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倚

含有「林倚」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石門》和《一部未完成的電影》時空背景都跨進疫情那些日子,彷彿一腳踩空,還沒弄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就被突然其來的病毒,嚴厲的封控,有錢還不見得買得到的口罩,兜得暈頭轉向。但故事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經開始了...
Thumbnail
看介紹,也上網看了宣傳短片,兩部似乎都不是會賺錢的片子?但覺得他們應該是能打動人心的好片,或許也因為故事來自困難的環境中? 還覺得寫劇的、拍劇的能不計現實利益,把時間和體力投入自己想做的事,是有遠見的人,也是幸福的人,相信這個世界會因為自己的作為而更加美好。 謝謝林倚介紹影片。❤️
寧靜夏夜,尋常豎立著電線桿、路燈的台灣街巷,遠遠的摩托車駛來,白色小點,劃破了道路,慢慢慢慢逼近眼前。我們都在等,是誰,為何而來,要往哪去。直到看見噴濺的血跡,佈在慘白的衣領,頸項,像迎風打上臉龐的雨絲,連帶讓凌亂的髮際微濕,彷彿剛經歷一場洗禮,用血和水,既是毀滅又是重生。
Thumbnail
看不論是母女,或是父子,親子間的真實對話其實是很困難的。一直到我父親過世,經由其他人的拼湊,我才真正理解我父親從故鄉北上後所面臨的莫大壓力。還沒看《小雁與吳愛麗》,會找時間來看看
付費限定
亞瑟的悲劇幾乎是注定的。從他在莫瑞脫口秀上舉起手槍,在混亂的街頭踩上警車引擎蓋感受眾人的躁動歡呼,他就不再只屬於他自己。成為明星,成為偶像,成為他人的想像,成為眾矢之的,也就意味著,沒有人再去探究根基於整個社會,悲劇的緣由...
Thumbnail
似乎是一個瘋狂的世界,那裡的人們義憤填膺?我平常就膽小,不敢去看這類電影耶(票房不如預期就怪我好了😄)。但佩服林倚懂欣賞,還能分析硬道理,一定是對社會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很有研究吧。好奇林倚如何這麼強大?❤️
日劇中,最衝擊我的是改編自林真理子小說《下流之宴》的同名作品,黑木瞳主演。劇中,她是四口之家的母親。典型高壓日本社會從小把孩子塞進補習班,投入升學競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類型......
Thumbnail
恭喜林倚完成回憶紀錄,好棒的影劇介紹。❤️ 我覺得如果是成績優異的孩子,卻擅自中斷學業,而選擇漫畫店當打工族,感覺是大才小用了,是不是需要別人的關心或協助呢?不過,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自己可以選擇自己的路,也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又,我就是天真的俗人,喜歡快樂結局的一般故事。像下流之宴這麼讓人震撼的,就留給林倚看好了。😄
看《鬼才之道》,想起前幾年入圍金馬影展的短片《世界上有一種孤獨叫沒有才華》。片中設定的世界,每個人都要進行才華鑑定,不及格,就會被認定沒有存在價值,面臨處決。因此,每個人從小都很努力「成材」,讓自己配得「我有才華」的認證。但,才華究竟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有才華?有才與否又是誰說了算?
Thumbnail
有別於平常的影評分享,嚴肅的字句比較多,這次因著影劇屬於喜感片,我覺得林倚寫文的用語好像切換成比較輕鬆的模式耶(但還是充滿哲理),林倚真厲害。❤️ 話說人們生活通常壓力大,用戲謔的影劇讓人舒舒壓,應該會很賣座吧。😄
付費限定
地鐵,車流,警鳴,重複的電玩音效,螢幕發散藍光,塌陷的沙發,身體半躺窩成流線形,餓了就從冰箱拿一盒微波食品。而後又坐回螢幕前,轉一個綜藝、劇集、廣告都行,只要畫面上有人,屋內有聲。只要,暫時不感覺自己是一個人。這是城市生活的基本調性,不獨屬單身。有家,有人,卻仍疏離,遍尋不得歸屬的心靈,何嘗是少數?
Thumbnail
看了您介紹的《再見機器人》,會讓我想到我寫方格子的初衷,就是想「留下足跡」以及「脫離被動的角色」,在這個分工精密的工商社會,每個人都不過是隨時可被取代的小小螺絲;但是成為在方格子寫作的作者之後,除了google可以搜尋到自己的文章之外,也與素未謀面(或許永遠不會見面)的格友們一起創作、互動,這樣有趣的「以文會友」,讓人忘了現實生活中過度的規律與冷漠,非常的有趣
付費限定
電影和人相同,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既沒能每一部都給一篇長文,不如以此十好(ㄏㄠˋ)作個引頭,盡量選擇不同國別,不同文化和視界的作品。如同一本好書能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帶我們走向遠方。我想,電影也是如此。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它不是一部傳記電影,也不帶任何傳奇色彩。那些想當然可以激烈,充滿戲劇張力的過程,只是以幾個鏡頭,幾句話,像惠子總是凝視的荒川,緩緩輕輕的就從眼前流過。像看《風櫃來的人》。《惠子不能輸》給出一種真實的生活感,跟著主角的視線,就能看見作為真實個體的人,和深刻影響每個人命運與選擇的社會軌跡
Thumbnail
我沒看過這部電影,但看林倚細細寫著,覺得好有畫面。剛剛上網看預告片,拍得很有張力,尤其是惠子是活在一個聽不見的世界。謝謝林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