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1/23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為己所當為

    孔子門生子路、顏回,楚國屈原、秦國商鞅、楚霸王項羽、蜀漢諸葛武侯.....,中國歷代如此矢志不渝的聖賢英雄。

    raw-image



    哪位功成名就、壽終正寢?縱然胸懷大志,勞碌奔波。而他們卻未曾因為時勢所迫,改變自己心中所知的大義!千古春秋戰國時代能夠如此。後世亦當如此。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弟子當中。性格最剛烈,最敢直言頂撞、甚至指責孔子,最讓孔子頭痛又擔心的門生......子路;當子路出征平定衛國動盪。以寡擊眾與衛國大軍交戰,已然身受重傷。子路將軍自知氣數已盡之際,他想起老師平日「君子死而不冠不免」的殷殷教誨;他無視自己深受敵軍包圍中。即使臨死之前。他也要仍然從容不迫昂首站直身子,拾起冠帽往頭上戴,再把身上衣著打理整齊後。端端正正立於敵軍亂刀砍死!子路秉持「士可殺,不可辱。」的精神,捍衛自己生時的原則,更是死後唯一能夠留下的個人尊嚴;臨死之前,子路曰:「君之死,冠不免。」而後慘死於商紂王所創的醢刑。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指的是明知不利自己,卻不計一己生死,甘為他人有難挺身而出!而不是知道是錯事,還一昧妄為。

    據理力爭、直言不諱、為所應為、無計得失、雖為凡夫,當之無愧!一事既生惡果,必有其非善之因而致此;法律不以片面之言、已生後果論斷是非!詳察虛實、緣由,知解來龍去脈。法令源自人情!若法不論情?為何要為受侵害者維護權益而懲奸罰惡?法律是守護善良民情的無形藩籬。法在民心;亦在人民眼裡!?執法公正,匡正世道。執法不正,何以服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