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到底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從以巴衝突看懂台荷媒體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巴勒斯坦人於鹿特丹市中心遊行

巴勒斯坦人於鹿特丹市中心遊行

以巴衝突震驚全球,但是各國會怎麼解讀跟報導呢?從台灣、荷蘭的媒體報導,凸顯台灣有多不重視國際新聞。

首先,最直接能夠反映民眾的關注度的,就是Google搜尋了,我先整理兩國的搜尋量,呈現給大家其實台灣民眾是關心國際新聞的。

台灣Google Trends排行:

  • 10月7日|「以色列」20萬搜尋量居冠
raw-image
  • 10月8日|「以巴衝突」2萬搜尋量居冠,「哈瑪斯是什麼」2萬搜尋量位居第三
raw-image
  • 10月9日|無相關關鍵字上榜

荷蘭Google Trends排行:

  • 10月7日|「以色列」10萬搜尋量居冠
raw-image
  • 10月8日|「巴勒斯坦人」2000搜尋量位居第8
  • 10月9日|無相關關鍵字上榜

得先知道,台灣人因為手機上癮的習慣,搜尋量通常更為可觀;而荷蘭人通常愛Google運動,不過從上面的數據來看,仍能見到以巴衝突相關的關鍵字,台灣網友對這個國際新聞的關注度是更高的。

再來從媒體來觀察兩國的資訊,卻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因為網路新聞的更為細碎且即時,所以從有限篇幅的每日報紙,更能看出該國新聞熱度,所以我整理台灣與荷蘭報紙針對以巴衝突的報導角度與版面給大家參考。

比較基準2023年10月9日

台灣三大報:中時、聯合、自由

raw-image

《聯合報》

  • 頭版焦點:沙洲消瘦 七股潟湖呼救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五分之一」+A2「三分之二」
  • 報導角度:以色列情報失靈、美方動作、當地台人觀察

《中國時報》

  • 頭版焦點:空手道逆轉摘金 中華隊成績史上最佳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三分之一」+A2「三分之二」
  • 報導角度:以色列情報失靈、以巴衝突恐讓美難兼顧兩岸、伊朗資助哈瑪斯、中國學者看以巴衝突

《自由時報》

  • 頭版焦點:還有共犯 好油版主林裕紘收押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A2「四分之三」
  • 報導角度:黃金美元恐爆搶購潮、以色列轟加薩夷為平地、台旅行團74人滯留以國

荷蘭四報(以我當日在咖啡廳看到四份報紙為主)

raw-image

《nrc》

  • 頭版焦點:以色列新的安全創傷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全版」、3~6版「全版」、7版「四分之三」
  • 報導角度:加薩走廊居民的恐懼、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營的狂歡、在荷以色列人的擔憂、土耳其與沙國及伊朗的反應、衝突對拜登外交政策的打擊

《AD》

  • 頭版焦點:以色列對哈瑪斯的攻擊措手不及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全版」、2版「三分之一」、3~5版「全版」
  • 報導角度:專欄作家談哈瑪斯、以國音樂節年輕人遭屠殺、睡著的以色列情報單位、以色列的惡夢:劫持平民和士兵、加薩走廊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

《AD Rotterdam(地方報)》

  • 頭版焦點:巴勒斯坦居民在鹿特丹市中心遊行(這個我剛好在現場參與)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全版」、2版「三分之一」
  • 報導角度:巴勒斯坦的居民遊行表達訴求、鹿特丹市長因市政廳未懸掛以國國旗引爭議

《het financieele dagblad(金融日報)》

  • 頭版焦點:以色列遭遇空前襲擊讓中東陷入危機
  • 對以巴衝突的報導版面:頭版「全版」、2及3版「二分之一」、5版「半版」、6~7版「全版」、14~15版「全版」
  • 報導角度:以色列股市下跌後的市場反應、阿拉伯與以色列之間的和解生變、衝突次日圖輯

