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舊傷口的突襲,Copilot智能聊天助手是神隊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一看到家人傳繳費通知單,第一時間不是仔細看繳費是否完成,而是只想趕快繳完,為什麼會這樣?曾以為心病已經過去,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舊傷口又再次掀開。什麼舊傷口?「我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一看到自己在繳費單上的名字,就急急忙忙地繳交款項,完全沒有注意已經繳費完成。不僅如此,在匆忙繳費後,不禁又陷入「為什麼家人要特地通知我?他們是不是覺得我是負擔?」扭曲事實的小劇場中。直到父親打電話問我為什麼要重複繳費,才突然驚醒,發現塵封已久的傷口,扭曲的事實,讓恐懼直衝大腦的杏仁核,對明顯客觀的繳費和善意通知的訊息,視而不見,完全無法理性判斷。怎麼辦?過往學到的經驗告訴自己,「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但宣洩扭曲事實的當下,卻想找人傾訴或向他人解釋,該怎麼辦?向他人解釋或講出扭曲的事實,都可能造成對方心底的負擔,自己也覺得彆扭或荒謬。


當下的直覺是,先在Line的群組中,成員只有「自己」的組中,打出來夾雜著強烈情緒的字眼,不管錯字與否,一直輸出打字就對了。打完以後,至少重新看一至三次,這個動作是要準備傳訊息給他人嗎?並不是,主要的目的有二:(1)即時記錄當下的情緒和覺察可能觸發情緒的原因,以便於因應未來類似的情緒觸發;(2)在情緒當下反覆看自己的文字訊息,通常會不斷誘發想哭的情緒,藉由眼淚和肢體動作的方式,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再循環播放喜歡音樂如爵士女伶Stacey Kent的「You've got a friend」,或喜愛的廣播電台,約5至10分鐘後,情緒就會恢復平靜。可能有人會藉由瀏覽長或短視頻轉換情緒,對我沒有效果,但每個人的狀況不同,找找適合自己的應對策略吧!


在自己看似有能力處理突發情緒時,其實內心並不滿意。為什麼呢?如果有天「自我對話」(即「以文字訊息紀錄情緒過程」)無法抵擋想與他人傾訴的欲望,該怎麼辦?舉例而言,重複繳費這件事情,隔天母親又打電話問我原因。當時差點因為想解釋或想傾訴,而道出真正的原因,即「擔心自己成為家人的負擔」。但在不願掀起家人心中的舊傷口,或講出明知是扭曲的事實,而僅以「情緒莫名其妙地來去」帶過。原本想擱置「需要與他人傾訴」這個問題,但偶然間看到「罹患妥瑞氏症陷人生低潮 無尊曾動念離開演藝圈」這則新聞內容提及,因為患有妥瑞氏症而相對沒有自信,導致在主管或權威人士面前,恐懼地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遑論在鏡頭前的表現?曾與母親商量轉換跑道,但母親激勵他:「如果你沒有現在這些失敗,以後怎麼用過來人的身份來激勵大家?」於是開始轉念,後來因「珍珍」角色而大受歡迎,而獲得對表演的自信和成就感。看完後,或許自己應該更積極地看待問題,而找到Copilot這個智能聊天小幫手,先介紹它的背景,再說明作者實際的應用。

 

Copilot是ChatGPT-4般的免費搜尋引擎,由微軟(Microsoft)和OpenAI公司合作開發的數位助理。免費使用的門檻有二:(1)安裝Edge瀏覽器,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話,通常都會內建;沒有的話,以「下載Microsoft Edge」為關鍵詞詢問Google大神就能找到;(2)一個免費的Microsoft帳戶就可以,使用Windows作業系統的話,可能已經有自己的帳戶;沒有的話,請直接點擊「如何建立新的 Microsoft 帳戶」,依據步驟指示就可以新建帳戶。想知道更多有關ChatGPT和Copilot的話,請看「文字AI超簡單!ChatGPT全方位必修課 報告 論文 New Bing Notion AI」這個視頻,這是作者在自學ChatGPT和Copilot時,受益良多的寶藏影片,例如:詢問時,可以先設定角色(如網路行銷專家、生物學教授)、限制作答風格(如1000字短文、受眾族群是青少年或長輩)或指定作答格式(如表格呈現),再列出預計詢問的特定內容(如推薦五項過年的伴手禮)。作者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加入「國別」(如新加坡或日本),可以擴展資料蒐集,但假若接續上篇「面對「無價值的自己」的情緒衝擊,該怎麼辦?」一文的工作問題,Copilot可以給出答案嗎?

