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低層之我們不為公司存在,而是公司為我們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在談職場的腥風血雨之前,我想先談談我在德國看到的「奇景」。遊覽車的捷克籍司機,在空閒的時候,竟然是在看書而不是滑手機。先不管他看得是《理想國》還是《哈利波特》,光是看紙本書,在台灣除了在圖書館看到學生讀參考書外就很少看到了。為什麼這位司機大哥不是用滑手機克服無聊,而是用閱讀書籍呢?或許面對無聊不是用更無聊、只是「有趣」而沒有「好玩」的滑手機填滿,而是用創造力、想像力與自己的孤獨玩樂。


  在職場的各位,你們快樂嗎?你們(玩)樂在其中嗎?還是只是每天都被主管、家人或同事「情緒勒索」呢?在台灣著重智育的偏差教育下,從小我們就不注重小孩的個人特質,而只在乎小孩的學習成效。是否比別人多背了幾個單字、比別人學會了更多的才藝。家長彷彿比小孩更清楚他應該要什麼、應該學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這畢竟是小孩自己的人生,家長不可能24小時都陪伴在身旁。照顧自己、面對自己的孤獨與脆弱、相信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等都是不可假他人之手的。而小孩想要念冷門科系、甚至不念大學、或想從事性別刻板印象的職業等(如:男生擔任護理師、女生擔任黑手),都是小孩自己應該決定與承擔的。家長當然能夠給意見,但不能強迫小孩一定要如何如何。


  在德國就業的學歷,高職約占54%,專業進修學院約占10%,大學畢業只占18%左右。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你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德國在2011年開辦了Boys/Girls Day的職場體驗。讓年齡介於10~15歲的學生能有機會提早體驗職場的生活概況,並改善男女性別在各行業比例上失衡的現象,學生能藉此深入認識傳統男/女性為多數的職業類別(如:木工、軟體工程師、髮型設計師、幼教老師、飯店接待等)。2015年約有3萬名男孩、10萬名女孩參與。


  台灣的主管與下屬的關係,就像家長與小孩的關係。主管只看到「人力」,而不是看到「人」。主管只要你的工作「效率」,而不要你的工作「情緒」。在主管亂發脾氣、語帶要脅、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訕笑或近乎羞辱的方式意圖使下屬「主動」如何如何後。下屬因為「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情緒」,因此也只能表面敷衍的概括承受。那麼,又是誰來承受下屬的情緒?下班後,情緒並不會憑空就消失,壓力依然存在。承受壓力的便自然轉到家人身上。


  前一篇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我們都有權利生氣,沒有一個人需要為他的情緒受到處罰」、「情緒沒有好壞之別」、「若是異常的情緒起伏,就必須注意背後是否隱藏著難以表達的情緒」。但這是指尚在認識自己的情緒、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學會用語言溝通交流情緒的「幼兒」。難不成主管是「巨嬰國」的國民?我想是因為,我們在追求完美的模範時,落掉了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在背更多單字的時候,落掉了學習的熱情。我們在學了一堆知識之後,落掉了在面對情緒後該學習的勇敢、獨立、表達與自信。我們在他人的期望下,落掉了「玩」出自己的人生。才會導致人人都還是「巨嬰國」的嬰兒。


  若我們無法理解,不管在職場或家庭,我們所面對的都是有情緒的「人」,而不是沒有情緒的機器。那麼不管在職場或家庭遇到了什麼,對方自然都會將情緒隱藏,不讓你知道。從把對方當作「人」開始,試者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原因,並營造出一個能夠自由表達情緒的氛圍。唯有我們重新拾起自己的優點、重新拾起學習的熱情、重新拾起勇敢、獨立、表達與自信的情緒,才能在彼此建立的互信基礎上相互支援,「玩」出各自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的下屬不夠完美,在爭吵之後,我們可以靜靜地看著他,想想這位憂鬱的青年、焦慮的員工、內疚的丈夫、以及理想的犧牲者,何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下屬?

