢竟房東也不是吃素的,人家的子女、投資、旅遊、生活都在歐美求學,要知道,這幾年歐美通膨嚴重,生活費、學費、旅費、房價、股價啥的都漲了不少,只好從台灣的房租來補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雪球滾滾-兩岸觀察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