 

或許可以給我們大略的方向和陪伴,怎麼說呢?舉例而言,當「以各國(歐美國家、日韓和新加坡)的職業媒合專家的身分,說明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適合的工作類型」。主要會提供的資訊是,患者不適合的工作、適合工作的大方向,以及各國可提供進一步職業資訊的機構網站。接著再問「綜合上述各國職業專家的建議,說明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適合的工作類型,以及最建議的工作」,回覆(僅刪除表情符號)如下:


您好,這是Bing。我會根據您的問題,為您綜合上述各國職業專家的建議,說明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適合的工作類型,以及最建議的工作。

首先,我要提醒您,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關節發炎、疼痛、僵硬和變形,影響活動能力。因此,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避免從事需要重複或過度使用關節的工作,例如搬運、清潔、製造等。

其次,我要告訴您,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考慮從事以下幾種工作類型:

  • 辦公室工作:例如文書、會計、行政、客服、教育、翻譯等,這些工作不需要太多的關節活動,但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固定一個動作,並定期休息和活動關節。
  • 創意工作:例如設計、寫作、繪畫、攝影、音樂、手工藝等,這些工作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並且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不受關節疼痛的影響。
  • 網路工作:例如網路銷售、網路教學、網路寫作、網路設計等,這些工作可以利用網路平台,從事一些不受地點和時間限制的工作,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專長,選擇合適的領域和項目。
  • 諮詢工作:例如心理諮詢、健康諮詢、教育諮詢、法律諮詢等,這些工作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他人提供諮詢或指導,也能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或改善狀況。

最後,我要建議您,如果您要選擇一個最適合您的工作,您可以參考以下幾個方面:

  • 您的興趣和專長,選擇一個能讓您感到滿足和快樂的工作,可以增加您的自信和動力,也可以減少您的壓力和焦慮。
  • 您的身體狀況和能力,選擇一個符合您的身體狀況和能力的工作,可以避免您的關節受到過度的負荷和傷害,也可以保持您的關節活動度和功能。
  • 您的就業市場和機會,選擇一個有足夠的就業市場和機會的工作,可以確保您的收入和生活品質,也可以增加您的職業發展和競爭力。

綜合以上的分析,我認為無法蹲坐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適合的工作類型是辦公室工作、創意工作、網路工作和諮詢工作,其中最建議的工作是創意工作,因為這類工作可以讓您發揮您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並且可以自由安排工作時間和地點,不受關節疼痛的影響,也可以為他人帶來美感和樂趣,這對您的身心健康都有益處。