從以上的整理,應該不難看出荷蘭對於以巴衝突的報導篇幅有多大,而且角度也非常多元,從國家到難民,從以色列到巴勒斯坦,是相當全面的解析報導。

我非常享受閱讀荷蘭報紙,因為每份報紙的價格也很高,所以我經常會到咖啡廳翻閱免費報紙,深入去瞭解這個國家在關心什麼,並且從中獲得在台灣沒有呈現過的思考角度。

也因為這個機會,我深入線上翻閱台灣的三大報,除了台灣「真~的~非~常」關心國內議題,對於國際大事著墨甚少,也通常是站在美方或中方(立場差異)角度來看世界,我真的覺得非常可惜,畢竟台灣如果要走上國際,勢必得先讓全民都有吸收國際議題的資訊。

不過台灣雖然標榜族群多元,但多半是亞洲人種,或者部分西方國家,仍然是比較單一文化的國家;在荷蘭,則是真正各色人種、各大州的文化大熔爐。這方面的文化差異,可能也會讓台灣認為中東是相對遙遠且影響較小的世界。

如果你對荷蘭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疑問,歡迎留言告訴我,也歡迎你針對這篇貼文有不同的意見看法。

🇳🇱想了解更多荷蘭文化觀察?
👇歡迎追蹤
Facebook: Hoi 活得像個荷蘭人
Instagram: @leia_as_a_dutc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土耳其的新聞也是全天候關注,只是基本上都算是官媒,過去或許是支持巴勒斯坦,畢竟信仰和立場相同,但目前土耳其的態度是採取說服雙方談和,平民安全和人權為先的中立態度。地理距離、台灣長期以來低估中東對世界的影響性,以及因為偏見導致較少人願意去接觸這一帶的資訊,或許也是台灣新聞未能重視這類國際新聞的主要原因,甚至以不負責和偏頗的報導去呈現....
Hoi! 活得像個荷蘭人-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7
萊拉 Leyla 哈囉~萊拉,抱歉這麼晚才注意到你的留言,感謝妳分享土耳其的狀況,真的對於台灣的國際新聞真的很無奈...我自己待在台灣媒體這多年,對於這樣的現象也好無力,看到你分享土耳其的所見所聞覺得很新鮮也很有趣,甚至是到土耳其領事館現場去觀察😲
好學-avatar-img
2023/10/23
台灣媒體確實封閉,充斥著八卦卻對國際要聞關注度低,媒體還常使用情緒字眼渲染,報導失真
avatar-img
Hoi! 活得像個荷蘭人的沙龍
11會員
8內容數
2023/12/07
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出爐,正當台灣媒體一陣歡慶數學排名全球第三之際,荷蘭社會卻瀰漫一股沉痛氛圍。三個類別中,荷蘭數學第10、閱讀第35、科學第25,其中又以閱讀能力低於OECD平均,且比起上次調查大幅退步了26名。也正是這點,關於PISA討論的焦點全在「荷蘭學生閱讀能力低落」。
Thumbnail
2023/12/07
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出爐,正當台灣媒體一陣歡慶數學排名全球第三之際,荷蘭社會卻瀰漫一股沉痛氛圍。三個類別中,荷蘭數學第10、閱讀第35、科學第25,其中又以閱讀能力低於OECD平均,且比起上次調查大幅退步了26名。也正是這點,關於PISA討論的焦點全在「荷蘭學生閱讀能力低落」。
Thumbnail
2023/11/12
荷蘭眾議院選舉將於11月22日登場!有趣的是報紙版面上除了議題、政策,還有對於「中間選民」立場流動的追蹤。據調研機構的數據,有八成左右的選民屬於中間選民,荷蘭媒體因此也對中間選民進行追蹤報導。究竟荷蘭模式可以給台灣選舉哪些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3/11/12
荷蘭眾議院選舉將於11月22日登場!有趣的是報紙版面上除了議題、政策,還有對於「中間選民」立場流動的追蹤。據調研機構的數據,有八成左右的選民屬於中間選民,荷蘭媒體因此也對中間選民進行追蹤報導。究竟荷蘭模式可以給台灣選舉哪些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3/11/05
台灣的總統大選即將於2024年1月13日登場,輿論戰正打得火熱;與此同時,荷蘭的眾議院選舉,則於月底11月22日舉行。同為選前的劍拔弩張,兩國的選戰氛圍有何不同? 接下來會有一系列文章,追蹤荷蘭媒體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反思為什麼台灣選戰,只剩下藍綠惡鬥、抹黑與媒體帶風向。 首先,得認識荷蘭的政治
Thumbnail
2023/11/05
