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7|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黃日華、翁美玲版射鵰英雄傳

raw-image

1983年的港劇《射鵰英雄傳》是繼《天龍八部》後,我所看的第二部金庸武俠劇。《天龍八部》之後,台灣開始禁播港劇,所以這之後,想要再看金庸港劇,就要去租錄影帶了。記得當時除了《射鵰》之外,先後租過劉德華版《神鵰俠侶》、梁朝偉版《鹿鼎記》、周潤發版《笑傲江湖》、梁朝偉版《倚天屠龍記》、還有呂良偉版《雪山飛狐》,當然也租過一些非金庸的港劇,但當時著迷金庸的我,寒暑假就會把目標鎖定在金庸原著的港劇,而且幾乎都沒有失望。

這些金庸港劇,都是TVB無線電視台所製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有所謂的「無線五虎將」,也就是無線電視台五位當紅的小生,依我來看,這五位男演員的走紅,都和金庸武俠劇脫不了關係。

第一個是湯鎮業,他因為演出《天龍八部》中的段譽而走紅,我之前是先看了這齣港劇,後看原著,回想當時看原著時,段譽在我腦海中的形象就是湯鎮業所演出的形象,完全沒有違和感。可惜的是,湯鎮業因為感情問題,在翁美玲過世後,就一蹶不振。

接著是黃日華,先是在《天龍八部》飾演虛竹,接著成為《射鵰英雄傳》的男主角郭靖,也因為這個角色而成為港劇一哥。

第三位是苗喬偉,他在《射鵰》中演出楊康,儘管這個角色並不是主角,但他確實演來頗有說服力,外型與氣質都很接近貴公子的形象,也很到位地演出楊康複雜而矛盾的性格;能夠位列無線五虎,跟成功演出楊康這個角色還是很有關係的。

第四位劉德華,因演出《神鵰俠侶》的楊過而大紅,之後再在《鹿鼎記》擔綱康熙的角色更上層樓。但劉德華之後則因為不願意被無線電視台綁住,當年也生出好些風波,之後就朝向電影圈發展了。

最後則是梁朝偉,他在《鹿鼎記》中,完美詮釋了韋小寶的角色,雖然劉德華的康熙也幫襯不少,但他終究一戰成名。而後除了《新紮師兄》系列外,又再度主演金庸武俠劇《倚天屠龍記》,雖然這個版本的張無忌不算經典,但仍然助攻了梁朝偉的地位。

當然,除了這無線五虎,當年港劇全盛期,也有不少膾炙人口的角色,例如,曾先後演出蕭峰、郭靖的梁家仁,雖然他最出名的角色是《唐伯虎點秋香》中的武狀元,很難聯想到大俠的形象,但這兩個角色,確實才是我心目中的梁家仁。還有一位前年過世的曾江,他在《射鵰》中的黃藥師最為經典,另外他還曾演過陳近南、謝遜、岳不群、袁崇煥、田歸農……等,都是舉足輕重的角色,而且這幾個角色性格迥異,各有特色,曾江都能完美詮釋,早期的香港金庸武俠劇中,他是幾乎從不缺席的演員。


回來談到1983版的《射鵰》港劇,在這前一年的《天龍八部》被分為《六脈神劍》、《虛竹傳奇》兩部,《射鵰》則分為三部,分別是《鐵血丹心》、《東邪西毒》、《華山論劍》,其中,最令我驚訝的是「鐵血丹心」這個名稱,當我看《射鵰》原著時,楊鐵心正是故事起始的重要角色,當時就覺得這個名字很奇特,與之相對的郭嘯天,名字就很武俠味,對於「鐵心」,我想到的就是「鐵石心腸」、「鐵了心」之類,但我一看港劇將《射鵰》第一部命名「鐵血丹心」,心中直想,這也太棒了吧!不但提升「鐵心」二字的意境,而且完全點出整個故事的主軸,而第一部劇情的開始與結束,也正是楊鐵心的出場與死亡。