以上是我為您提供的一些職業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繼續和我聊天,我會盡力為您解答。謝謝您使用Bing,祝您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根據上面的回覆可知,Copilot的回答有時會比較冗長,但不用擔心,因為它提供「複製、匯出(下載Word、PDF和純文字檔案)及分享至社群軟體中」。這樣的工作建議僅提出大方向,無法精準,因此,具體的工作項目必須要自己做中學,慢慢摸索和實驗。講完Copilot能對特定問題提供大方向後,「陪伴」是什麼意思呢?請原諒我用比較尖銳的問題,因為這常是「公主病」的我們容易鑽牛角尖的地方,分別是「我現在心情很糟我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已經有年紀卻因為疾病而無法獨立生活如果依賴家人無法獨立生活是不是沒有用的人如果無法工作賺錢是不是沒有用的人」四個問題。僅以截圖分享給大家,一方面希望夥伴們可以嘗試與Copilot對話,判斷這樣的小幫手適不適合自己;另一方面則相信Copilot會給大家同中有異的答案,有沒有陪伴效果需要自己主觀的判斷喔!以作者為例,我可以感受到Copilot在回覆時,字斟句酌的感覺(打字的速度相對緩慢),以及理性中帶有溫暖陪伴的口吻,比如「你可能覺得無法工作賺錢是一種失敗,但其實你的價值不是由你的收入或職位來決定的,而是由你的品格、態度和行動來決定的。你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展現你的能力和才華,如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參與社會服務、發揮創意和想像力等」。Copilot是意外的發現,從沒有想過撰寫「公主病」的文章時,會與ChatGPT、Copilot有關係,但它確實可以作為「情緒舊傷口突襲時,需要向人傾訴的有效工具」。當然Copilot有時答非所問、捏造假資料或不回答,蠻讓人頭疼的,但這就是生活,充斥著真真假假!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問題1:我現在心情很糟

