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邏輯投資週報-2024.03.17(停止追蹤勤美)

閱讀時間約 35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圖片來源:Midjourney繪製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心得與觀念分享(含週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29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IG,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 近期專欄發布文章



☆ 更新停止追蹤潛力股名單(本週停止追蹤勤美)

重申停止追蹤不代表買賣建議,也不是看壞個股或公司後續發展,單純只是作者研究時間與能量有限,敬請見諒。

  • 停止追蹤標的(日期):豆府(2022/8/26)、總太(11/25)、巨路(11/25)、美萌(11/25)、中興電(2023/1/8)、葡萄王(1/8)、閎康(1/8)、政伸(1/15)、聯嘉(1/15)、材料-KY(2/26)、宏碁資訊(3/12)、櫻花(3/12)、宏全(3/12)、大車隊(3/26)、台燿(4/16)、新麥(5/28)、新潤(6/3)、濾能(8/20)、上洋(12/3)、京城銀(12/10)、亞昕(12/10)、宏全(12/10)、南僑(2024/1/21)
  • 恢復追蹤標的(日期):宏全(2023/7/9)
  • 本週停止追蹤:勤美(3/17)

注意事項:

  1. 停止或恢復追蹤本身不代表推薦股票或任何買賣建議。
  2. 關於停止追蹤勤美(1532)的理由請見:潛力股短評|勤美(1532)股價大跌事件評論與獲利重新估算(停止追蹤勤美)



☆ 閒聊:投資風格的轉變

圖片來源:SMART智富雜誌

圖片來源:SMART智富雜誌

不知道投資朋友看過最新一期SMART智富月刊了嗎?其實受訪過程中有幾點是我想強調的,感謝記者跟編輯有幫我呈現出來,在這邊也用我的話來跟讀者分享。


  • 投資心態與策略的轉變:

文中提到早期我的投資觀念是「找一家好公司,放著領股息」,心態與策略上比較偏向「存股」,但後來出現了個人與家庭的財務危機,才讓我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投資取向,也帶動投資績效出現質變。

但想澄清的是,我並不是要強調哪種投資取向比較好,我跟記者說過,如果要受訪,我希望能透過個人的實際經驗,向讀者傳達「改變」與「學習」從不嫌晚的道理。

就像許多人訝異我已經44歲一樣,即使是年屆不惑,只要願意學習與改變,我們隨時都有機會,另外必須說這段時間運氣也很好,2019-2024年短短時間就經歷了兩次多空循環,讓個人的投資績效與資產累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這是五年前的我完全想像不到的,對於當年踏出改變那一步的自己,我衷心感恩。

我在另一篇專欄文章有更完整的陳述,請見:投資策略思考|價投好難〈2〉:長期投資是王道?還是邪道?


  • 開始研究「景氣循環股」

早期的我是「看不起」景氣循環股的,對!不要懷疑!我說的是「看不起」。

或許是受到自己早期閱讀財經書籍或接觸到的投資風格影響,我認為好的企業應該要具有「護城河」、「高ROE」、「獲利穩定」、「龍頭企業」等特質,也唯有這種能夠抵禦景氣變動的企業,才值得投資,而我們則可以透過「複利」效果穩健放大財富。

現在的我並沒有想否認過去的自己,但當我打開視野開始研究「景氣循環股」時,彷彿是打開了一扇「投資周轉率」的大門,因為相較於「長期投資優質企業」的策略,投資景氣循環股能在一定的時間(例如半年或一年)內有效提升資產,加速資產升值的速度(前提是看對產業與時機),另外也能避開投資特定公司但眼光失準而造成時間與機會成本的損失。

以群聯為例,股價有很明顯的週期性及波動性,如果能理解這個產業的循環特徵與股價的周期性表現,獲利會相當可觀。

資料來源:財報狗

資料來源:財報狗


正因為我有這樣的經驗,我才會鼓勵投資朋友也能多方嘗試,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也正因這樣的轉變,我也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過去自己的無知與自負,股市博大精深,賺錢法門各有千秋,千萬不要心存門戶之見啊!