這個世紀的戲劇或電影,特別是續集,或是一開始就規劃分成多部的,已經很習慣加個副標題,三十年前很別出心裁的想法,現在已經不太稀罕了;不過當年TVB的《射鵰》和《天龍》,卻並不是真的將整部戲分成二或三部,畢竟是連續劇,可以一口氣把整部小說拍攝完成,只差究竟是10集、20集或是50、60,甚至更多集。以《射鵰》來說,總集數59集,可能對香港觀眾來說是比較長的,將整部戲分成三個部份,應該有助於收視的新鮮感或是有利於宣傳吧。至少,從製播的規模,看得出這樣的企圖心。

就以主題曲來說,整齣戲分成三部,就需要3首主題曲,1983版《射鵰》是請了羅文與甄妮演唱主題曲和插曲,3首主題曲都是男女對唱,插曲則也有5首之多,詞曲主要還是出自黃霑與顧嘉煇,3首主題曲,也很到位地對應了三部的劇情,第一首就是名為「鐵血丹心」,詞曲表現出大漠蒼茫、情義恩仇的英雄無奈,適切地反映了楊鐵心的悲劇,以及郭靖在大漠成長的情節。第二首「一生有意義」,作為《東邪西毒》的主題曲,詞曲就著重在郭靖與黃蓉之間真情相依的委婉情懷,而這一部的故事重點就在桃花島求親、以及之後的種種波折。第三首「世間始終你好」,則是《華山論劍》的主題曲,從前奏的氣勢,就開始把劇情帶向絕世武功、正邪對決的高潮階段,而這首歌,後來出現在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中,作為幾個商業大亨相聚會面的背景歌曲,以及男女主角滑稽對唱的歌曲。總之,從三首主題曲,以及三段各自拍攝後製的片頭,包括書法寫就的歌詞字幕,都看得出精心安排的誠意。


現在如果回頭來看這一版的《射鵰》,整體技術面當然與現代影劇製作水準有明顯的差距,甚至劇情修改的也有諸多不妥,但在當年香港創下了收視紀錄,維基百科中查到的是99%不可思議的數字,更因為在當時影劇技術絕對落後的大陸地區,曾經引進播出,造成轟動,可能也讓這版的《射鵰》,成為最多華人曾經觀看的電視劇了。

我認為選角成功是很重要的因素,其次,攤開製作陣容,可以看到現今幾位赫赫有名的電影人,包括杜琪峯、徐克,武術指導程小東,​編劇群中也看到了倪匡的名字,倪匡曾經出版多本《我看金庸小說》系列的書,對金庸小說的熟悉和理解絕對高人一等,此外,在我看過的幾部金庸劇中,港劇給我的特別印象,就是可以充份掌握原著的精隨。金庸透過小說文字所想要傳達的內涵與精神,港劇總能忠實地透過影像表現出來。這是觀看金庸武俠劇非常重要的關鍵。

近期看過兩三部大陸所拍攝的金庸劇,有達到我心目中,忠於原著、表達原著意涵的標準,而且因為有大市場的資本、擁有最新拍攝技術與後製科技,其中也包括了2017年版的《射鵰》,觀看的感受確實還是遠勝過1983年版。只是,當年讀完原著,第一次看到《射鵰英雄傳》電視劇,看到黃日華的郭靖、翁美玲的黃蓉,以及書中各種角色映射在螢光幕上,儘管故事都已瞭然在心,但仍隨著劇情推展,緊張、興奮、感動、以及期待……。


黃日華演活了郭靖,卻沒有被定型,之後演出許多經典劇集不同的角色,甚至還在1997版《天龍八部》改任蕭峰一角,1999年版《雪山飛狐》的胡一刀;當然最遺憾的,還是翁美玲之死,這不免是劇情之外最令人感傷的悲劇,畢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黃蓉已成絕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Ni 1968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