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3/06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用 Heptabase 結合旅程,找到旅行的意義…

農曆年前。我規劃了一趟個人旅行。這趟旅行很臨時,因為是單獨行動,很迅速就決定。另外這次也嘗試使用 Heptabase 來結合行動,將生產力工具融合到自己的生活中,接下來我會介紹這次的旅遊紀實,還有使用 Heptabase 的用法。

環島啟程

因為是單獨行動,所以基本上不用考慮其他人的問題,自己做決定了算。考慮是在年前出遊可以避開人潮,所以我決定我在出發前一週才請好假,請了一週的假,因為時間比較長,想要環島順便放鬆一下心情也維持一下親友間的聯繫,而交通工具則是準備用自駕的方式,總之,沒有過多的規劃,用風向星座的自由個性來進行每天的行程。

第一次的開車環島體驗

在此之前,我環島的經驗一共有兩次,都是搭乘火車,第一次是旅行,採定點式,第二次則是兩天快閃的差旅行程,這次第三次則是首次嘗試自駕的方式環島。

第一天要從花蓮南下直奔高雄,因為路途比較遠,中午在光復短暫吃完午餐後還特別準備提神飲料,而天氣也變化蠻多的,從花蓮的晴天到台東太麻里隔壁後,變成陰冷的雨天,再出南迴到屏東後又轉為晴天,天氣變化頗大的,途中經過了新的南迴公路,上次開車經過的時候還沒有這一段,現在開通後(隧道+高架)路程快了將近 20 分鐘,也少了一些迂迴的山路。

Google Map 的使用技巧

因為我在漫長的路途中需要加油,所以我就找到路上順向的加油站進行補給。

這裡補充一下 Google Map 使用上的小技巧,當我們在導航過程中,如果中途想要新增停留地,是不需要中止導航的,可以點選右上角的放大鏡圖示,搜尋沿途的景點,再點選新增停靠點,這樣就會直接導航到中繼點(時間跟路徑就會重新計算),如果要取消中繼點,只需要點左下方的叉叉,移除下一站,就會繼續導航到原先的目的地。

最後我也順利地在傍晚前抵達高雄,避開了下班的車潮,也在車上聽完了長達四小時的單集 Podcast 節目。

一人行動好掌握

第二天預計要去的地點,還好出發前查了一下是公休日,還好沒白跑一趟,既然出現變化,那就換個行程吧!一個人行動的好處就是說變就變,此時又再度將 Google Map 派上用場,找到了中間順路的景點。

抵達之後也如預期般的人少,還聽到旁邊的小朋友向父母抱怨有點無聊,不過我卻是慶幸還好沒什麼人,沿著步道得以享受獨處的時光。時間差不多了,就繼續前往下一個地點,也是之前被列為口袋名單,可以泡足湯看風景放空的地方。

又是一個不用人擠人的時間點,不然假日來一定要排隊半小時以上,結帳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來到視野開闊的觀景台,開始放熱水跟藥草包,在舒適的天氣中,吃著奶酪喝著飲料,靜靜享受這一個悠閒時光,不過隨後旁邊來了兩位女生,剩下的時間我就默默的聽完她們聊的人生歷程,也沒有完全的放空。本來預計是接近傍晚來,因為聽說這裡的夜景也很不錯,不過沒關係,有達到足湯的目的就好。

晚上住的是這間位於嘉義市區的旅店,房間挺大的,床也是特大號,浴廁門是隱藏式的設計,空間也挺大的,乾濕分離還有浴缸,這個床頭燈蠻特別的竟然是感應式的設計。休息片刻後,晚上也到附近的夜市逛逛,品嚐完美食後就回到旅店盥洗,再泡個澡舒緩一下白天的辛勞。

隔天早上來附設的健身房跑跑步,運動一下,就要準備前往下一站:台中。來到台中一定要經過大里找一下朋友捧場一下,買杯馬莎拉奶茶喝喝。

體驗 AR 躲避球

來到台中,也剛好約朋友去玩了蠻新奇的遊樂設施:AR 躲避球,這間店位於金典酒店內部,是去年年底才開幕的,這次體驗很不錯,但是也挺累的,尤其是隔天手臂手肘都出現痠痛的現象。

過程中我們還凹工作人員加入對抗,這是一般肉眼看到遊戲中的我們,而這是透過 AR 技術看到遊戲中的我們,是不是很不一樣呢?下次有機會再揪多一點人來體驗 60 分鐘的包場,聽說可解鎖更多遊戲功能。

我用 Heptabase 做了什麼?

