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依法出生分第八》佛言:「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
※導讀:
【乃至四句偈】:偈的梵文譯曰「頌」,是一種用以讚美表揚為內容的文體。四句偈是佛經中呈現的語言形式,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以四句為一偈。比如〈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裡,佛陀教示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然而整部《金剛經》裡,出現了很多首四句偈,究竟佛陀指的四句偈是哪一首偈語呢?顏丙註曰:「唯銅牌記云,天親菩薩,昇兜率宮,請益彌勒,如何是四句偈?彌勒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也。』」而在《金剛經六祖口訣》中,六祖惠能大師則言:「四句偈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筆者試著以彌勒菩薩以及六祖惠能大師的開示進行分析。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俱遣,是「人無我」。了悟人體為五蘊之假和合,其中無真實之我體,則不復妄認四大為自身相,亦應不復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如是「心不取相」,即言不住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緣影境相,是「不住於相」也。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行行皆如,如一實之理,平等不二,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如理實見,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何以故?是諸眾生持戒修福經累劫,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得聞如是言說章句,一念生淨信,淨信眾生,慧解佛心,得宗而行,入佛法大海,開取自家寶藏,信解行證,悟入佛知見,得如是無量福德,以見如來。淨信者,信而不執,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能離於相,則法體清淨,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如是體解金剛般若心,如來說法,不作有定法如來可說之念想,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法尚應捨,蓋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提,實無得無說也。即言:「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云:「善知識,『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心行」說的是自性體悟,並且信受奉行。口誦佛經經文若是不明白義理,或是明白了卻不信受奉行,如此念佛只是著相念佛,相是虛妄相,如幻如化,如露如電,轉瞬即逝,念過即空過,不入本心,無有益處。口念般若經,口念心行,行一直心,於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
《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又云:「善知識,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這也就是《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所說的:「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即言「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於念而無念,無念為宗,得宗而行,行一直心,妙行無住,不住六塵緣影境相,念念不愚,常行智慧,行行皆如,如理實見,實見實證,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關於如何是四句偈?彌勒菩薩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也。」即〈大乘正宗分第三〉佛陀教示之語。聞如來所說法,初信之,後解之,是信與解也。如何是四句偈?六祖惠能大師云:「四句偈即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口念心行,行行皆如,如理實見實證,與《般若經》本無差別,是行與證也。如何是四句偈?信解行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離名絕相,不拘文字,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返觀內照於自己之活句,於常行日用中,字字放光,頭頭顯露,無有一點文墨污,是真四句偈也。
【為他人說】:於念而無念,不作有定法可說之念想。自性動用,信解行證,依於一實之理,離卻二邊,為他人演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但凡五千餘字,皆是四句偈。《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云:「說一切法,莫離自性。忽有人問汝法,出語盡雙,皆取對法,來去相因。究竟二法盡除,更無去處。」又云:「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長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華嚴經》云:「依於一實理,演說諸法相。」
【其福勝彼】:於此經中受持,是自覺之行。乃至四句偈,為他人說,則是覺他之行,自覺覺他,是名菩薩。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況以四句偈,為他人說佛法妙理,行以法施,開示眾生悟入佛知見。不住相布施以自覺,行無相之法施以覺他,自覺覺他,揭諦揭諦,走吧走吧,走在觀見真理的道路上,一起前往解脫的彼岸吧!《心經》云:「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母娘慈悲
皈命 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大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