2019/10/27

avatar-img
49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本書是由一位居住在柏林的30多歲英國人所寫,在這位英國人眼中的德國人:「沒跟五個最好的男性朋友一起裸泳過,就白活了。」、「只要口袋一有點錢,就想去買保險。」、「不管笑話多好笑,只要資訊有誤,一定糾正到底。」、「每個德國人心中,都有一張不能說的職業分級表。」、「德國人旅遊,是想提醒自己德國
  川普桌上有一個小木盒,小木盒上面有個紅色按鈕(是傳說中的核彈按鈕嗎?),就放在總統桌上的電話旁邊,後來發現在會見他國領導人時的另張桌上也同樣有個小木盒(怎麼有這麼多小木盒?)。某次媒體詢問川普,桌上的小木盒是什麼時,川普微微地露出微笑,馬上按了紅色按鈕,然後……然後可樂就送來了。原來小木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台灣家長一般在遇到孩子鬧情緒時,最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命令孩子「三秒鐘停止哭泣」。然而,三秒鐘之後情緒真的就這樣憑空消失了嗎?在還沒弄清楚產生情緒的前因後果前,貿然壓抑孩子的情緒,將使其缺少練習處理自己負面情緒的機會。並間接告訴孩子,不允許他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導致日後需要花更長的時間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1.現今的德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法國原是同一個國家: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 481-843)。840年國王路易一世(778-840)死後,領土由三位兒子分別繼承。長子死後,兩兄弟分割了大哥的土地,並簽定凡爾登條約(Treaty of Verdun)。因此,法蘭克王國的
  本書是由一位居住在柏林的30多歲英國人所寫,在這位英國人眼中的德國人:「沒跟五個最好的男性朋友一起裸泳過,就白活了。」、「只要口袋一有點錢,就想去買保險。」、「不管笑話多好笑,只要資訊有誤,一定糾正到底。」、「每個德國人心中,都有一張不能說的職業分級表。」、「德國人旅遊,是想提醒自己德國
  川普桌上有一個小木盒,小木盒上面有個紅色按鈕(是傳說中的核彈按鈕嗎?),就放在總統桌上的電話旁邊,後來發現在會見他國領導人時的另張桌上也同樣有個小木盒(怎麼有這麼多小木盒?)。某次媒體詢問川普,桌上的小木盒是什麼時,川普微微地露出微笑,馬上按了紅色按鈕,然後……然後可樂就送來了。原來小木
  21世紀是網路演算法的時代,人們提供數據,AI(人工智慧)演算數據,在AI可連結、可更新的強大優勢下,人們部分的工作將被AI取代。但科技取代工作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早在18世紀工業革命(1769瓦特改良蒸汽機),自動化、機械化的生產方式便逐漸取代看天吃飯、手工勞動的生產方式。雖然當時也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嗨~美妙的星期天結束了,大家周末還開心嗎? 放了多天的颱風假、加上周末,應該是過得優閒自在+舒服 我自己是讀完兩本書,【連城訣】跟【神話與意義】,還寫了點小說,喝了頓酒 相信要返工的諸位,必定心情微微鬱悶 小弟仿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海報作了這幅圖,希望給準備開工的各位一點娛樂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參觀完即將打工的地方,瀟灑的坐朋友的車回住宿。 隔天下樓拿著鑰匙,眼睛掃射所有車輛,尷尬的想起昨天的傻怎麼忘了把腳踏車騎回來,我只好手拿一堆備品,邊走路邊想著書裡搭便車的手勢,但每次回頭,都不敢把手亮出來。 只是想著勇敢的作者提到不用錢也可以旅行的概念,真的是看書歸看書,身體力行沒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那個時候,全然接納了我、包容了我的,就是文字與書本的世界。只要翻開書,我就會忘記現實世界中的一切……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書比起對於個人工作態度的檢討,更多著墨在文化、環境,以及整個社會結構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說明大環境的因素如何引響我們選擇工作、執行工作,以及想像工作,最後提醒我們應該思考工作對自己的意義。
Thumbnail
嗨~美妙的星期天結束了,大家周末還開心嗎? 放了多天的颱風假、加上周末,應該是過得優閒自在+舒服 我自己是讀完兩本書,【連城訣】跟【神話與意義】,還寫了點小說,喝了頓酒 相信要返工的諸位,必定心情微微鬱悶 小弟仿克里斯多夫諾蘭的【敦克爾克大行動】海報作了這幅圖,希望給準備開工的各位一點娛樂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參觀完即將打工的地方,瀟灑的坐朋友的車回住宿。 隔天下樓拿著鑰匙,眼睛掃射所有車輛,尷尬的想起昨天的傻怎麼忘了把腳踏車騎回來,我只好手拿一堆備品,邊走路邊想著書裡搭便車的手勢,但每次回頭,都不敢把手亮出來。 只是想著勇敢的作者提到不用錢也可以旅行的概念,真的是看書歸看書,身體力行沒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作者:池上彰(監修)。這不是一本只能給青少年閱讀的書,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台時光機,載著你回到過去,遇見當時15歲的你,向自己詢問這個問題,你會怎麼回答呢?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那個時候,全然接納了我、包容了我的,就是文字與書本的世界。只要翻開書,我就會忘記現實世界中的一切……
Thumbnail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工作,其實是需要動機的,如果讓工作變得有熱情、有意義。其實是讓我們很值得去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