提取 Resource 卡片

這次是臨時起意,所以我根本沒有刻意規劃景點,行程中的地點都是過往在社群上隨手收錄的資源卡片,也就是「口袋名單」,不管是美食、住宿的地點,我只要把該區域篩選出來,就可以直接關連進筆記中,再加上以人為單位的「朋友清單」,剩下的,就是搭配 Google Map 上找的臨時地點,來補足整個行程。

利用 Journal 紀錄手札

如果大家有仔細觀察,應該可以發現我的筆記都沒有很完整,也沒有注重排版,就是一些關鍵字加上超連結,那是因為這些內容「是給自己看的」,也沒有協作的目的,只要能夠產生大腦的連結,我是覺得不太需要刻意去排版其內容。

因為行程會跟日期有關,所以我使用 Journal 來產出「每日卡片」,內容分為兩個筆記層面,上面的是備忘的區域,單純記錄的信息,在每日的尾聲,則是反思的信息,我會在下方稍微記下思考過後的內容,當然兩個部分都不會很完整,只有在寫完整文章或是自媒體腳本才會有比較完整的產出內容,可以把「每日卡片 Show 出來改良」。

利用 Task 列舉待辦事項

有關於行動的部分,我會用 Task 的功能,其中包括請假、預約住宿、聯繫親友…等等的待辦事項。勾選的功能可以讓自己知道哪些是還沒做完,有做完的就勾選掉,不會出現在清單中,不過如果未來 Heptabase 有完整的提醒功能就更完美了,這樣就可以取代我平時一直在使用的提醒工具。

利用 Whiteboard+Card 完成旅遊紀實

這一篇的內容,就是我在白板中,把各類型的卡片進行重組,再加以排版後,成為我產出的最終內容,而這張集結了所有卡片的「大卡片」,也就是我的永久卡片啦!

此趟旅程的總結

把數位工具結合生活

  • 出發前,我把過往的資源卡片抓出來,也用日記功能做行程筆記,還用 Task 當成第二大腦。
  • 過程中,我一樣會用日記來紀錄過程。
  • 結束後,我用白板和之前的卡片,來進行最終的產出。

當然,使用 Heptabase 也有一些心得,這裡把優缺點各總結一項出來,優點是,Heptabase 可以很有效地做到發散和收斂思考,如果沒有前期發散的規劃,後期整理 VLOG 就不會這麼順利,另一方面沒有後期的收斂產出 VLOG ,前期的發散筆記終將成為雜亂的「零碎資訊」,沒有辦法發揮其自身價值。

而論缺點的話,大概就是目前還缺了提醒的功能吧!(現階段我是使用 Google Tasks),提醒功能對於行動收斂上的完整性更好,也更能充當第二大腦的作用。

心境上的變化

這次環島過程中,有些朋友因為時間兜不攏沒有約成,但也藉這個機會,見到了許久不見,而難得見到面的好朋友們,其實越久沒見面,就越有話題可以聊,這也讓我思考,在維持社交友誼的同時,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方式?比起一次性的大型聚會,也許建立人脈廣度上比較有優勢,但是如果把天數拉長,人數少,更能與對方產生深度連結的方式,也會是另外一種選擇吧!

這幾天,也有許多大量的時間進行獨處,我也藉由獨處的時間,放下社交媒體,製造許多與自己對話的空間,也讓這趟單獨出行的環島之旅,順利劃下句點。

找到旅行的意義

相較於曾經的旅途經驗中,雖然很充實也很難忘,但是感覺卻「越玩越累」,就像我很喜歡問朋友一個問題:「一趟旅行中,最注重的是哪個環節?」當然每個人的答案都不盡相同,只要我們找到旅行的意義,這趟旅程才顯得更有價值,透過玩樂或是其他層面,也才能療癒自己的身心。



📧 訂閱電子報,獲取更多有關 #數位收納 的內容:

🌐 不哲不扣的高效人生|部落格

🔔 YouTube 頻道

📌 方格子我的沙龍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