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偶爾遇見一個自認為特別好,或普遍受人愛戴的,實際看了卻仍有嗤之以鼻或以為不過如此者。或許是堆高了期待所致,使得推薦反成了相害,倒不如個人自己發現。或者說電影類型百百種,放在一起比總是不盡公平,能帶出思考的固然好,純爆米花,看完一陣痛快也是得分。所以一直猶豫著是否這樣的文不寫也罷。如今下筆大概是想,好電影很多,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排序以台灣上映時間為準
故事從一對好友的關係展開,看起來是很小的主題,卻能以人際映射愛爾蘭歷史和普世的人性與階級。劇本之嚴謹,看得非常過癮,也在年初就早早篤定會是我今年最愛的電影之一。有些喜歡的電影,細究起來總不由得要挑出毛病,但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就是有辦法讓劇本像一塊餘韻無窮的千層蛋糕,經得起反覆觀看和琢磨。《伊尼舍林的女妖》正是如此。麥多納當之無愧是愛爾蘭最重要的劇作家之一。
長文連結▼▼▼
兩個即將進入青春期的男孩,你能說他們親密的關係有某種潛在的特質,也可以當他們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如手足。感情向來有很多種面貌。電影的初始,他們在破敗的牆垣一起幻想和敵軍戰鬥,擠在一張床上睡覺,互相逗笑彼此,注視著對方在台上發光,感受著同一份緊張。在新的中學生活開始之前,他們所有的歡笑和哀愁都是共享的。那可以是極度純粹,不參任何雜質和世俗定義的感情。但青春就像一縷絲線,把童年敞開的心口,逐漸旋了個緊。或者說現實世界終究會在某個時刻,抽去童年斑斕的顏色,把每一件事都變成條條框框的矩形。而他們都還太年輕,不足夠明白自己,也不夠能力抵擋外界的流言蜚語。導演盧卡斯‧東特(Lukas Dhont)將那個年紀看似剛強,卻是最需要關照的身心,呈現的細膩。沒有說出口的煽情,每一個情緒的流動都在畫面裡。是一部非常真摯動人的作品。
觀影之前我以為這一部風格化的電影,對一般觀眾會有一點門檻,實際卻是一打開就停不下來。它談女權,談職場權勢,談藝術,談取消文化和去脈絡的網路公審,談才華本身該不該受束於道德價值,將兩者綑綁究竟是否必要和公允。議題雖多,卻不雜亂,妥妥的以塔爾這個極度鮮明的角色帶出所有。隨著迷人的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你會毫無違和的臣服於塔爾的熱情、果斷、強勢、傲慢,又同時為她的冷酷、纖細、敏銳和溫柔所迷惑。而所有議題的答案,還是在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