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速記】00939、00940 高股息之亂,買高股息 ETF 真的比大盤好?回測數據告訴你答案!

【市場速記】00939、00940 高股息之亂,買高股息 ETF 真的比大盤好?回測數據告訴你答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最近 00939、00940 兩檔主打股利因子、更有月配息特色的 Smart Beta ETF,風光展開募集,短短兩週不到,就吸引散戶投資人投入超過千億資金。

許多人認為,月月配、每月可領取現金股利,似乎是種安心又穩健的投資,投信公開說明書上,又放上過去 XX 年遠超大盤指數的績效,看起來似乎穩賺不賠。

然而,高股息因子的 ETF 真的能如此安穩又獲利嗎?過去長年積效又是如何?高股息 ETF 背後究竟暗藏哪些潛在的機會成本與隱憂?本文一次說給你聽!

進入 Instagram 看圖文版: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回測比較:高股息 ETF vs 大盤指數型 ETF

我們主動選擇標的、配置投資目的,無疑是要打敗市場大盤,也就是獲得超過市場平均的報酬。那高股息 ETF 頻藉高頻率的配息,總報酬有沒有贏過大盤指數型 ETF 呢?我們做兩種回測:

0056 vs 0050

首先以最老牌、資金規模最大的高股息 ETF 0056 和大盤指數型 ETF 0050 進行比較:

  • 總報酬率:可以發現 0056 雖然享受略高於 0050 的配息報酬,但最後總報酬率卻以 263.25% 成績,遠遜於 0050 的 346.88%。簡言之,就是賺了配息,輸了價差,甚至連大盤指數都無法打敗。
  • 總管理費:以 0056 來說,總管理費(成本)比 0050 多出 0.43 個百分點。主因是,高股息 ETF 通常加入較多因子,所以總管理費往往會高於大盤指數型商品。
  • 商品風險:高股息 ETF 唯一略優於大盤指數型 ETF 的優點,就是波動風險相對低,可以觀察,不論 0056 年化標準差(波動度)、夏普比率、最大回徹表現,皆略優於 0050。但從最大回徹幅度可以發現,今天一旦遭遇股災,高股息的 0056 同樣會出現高達 -43.45% 的跌幅,僅較 0050 的 -51.32% 略少 7.86 個百分點,但兩者長期的報酬率卻天差地遠。

高股息 ETF 們 vs 0050

如果你擔心只拿一檔高股息標的比較不公平,沒關係,這次我們一次拿三檔發行五年以上(有足夠歷史數據可回測比較)的高股息產品進行比較,結果當然還是如上述,大盤指數型的 0050 依舊高居第一名。

即便 0056 在 2023 年部分成分股意外受惠 AI 熱潮,導致價格水漲船高,依舊無法趕上 0050 的表現。

總結:高股息不會睡公園,但不如直接買大盤

總結來說,高股息 ETF 的波動度、風險確實略低於大盤指數型商品,享有現金股利,但如果你的策略是定期定額存股、長期持有,其實過程波動都與你無關,追求總報酬明顯較高、管理成本更低、風險差不多的大盤指數型 ETF,才是更為理性的選擇。

更何況,高股息 ETF 不是不會跌,回測也顯示,股災時高股息 ETF 同樣會遭受重創。

也許你會說,00939、00940 回測過去績效都遠優於大盤,又該怎麼看?實際上,許多投信為了讓商品申購、上市前有漂亮成績,幾乎都會不斷地調整、優化 ETF 追蹤指數,直到指數積效回測顯著優於大盤為止,才會正式公開。

然而,這樣的商品設計,其實有「看後照鏡」做策略的疑慮存在,甚至可能 overfitting 某一段時間的市場表現,只要改變時間段,甚至放到未來就會不適用,投資人也必須同步考量。

如果你還是想要有現金流?

如果你想買大盤指數型 ETF,又想要有一定現金流該怎麼辦呢?其實也不難,其一是 0050 也有配息機制,據上圖可發現,大盤型商品配息報酬同樣可觀;其二是,我們可以在長期持有過程中,自行停利出場,同樣能掌握手上現金流。

趣味觀察:台灣人多愛配息?

最後忍不住來分享一個趣味觀察:到底台灣人多愛配息型商品?

我從本文發布時間,針對過去 30 天交易量、資金規模,排序台灣前十名的 ETF。

會意外發現,真的幾乎清一色是高股息、債券為主 ETF,僅有兩檔例外(大盤指數型 0050 及受惠抄底中國風氣的滬深 300 正 2)。

然而,弔詭的事也接在後頭。

如果轉為統計,過去一年總報酬率前十名的台股 ETF,幾乎沒有高股息的容身之處,全被科技產業型、大盤指數型,結合槓桿的商品霸佔。就算

最有趣的是,台灣人最愛買 vs 真正帶來高報酬率的商品,居然幾乎是零交集!

最後的趣味觀察只是想告訴你,也許高股息不是你投資的最佳選擇,如果是要追求獲利,可以使用更多量化、可回測的 ETF 篩選工具,找出最適合你的高報酬商品!

我用的是:財經M平方 ETF 專區

avatar-img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15會員
116內容數
嗨,我是羊羽,一名財經文字工作者,主要關注投資研究、自我成長、職場工作議題。過去在財經雜誌任傳產記者三年,有許多拜訪產業的經驗與故事,後來轉入金融業工作,考取高業證照。擅長將複雜議題化繁為簡,期許成為投資與大眾間,說故事的人。工作之餘,寫下觀察投資學習的備忘錄。連絡信箱:devinwang17@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的其他內容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上次發文才說,如果大盤跌破前方支撐、市場持續釋出新利空,可能就會轉保守看待。 而說實在,這波回檔真的有點出乎意料,從 2 月中開始一路大跌,不只跌破前低支撐,中間甚至沒有連續超過 2 天的反彈。與此同時,川普的不確定性也持續發酵。 簡單整理目前看法,包括 AI 增速、經濟衰退、通膨復燃,以及回檔反思
過去一週,美股經歷一波,以 AI 股為首的大血洗。美股的 CNN 恐懼貪婪指數,最低跌到 18.65,進入極度恐懼區間。 市場也傳出,微軟取消資料中心租約、輝達對台積電砍單傳言。 到底,現在美股大逃殺,是撿便宜機會?還是逃命的開始?本文簡單分享看法!
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不只提到台灣搶走美國與晶片生意,更放話課徵 100% 晶片關稅。 目前,市場盛傳,美國政府可能要求台積電技術入股 Intel,或合資成立新公司,確保晶片製造回流美國。 假如事情確立成真,肯定對台積電會短期利空。 我們該如何去思考台積電的後續發展?台股還能續抱嗎?投資思維是否要轉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