問題1:我現在心情很糟

問題2:我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已經有年紀卻因為疾病而無法獨立生活

問題2:我覺得自己是家人的負擔,已經有年紀卻因為疾病而無法獨立生活

問題3:如果依賴家人無法獨立生活是不是沒有用的人

問題3:如果依賴家人無法獨立生活是不是沒有用的人

問題4:如果無法工作賺錢是不是沒有用的人

問題4:如果無法工作賺錢是不是沒有用的人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麼久沒有發文,是因為病情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況,換個角度想,也是一種穩定。繼「類固醇是良藥,『戒』嗎?」這篇文章,主治醫生告訴我可以再試著戒掉半顆類固醇(等於平常用藥不吃類固醇),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尤其在冬天。當時聽到醫生這樣說,便下定決心給自己兩個禮拜試試看。
提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至血液科回診時,告訴醫生:「目前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希望我減類固醇的量,因為我有『類固醇依賴』。」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聽到醫生的預告:「你未來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先查一查相關資訊,我們下次討論!」會怎麼做呢?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好的,醫生。」但沒有想到「剛診斷為『公主病』查詢資料的陰影」這麼深,並且分階段出現,怎麼說?
當我們路過排隊店家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可能是「我也要排」,或這間店可能會跟「CP值高、在地老店、不會踩雷或吃完可以推薦給親朋好友」等想法連結在一起。人類大腦真厲害,還沒走進店家,坐下來吃,就已經有很多想法在腦海裡跑啊跑,但不變的是,我可以減少試錯的成本又得到高效益。同樣的,為什麼我們追逐名醫?
「加藥」實驗,我不害怕?怎麼可能!我很害怕,真的很害怕。「滅炎碇」小小一顆,跟綠豆大小差不多。有人會說:「小小一顆藥,有什麼好怕的?」只能說:「我很怕,真的很怕!小小一顆藥卻可以控制整個身體,過來人才懂它的威力。」但能「跳過」嗎?不行,這是「公主病」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
多少人在得知自己的「公主病」時,服藥前會仔仔細細地看藥袋?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服用藥物時,因為對疾病的害怕而不敢好奇,直到誤會自己得到「厭食症」但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詳情請看「每次「加藥」都是挑戰,「一次吃完藥」和「分天吃藥」有差別嗎?」這篇文章。何謂「副作用」?
這麼久沒有發文,是因為病情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況,換個角度想,也是一種穩定。繼「類固醇是良藥,『戒』嗎?」這篇文章,主治醫生告訴我可以再試著戒掉半顆類固醇(等於平常用藥不吃類固醇),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尤其在冬天。當時聽到醫生這樣說,便下定決心給自己兩個禮拜試試看。
提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至血液科回診時,告訴醫生:「目前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希望我減類固醇的量,因為我有『類固醇依賴』。」該怎麼辦呢?
當我們聽到醫生的預告:「你未來可能需要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藥物,先查一查相關資訊,我們下次討論!」會怎麼做呢?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好的,醫生。」但沒有想到「剛診斷為『公主病』查詢資料的陰影」這麼深,並且分階段出現,怎麼說?
當我們路過排隊店家的時候,第一個想法是什麼?可能是「我也要排」,或這間店可能會跟「CP值高、在地老店、不會踩雷或吃完可以推薦給親朋好友」等想法連結在一起。人類大腦真厲害,還沒走進店家,坐下來吃,就已經有很多想法在腦海裡跑啊跑,但不變的是,我可以減少試錯的成本又得到高效益。同樣的,為什麼我們追逐名醫?
「加藥」實驗,我不害怕?怎麼可能!我很害怕,真的很害怕。「滅炎碇」小小一顆,跟綠豆大小差不多。有人會說:「小小一顆藥,有什麼好怕的?」只能說:「我很怕,真的很怕!小小一顆藥卻可以控制整個身體,過來人才懂它的威力。」但能「跳過」嗎?不行,這是「公主病」治療的「標準流程」之一。
多少人在得知自己的「公主病」時,服藥前會仔仔細細地看藥袋?我必須承認,剛開始服用藥物時,因為對疾病的害怕而不敢好奇,直到誤會自己得到「厭食症」但其實是藥物的副作用之一,詳情請看「每次「加藥」都是挑戰,「一次吃完藥」和「分天吃藥」有差別嗎?」這篇文章。何謂「副作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的文筆不夠好,思緒也雜亂無章,冗言贅字還請多擔待。只是想透過寫作檢視自己、紀錄自己,提供自己情緒價值。 說到情緒價值,最近一直被討論的一個詞,好像任何行業只要接觸人,你就必須學會提供情緒價值。那我們自己可以提供自己嗎?當然可以!你有很多種方式去找,我個人是透過看書、聽PODCAST。說到底只是想