  • 自學的無限可能

有很多投資朋友閱讀「邏輯投資」專欄文章,認為我應該來自法人圈或相關科系,但我跟大家一樣,是個血統純正的散戶。

雜誌中有描述我的學習方式與收集資訊的管道,但也因為是「自學」,所以我可以理解一般散戶研究個股上的痛點,所以專欄文章都會儘量去描述投資邏輯以及資訊來源,希望跟讀者一同交流與學習。

但也因為我只是普通的散戶與自學者,因此我都不敢也不願意自稱「老師」,所以也請讀者們不要叫我「老師」,我只想當個「研究生」,跟大家共同學習,並期許自己能持續進步。


在這邊也要感謝專欄讀者們的支持與肯定,特別是許多讀者願意主動分享自己的資訊與研究給我,讓我深受啟發,必須說投資道路上有人相伴,一起砥礪跟前行,自己是幸福的,也期許這條路能走得越來越豐富、踏實、快樂與精采。
「邏輯投資」也會繼續努力當個研究生,並期待與各位同學一起順利拿到「財富自由」的學位。



※ 小賭怡情,大賭傷感情-聊聊股利題材的近期案例

最近「高股息」、「殖利率」行情很夯,不過最近身邊就遇到兩件「賭股利」的案例,因結果不如市場預期,覺得可以跟讀者分享我的看法。

  • 大宇(1445)

3Q23大宇紡織處分龜山廠13.29億元,市場預估每股可貢獻8.19元,這份業外「暴利」對於一家當時股價僅19-20元的公司來說,有不少想像空間,身邊也有許多朋友預期公司有機會配發高額股利(例如配發4元,殖利率將高達20%,可以有效推動殖利率行情),因此積極進場,股價也在一個月的時間最高衝至27.95元,漲幅接近四成。

但是真正開獎的結果,公司宣布僅配發2.5元現金股利,遠低於市場預期,於是隔天開盤股價連吃兩根跌停板,15日又再創新低;如果是一月底前就進場布局的投資人應該是沒什麼損失,但股價大漲表態後才參與股利題材追高的投資人,可能就會面臨壓力。

資料來源:籌碼K線

資料來源:籌碼K線


  • 長榮(2603)

受到高股息ETF題材與資金買盤,長榮股價一度表現強勢,而同時市場對公司配息也有期待,因為2023年仍賺超過一個股本,且2024年有市場參與者預估EPS能再創新高,加上公司未分配盈餘超過3,000億,因此有不少人進場押注股利行情。

結果揭曉,長榮配發現金股利10元,讓市場期待落空,造成賣壓湧現,股價大跌。


「邏輯投資」曾經分享過,每年第三季財報開出後到全年合併財報公告的這段時間,「殖利率」或「股利」題材是可以操作的主題,但建議讀者在參與這樣的題材時,建議至少要參考公司過去的「盈餘分配率」、「是否有無待填補虧損」、「業外收入進帳隔年之股利配發前例」等資訊,以大宇為例,公司過去是樂於配發股利的,只是盈餘分配率不太穩定,另外也缺少有「大筆業外收入」進帳的前例,因此若要參與這樣的股利題材,不確定性就會高一些。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資料來源: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回到這兩個案例,我認為本質其實就是投資人對於「不確定性事件」進行押注,這是股市常態,因為市場本來就沒有「完全確定」的事情,所以我們不該用結果成敗論輸贏。

參與其中的投資人自己要有覺察,想參與這類題材,你得先意識到自己其實就是在「賭」,因為莊家是公司老闆或董事會,你認為公司發大財就應該配發高額股利,但公司派可能會有不同想法,因此這起事件的「確定性」可能不如你想像得這麼高,既然如此,「賭」的成分自然就高一些。

如果決策基礎在於「猜測」,整個投資行為的本質就是「賭博」,「邏輯投資」提醒投資人,「小賭怡情」、「大賭傷感情」,不要把勝負全押在這一注上面,你輸不起,也不該這樣輸。



※ 媒體報導鎧俠提升Nand Flash產能稼動率怎麼看?

最近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產業展望出現雜音,原因在於媒體報導鎧俠(Kioxia)將於3月提升稼動率至九成。

市場擔憂原本 Nand Flash 報價逐季上漲的趨勢會有變數,也讓相關概念股漲勢一度受挫。我們先來看看台灣的相關供應鏈業者的觀點,以下內容經過整理,並非原話:

群聯:
記憶體短缺導致報價上漲,價格上漲太快會阻礙市場採用意願,也會增加業者進貨成本,隨著需求上升,NAND Flash原廠提升稼動率增加供給是好事。
威剛:
鎧俠目前可能處於虧損狀態,因此有必要提升產能利用率,但即使3月調升,出貨量提升要等到6月才會開出,屆時報價將提升至盈利線之上。


「邏輯投資」的觀點認為:

  1. 隨報價提升增加產能利用率應屬正常:
    上游業者縮減產能的目的並非刻意製造短缺,而是希望加速去化庫存並讓報價回到盈利線上,避免虧損擴大。既然報價已經快速反彈且漲勢延續,且下游端需求逐步復甦,適度拉升產能利用率應屬合理。
  2. 相信上游業者會維持增產秩序:
    雖然報價反彈,但Nand Flash的價格仍不夠高,部分業者仍處於虧損狀態,因此預期主要業者仍會維持增產秩序,避免破壞報價漲勢,反而造成虧損持續。
  3. 三星大幅度漲價反映看好 Nand Flash 需求不墜:
    韓國媒體引述產業消息人士的說法,指三星準備在3月和4月跟手機、PC和伺服器相關大客戶重新議價,預期將調高NAND晶片報價15%至20%。這則報導顯示需求端仍然強勁,或者因擔憂持續漲價而希望儘速敲定報價,也暗示需求其實不錯。
  4. 群聯多專案、多市場帶動更多想像空間:
    群聯近日法說會指出,公司努力拓展SSD模組、車用存儲模組、移動裝置模組、遊戲機模組、企業級SSD模組等領域,有多項專案正在合作,市佔率可望提升;另外在AI領域也推出整合SSD的AI運算架構「aiDAPTIV+」,並宣布攜手聯發科合作,這項運算架構能有效降低提供AI服務所需投入的硬體建構成本。綜合上述發展,公司有機會提升營收及毛利,創造更多成長動能,市場評價角度將轉為關注業績成長性,而不僅只看報價上漲利多。



※ 近期的台美股操作想法分享

近期美國公布2月份CPI、PPI數據,因通膨下降的速度放緩,導致市場對於今年降息的預期明顯降溫。參考FedWatch工具,今年降息次數降至3碼,與聯準會利率點陣圖相同,另外就連6月降息的機率也降至52.7%,代表市場對於6月是否真的能啟動第一次降息也沒有把握。

raw-image


近一週美股半導體板塊也出現明顯修正,只有科技巨頭如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仍能維持漲勢,這種傾向似曾相似,2022年的回憶湧上心頭⋯

raw-image


美股方面,我已經積極調節持倉,美光($MU)以及部分小型股停利出場或調降持股,同時也停損前一陣子建立的長債部位TLT,原因在於我對何時能快速降息沒有把握,美國的經濟、就業與消費仍具有韌性,而近期股市大漲恐怕還會加強「財富效果」,因此很難期待消費與就業降溫。

加倉部分則是選擇輝瑞($PFE)並拉高現金水位,輝瑞股價大跌,使得公司的殖利率與評價變得誘人,但也看得出我將美股部位轉為防守狀態,靜待之後更好的布局機會。

台股方面的調節也持續進行,漲多部位多已停利出場或調降持股,並將資金轉入紡織、自行車、製鞋、生技概念股,另外也有相當比例的資金打入今年預計有高業外收入的特定幾檔股票,如順達、南港等,雖然槓桿部位還是不低,但勝在安心,這幾天也會考慮降槓桿。


可能會有讀者質疑,這不是「擇時投資」嗎?

但實際上我仍維持股票高水位,甚至槓桿還開著,因此這比較像是針對不預期事件的加固防守,近期比較重要的事件還包括日本央行可能結束YCC利率曲線控制政策、美國縮減QT規模、菲律賓巴丹島事件與台海危機升溫,且不排除520總統就職前後可能會有一些政治性事件對市場造成波動,另外台美股步入牛市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是否會有一波明顯的回調,也不無可能(純屬經驗與猜測),總之,我希望讓自己的部位維持在一個相對安心的配置,這也是對自己的心理與預期做管理。


在此特別提醒,以上純屬個人操作思考,投資決策沒有是非對錯,每個人的抗壓程度、容錯率跟資金規模不同,你不必勉強自己參考他人的操作方式,做出讓自己感覺自在的決策,才能走得更長遠。



※ 後知後覺的市場

市場雖然多數時刻能夠忠實反映未來的利多與參與者的預期,但因為市場是「近視眼」,太遠的未來市場沒興趣或懶得等,所以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後知後覺」的狀況,而這是我們可以嘗試去捕捉的投資機會,也就是我在「價投三次方」講座或最近雜誌專訪強調的捕捉「預期落差」。

以京城銀(2809)為例,今年公司經營層決定配發現金股利3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帶動股價不斷創高,但這件事情不能說過去完全沒有徵兆。

raw-image


京城銀戴誠志董事長過去就說過,公司希望能穩定且一致性地「增發」股利,也就是儘管過去的股利配發不夠大方,但公司希望能讓股利穩定提升,這底氣從哪裡來呢?答案就是公司帳上有著滿滿的未分配盈餘,金額高達200億元。

