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作曲家的工作,顧名思義就是要為影視作品、電玩寫音樂,一般來說,配樂家最好都要熟悉整個音樂製作的流程,一路從作曲→編曲→備譜→錄音→混音→母帶處理,都要有經驗、甚至每個階段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但在這麼多音樂技能之中,為什麼不在音樂製作流程中的「分析電影」卻變成了配樂家最重要的技能?
每部電影背後付出上百上千人的努力,用上他們畢生所學到的技能,就是為了成就一部電影。
我們單以好萊塢的配樂區塊來舉例,就有音樂編輯、作曲家、配器師、製譜師、錄音師、混音師、樂手、指揮、錄音室工作人員、助理等,光是單純參與配樂製作環節的工作人員就可以到達上百人。
這些配樂部門的工作人員各司其職,都是為了讓「音樂可以把故事說得更完美」。
因此,在製作配樂的前期,主導音樂走向的音樂編輯、作曲家、和導演,就必須對故事的主題核心內容,以及故事的意涵有深刻的了解。
當大家對故事的深層涵義有了共識之後,作曲家才會開始動工,用音樂來述說這一段故事。
透過分析電影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讀懂電影裡面所表達的主題。
當你找到了最核心的主題,配樂的架構就顯而易見,音樂的風格走向、使用的樂器、想法也更有一致性,每段音樂也都會在相關的主題上前後呼應。
例如以前常常在分析電影音樂的過程中,我常發現很多看電影時沒注意到的細節,作曲家卻在音樂裡面暗示我們「這一幕和主題其實是非常相關的!」。
我才真的意識到: 「啊! 音樂真的不只輔助情緒,這些作曲家是真的在用音樂說故事啊!」
但相反的,當你無法體會到電影最深層的概念,你的音樂就容易全部變成,「影片上有什麼,音樂就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