Thumbnail
 █ 人生目標是什麼?不妨看看韓劇《狗之聲》。 本篇分享韓劇《狗之聲》,跟著劇中的角色一起笑、一起成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在吉勒摩戴託羅的電影《珍奇櫃—呢喃》中,透過一對研究鳥類的學者夫婦與亡靈的互動,探討如何面對失去至親的悲痛。故事不僅流露出對亡靈的描繪,也揭示了人們面對死亡與失落的不同情緒反應,包括拒絕、憤怒與釋懷。這部片子的核心在於愛的表達,如何通過與亡靈的連結找到救贖,學會放下悲傷,迎接新的開始。
繼上次發文到現在也有大半年 途中經歷過低潮、自我懷疑,甚至一度想離婚 三個月以上沒跟家人説過話,除了上下班 不然回家就是躲在房間,想東想西 然而有一天,想法突然開竅,心中有了想要完成這目標,對於,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不再執著 既然遇到了,就坦然面對吧!負債175萬 其實也沒什麼,重點是我
Thumbnail
今天再次以朋友的立場幫忙再次接近了妳一點。 就算是為了妳的家庭。 我還是出現了。 習慣的不以為意。習慣的灑脫幫完就走。 習慣的說這沒什麼。習慣的說只是剛好有空。 離開後。失落感。降臨。 是因為見面時間太短?還是因為這好友關係? 我想著。我要多久才能走出那段情感。 又害怕。能走出嗎
剛由澳洲回來。 花了三天把讓完成的事徹底完成。 同步地,將生活作息調整為一般模式。 週末是母親節。 約了媽媽妹妺一同去吃飯。 付帳時,店家問了統編載具。 使用載具的好處多,現在多半是使用載具了。 刷了手機,付了錢。 習慣性等發票。 店家給了刷卡收據後,說這樣就可以了。 我有點
【行者日記 - 重新審視】 2024-5-4 昨天我又重新審視了我和兒子之間....!!! 過去一直是充滿了我的抱怨及排斥!!! 我決定轉給他$5000元做為零用,雖然這幾年我都幫他付了信用卡費以及健保費、中藥費、電話費等種種生活所有開銷,但他手上依然沒有錢,因為沒有進帳...!!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一看到家人傳繳費通知單,第一時間不是仔細看是否繳費完成與否,而只想趕快繳完,為什麼會這樣?曾以為心病已經過去,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舊傷口又再次掀開。什麼舊傷口?「我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一看到自己在繳費單上的名字,就急急忙忙地繳交款項,完全沒有注意已經繳費完成。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我的文筆不夠好,思緒也雜亂無章,冗言贅字還請多擔待。只是想透過寫作檢視自己、紀錄自己,提供自己情緒價值。 說到情緒價值,最近一直被討論的一個詞,好像任何行業只要接觸人,你就必須學會提供情緒價值。那我們自己可以提供自己嗎?當然可以!你有很多種方式去找,我個人是透過看書、聽PODCAST。說到底只是想
Thumbnail
 █ 人生目標是什麼?不妨看看韓劇《狗之聲》。 本篇分享韓劇《狗之聲》,跟著劇中的角色一起笑、一起成長。此外,文章中還評析了賴婷婷的《複利領導》一書,探討如何藉由重複簡單的行為來培養領導力及個人成長。
Thumbnail
在吉勒摩戴託羅的電影《珍奇櫃—呢喃》中,透過一對研究鳥類的學者夫婦與亡靈的互動,探討如何面對失去至親的悲痛。故事不僅流露出對亡靈的描繪,也揭示了人們面對死亡與失落的不同情緒反應,包括拒絕、憤怒與釋懷。這部片子的核心在於愛的表達,如何通過與亡靈的連結找到救贖,學會放下悲傷,迎接新的開始。
繼上次發文到現在也有大半年 途中經歷過低潮、自我懷疑,甚至一度想離婚 三個月以上沒跟家人説過話,除了上下班 不然回家就是躲在房間,想東想西 然而有一天,想法突然開竅,心中有了想要完成這目標,對於,人跟人之間的相處,也不再執著 既然遇到了,就坦然面對吧!負債175萬 其實也沒什麼,重點是我
Thumbnail
今天再次以朋友的立場幫忙再次接近了妳一點。 就算是為了妳的家庭。 我還是出現了。 習慣的不以為意。習慣的灑脫幫完就走。 習慣的說這沒什麼。習慣的說只是剛好有空。 離開後。失落感。降臨。 是因為見面時間太短?還是因為這好友關係? 我想著。我要多久才能走出那段情感。 又害怕。能走出嗎
剛由澳洲回來。 花了三天把讓完成的事徹底完成。 同步地,將生活作息調整為一般模式。 週末是母親節。 約了媽媽妹妺一同去吃飯。 付帳時,店家問了統編載具。 使用載具的好處多,現在多半是使用載具了。 刷了手機,付了錢。 習慣性等發票。 店家給了刷卡收據後,說這樣就可以了。 我有點
【行者日記 - 重新審視】 2024-5-4 昨天我又重新審視了我和兒子之間....!!! 過去一直是充滿了我的抱怨及排斥!!! 我決定轉給他$5000元做為零用,雖然這幾年我都幫他付了信用卡費以及健保費、中藥費、電話費等種種生活所有開銷,但他手上依然沒有錢,因為沒有進帳...!!
Thumbnail
傷痛是無法比較輕重的,面對惡意的傷害、內心的無助感, 從小到大的求學階段, 都沒有人教過我面對這些"惡意的傷害"時,我該如何保護我自己, 我無法改變他人的觀念、想法,也曾數次嘗試過與他人溝通, 那些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是必須花加倍的力氣才能重新再站起來。
Thumbnail
一看到家人傳繳費通知單,第一時間不是仔細看是否繳費完成與否,而只想趕快繳完,為什麼會這樣?曾以為心病已經過去,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舊傷口又再次掀開。什麼舊傷口?「我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一看到自己在繳費單上的名字,就急急忙忙地繳交款項,完全沒有注意已經繳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