而我們在2022年8月在專欄介紹「私藏定存股|不一樣的銀行!三大潛力帶動獲利成長,未來10年配息>1.8元?長期殖利率>5%?|京城銀行(2809)」以及週報追蹤時,已提過京城銀不僅具有極高的未分配盈餘,資本公積也已提滿,加上公司沒有擴張經營的投資計畫,因此拉高配息率反而是未來的大概率事件。

但市場總是要等到董事會開完會,董事長親口說出來之後,才願意重新認識這家公司的資產與潛力,而這就是市場「後知後覺」的一面,市場終究沒有能力反映所有「可能性」並為這些可能性合理定價,若你有能力挖掘並提前進場蹲點,你就有機會享受「獨具慧眼」帶來的豐碩成果。

市場很聰明,但散戶不是沒有「贏」的機會,但想打敗市場或市場絕大多數的參與者,絕對不是只靠買ETF就做得到的(指數或高股息ETF求的是「穩」,但無法讓你有機會打敗市場的多數參與者),你終究必須付出智力與努力,但那不會白費,因為最終成果對於個人或對財富來說也是豐足的。



※ 理解超額儲蓄與台積電設廠炒房現象的底層邏輯

本文來聊聊台灣房市與台積電設廠的炒房現象,在此之前,建議大家看完這段影片,作者整理了相當多的數據並給出具體觀點,我個人相當欣賞這種除了資料整理外,還願意解析資料分享觀點的專家,因為唯有理解他的觀點,你才能慢慢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框架,並培養自己的推理模式,因此推薦給大家。


回到主題,許多人覺得台灣房價一直上漲,是政府無能,是財團圈地,但卻嚴重忽略一個事實,就是「台灣錢真的淹腳目!不要不信!」

資料來源:聯合報

資料來源:聯合報

從上表你會發現,即使是景氣變差的2023年,台灣的超額儲蓄並沒有明顯減少,而根據主計總處的預測,台灣的超額儲蓄還會在今(2024)年明顯增加,反映台灣景氣與產業的復甦。

raw-image


值得思考的是,現在這些資金基於產業復甦的預期進場股市,將台灣加權指數推上近兩萬點的關卡,大家口袋賺得盆滿缽滿時,下一步這些錢又將何去何從呢?

我認為資金已經部分流入房市,因為我們可以看到貸款量以及建物移轉棟數都有明顯成長。

raw-image


代銷龍頭海悅1-2月強勁的營收表現也說明了這個事實,這兩個月的營收甚至超過去年下半年傳統銷售旺季以及新青安政策出現的階段。

raw-image


所以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如果股市繼續維持牛市格局,「財富效應」可能會在接下來發揮作用,帶動新一波房市投資浪潮,進而推升房價。

但要澄清,我並不是認為房市跟股市會變成像是「永動機」的結構,也不是說「超額儲蓄」就等同房市跟股市的保命符?這樣的推論都過於簡化且暴力。

本文只是想提醒讀者,在思考房價或台股大盤時,可能還是要適度將「資金」因素納入考慮,資金就像「水」,水能覆舟,也能載舟,而現在的台灣,乃至於未來兩年的資金,到底會缺水還是水會太多?值得思考。


在理解「超額儲蓄」的現象後,我們就可以來聊聊台積電設廠炒房的特殊現象。

從下圖可以看到,台積電所到之處,該行政區的房價漲幅相當可觀,也因此台積電設廠似乎成了房市的「票房保證」。

raw-image

不過根據實際經驗,當你從媒體上得知台積電設廠消息並動了到當地買房的念頭時,你會發現當地預售屋已經被掃光,而且房價已拉高不少,甚至代銷人員還會笑著跟你說,她也不懂為什麼房子這麼好賣,但也趕快搶了一戶⋯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台積電規劃設廠的消息一定會有負責蓋廠與設備、材料端的人先知道,於是團購先鋒隊就出爐了,這也是為何當地房價會急速拉升的原因,因為出現了極短期的「供不應求」。

那我們一般人有機會參與這種行情嗎?

如果你有特定的消息管道,例如內部資訊或認識代銷人員,或許可以搶佔先機早早進場,若沒有,也不必勉強自己參與,因為當消息見報,往往就是市場共識跟預期最強的時刻,選在這個時間點進場,除非你有精準的眼光跟足夠的信仰,不然還是可能會受傷。

況且不動產的流動性較差,除非你有閒錢,不然真的到了要臨時用錢時,你反而會有不小壓力。


那你可能會想問:

為什麼購屋族或投資客要挑台積電設廠的地點買房呢?