台灣的總統大選即將於2024年1月13日登場,輿論戰正打得火熱;與此同時,荷蘭的眾議院選舉,則於月底11月22日舉行。同為選前的劍拔弩張,兩國的選戰氛圍有何不同? 接下來會有一系列文章,追蹤荷蘭媒體在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反思為什麼台灣選戰,只剩下藍綠惡鬥、抹黑與媒體帶風向。 首先,得認識荷蘭的政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戰爭在這個號稱進入文明社會的現代依舊沒有絕跡,如今的巴勒斯坦正日復一日的承受以色列的軍事行動,而巴勒斯坦人的生命及鮮血也是一面照妖鏡,支持或反對巴勒斯坦建國的無非也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下,充滿雙重標準及政治算計,一場戰爭折射出國際現實及大國政治的無恥及雙標,拿支持以色列的大戶美國來說,其無恥雙重標準的
Thumbnail
去年10月爆發的新一輪以巴衝突,正讓美國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困境,不只聯合國中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票數創新高,美國境內也爆發了大規模反戰學潮,且隨著校方祭出強力手段,學生被毆打逮捕的畫面反覆播送,這股學潮又在其他國家遍地開花。
Thumbnail
去年10月爆發的新一輪以巴衝突,正讓美國陷入前所未有的輿論困境,不只聯合國中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票數創新高,美國境內也爆發了大規模反戰學潮,且隨著校方祭出強力手段,學生被毆打逮捕的畫面反覆播送,這股學潮又在其他國家遍地開花。
Thumbnail
從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到今年4月伊以交火,這輪以巴衝突不僅烈度超乎想像,也嚴重衝擊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從去年10月哈馬斯閃擊到今年4月伊以交火,這輪以巴衝突不僅烈度超乎想像,也嚴重衝擊以色列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本文转自我的newsletter https://wangjiawei.substack.com/p/718 近来,巴以冲突代替俄乌战争成为新闻最大热点,各大专业媒体和社媒讨论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名普通网友,经过这几天的信息搜集和浏览阅读,特作此短文推荐一些相关资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背景
Thumbnail
本文转自我的newsletter https://wangjiawei.substack.com/p/718 近来,巴以冲突代替俄乌战争成为新闻最大热点,各大专业媒体和社媒讨论得热火朝天。作为一名普通网友,经过这几天的信息搜集和浏览阅读,特作此短文推荐一些相关资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背景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最近的國際新聞都是如此的沉重,特別是看到以色列與哈瑪斯之間的戰爭,他們彼此之間的仇恨與破壞,以及國際之間因為這場戰爭而開始的角力與選邊站,讓人在看新聞的時候真的必須再三思考,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多少是「別人要我們了解的內容」?
Thumbnail
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攻擊以色列音樂節,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除了中東國家之外,世界各地也持續關注。台灣的網路論壇也有關於此事件的大量討論。本文想要透過在網路論壇上所觀察到在相關討論中常出現的言論,反思我們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容易產生的特定思考盲點,讓我們能夠更理性、客觀看待公共議題。
Thumbnail
近期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攻擊以色列音樂節,引爆新一輪以巴衝突,除了中東國家之外,世界各地也持續關注。台灣的網路論壇也有關於此事件的大量討論。本文想要透過在網路論壇上所觀察到在相關討論中常出現的言論,反思我們在面對公共議題時,容易產生的特定思考盲點,讓我們能夠更理性、客觀看待公共議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