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閒談雜記|01】記帳習慣,從觀察、養成到分析

一、從小觀察

從上電腦課學會用 Excel 這個文書處理軟體時開始注意到爸爸有用 Excel 記帳的習慣(簡單記錄,有時候會忘記金額所以不一定確實),每次爸爸發現我在觀察他記帳的時候一定會對我說:「固定支出越少每個月才能存到更多錢。」以及「不要小看雜支,常常花最多花得最莫名其妙的就是雜支。」

高職學經濟學和會計學的我能輕易理解前一句話,在假定每月固定薪資且無其他非固定支出的情況下,固定支出越少,可支配所得自然會增加。

後一句話稍微動點腦也能理解,雜支通常是非預期、不易歸類、金額不大、不好拆分的消費,比如收到3元零錢隨手丟進捐款箱、突然得搭某一班不常搭的區間車票、餐廳服務費、節日大採購(一堆零食、生活用品,一般人不太有耐性一樣一樣確實歸類,可能整筆支出直接記在雜支上)等等,以至於容易讓人忽略它,只有在看到每月總計的時候才會發現:「我怎麼會花這麼多,到底都花到哪去了!」。

二、大學養成

北上讀大學是我第一次離家,為此爸爸讓我申請郵局金融卡,透過 Excel 記帳每月月底向他請款,他再把錢轉進我的郵局帳戶裡,這種方式和一般直接每月給孩子生活費或讓孩子自行去打工賺生活費很不一樣。

我從小就沒有零用錢,因為爸爸認為他已經負擔我所有生活消費,我沒有其他的消費機會及必要,所以不給零用錢,長大了自然也不會給固定生活費。爸爸也不鼓勵我半工半讀,他認為他還有能力供應我大學學費及四年生活,大學階段的我就是認真讀書,畢業再去工作。

大學四年記帳請款讓我養成記帳習慣,也會觀察自己的消費行為。由於生性節儉,每日幾乎只有三餐以及不定時的宵夜和交通費,不出去玩、不看電影、不逛展覽、不聚餐、不買衣服鞋子包包、不參加活動,大學四年在台北每個月花費大約在6千~8千以內,只有在買教科書的時候當月才會消費暴漲。

這個時期的固定支出大概只有電信費,最大的雜支大概是影印費吧(段考當月花得尤其多),消費行為來看也不容易看出每月固定支出與雜支。

三、出社會工作

真正能從記帳中呈現我的消費行為的時期是出社會工作後,因為這個時候的所有消費都由自己負擔。

固定支出有保費、電信費與信貸,雜支則為不定期的捐款、正版軟體授權費用以及牙刷、毛巾、沐浴乳等消耗性生活用品。

目前每月支出中佔比最大的是固定支出,若想每個月多一些可支配所得,就要想辦法從這個部分省錢,但再省也有限。

而每月支出中浮動最大的是雜支,可能一個月完全沒雜支也可能一個月上千,是比較需要花心思對帳的部分,當固定支出省不了的時候,可以從雜支下手,看看有哪些消費是不必要的,儘可能避免。


文末推廣

喜歡 GTalent 的文章,歡迎按♥、留言、追蹤、分享和小額贊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投資理財實驗室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