答案很簡單,我們前面知道台灣有龐大的「超額儲蓄」,這些資金如果單純放在銀行作定存,一定會被通膨吃掉,試想如果你是資產大戶,你會怎麼做呢?大概也只有買股票、買債券、買房子一途,這也是股市、房市上漲的主因,因為資金坐不住了。

那為什麼是「台積電」?

一方面是台積電的「品牌效應」已經形成,就像「一根穿雲箭,投資客來相見」一樣,市場參與者的預期心理會自然提升對於台積電落地行政區的房屋需求;另一方面購屋者也期待台積電高薪的工程師能夠購買或承租他們的房子,因為房價上漲,有能力買高價屋的族群變少了,而台積電工程師的「鈔能力」就成為市場上炙手可熱、爭相追逐的對象。


讀到這裡,或許你也明白為何政府的打房政策總是失靈了,就像水壩破洞,你只是補丁是無濟於事的…



※ 關於投資高股息ETF的八個「誤區」

「00940 元大臺灣價值高息ETF」已經變成是「現象級」的ETF了!

我們在上週週報「邏輯投資週報-2024.03.10」有探討過這檔ETF的投資邏輯,不過觀察一週下來,我認為網路上流傳的各種關於「高股息ETF」或「00940」似是而非的觀點或疑似推銷的話術,恐怕才是大問題,

雖然寫這種文章很逆風,大概率以後也不會有投顧找你作業配或合作,但還是希望能提供讀者比較「正確」的投資觀念,例如看到有人把00940當成債券在理解,覺得「殖利率」是固定的,就讓我直冒冷汗啊!


以下整理關於「高股息ETF」的觀念「誤區」,提供讀者參考:


  • 台股上兩萬點了,高股息ETF剛好能作為「保守」的投資標的
【說明】
高股息ETF不是「債券」,ETF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股價會隨成分股的股價起落而變動,並沒有抗跌或到期還本的能力,在台股兩萬點的位階把高股息ETF當作「保守」標的看待,​這已經是明顯的誤解。


  • 「月月配」的複利效果更好
【說明】
每月股息的「匯費」、「手續費」等都侵蝕複利效果,另外如果沒有「股息再投入」,複利效果也會打折扣。


  • 投資高股息ETF能享有每年穩定8%到10%複利
【說明】
 最近看某些網紅寫文章或拍影片,為了宣傳高股息ETF,會去計算8%、10%固定利率條件下,投資20或30年的複利成果。
 但投資朋友在申購時不妨詢問理財專員或營業員,問他們是否願意「保證」每年8%的殖利率並明載於合約當中,我相信是做不到的。
 「羊毛出在羊身上」,股利來自於公司盈餘的分配,而ETF部分配息的來源還包括收益平準金(未用於投資)與交易價差收益,然而當公司盈餘下滑(例如景氣衰退)、股價下跌,配發股利自然會減少,殖利率也勢必下調,因此不可能現在看到的殖利率會是如同債券一樣買入就鎖定的固定數字。
 原則上市場並不存在保證高收益卻又零風險的投資產品,申購之前投資朋友應先充分理解風險與可能發生的各種狀況。


  • 根本不用擔心高股息ETF股價下跌,因為股價下跌殖利率更高
【說明】
 假設某成分股股價100元,配息8元,殖利率為8%,當股價跌到50元.殖利率變16%時,你真的會覺得是殖利率變高一定是好事嗎?
 又或者你覺得那應該是加碼好時機,但你確定這檔股票會一直留在ETF追蹤的指數上嗎?又你應該反問自己,如果你也理解「低檔加碼」才是正確的事情,那「高檔買漲多的個股,真的符合你對高股息ETF的期待?


  • ETF有淘汰機制,爛股票會淘汰,留下好股票,放長線不用怕
【說明】
這裡有兩點需要考慮:
 (一)市值型ETF如0050、006208、VT、VOO等會根據公司市值調節持股,確實有汰弱留強的效果;但高股息ETF主要是針對「殖利率」、「流動性」等指標選股,這些指標未必能鑒別出公司或前景好壞。
 (二)ETF會換股沒錯,但股價下跌後換股,就會產生已實現損失,會導致股利減少配發,所以還是那句老話,「羊毛出在羊身上」。


  • ETF能夠分散風險更安全
【說明】
 ETF有分散風險的效果沒錯,因為是持有「一籃子的股票」,可以避開個股集中風險,但股價還是有可能會回調。
 回調帶來的虧損未必能完全透過股息弭平,就像去年初買入美國長期公債的投資人,其實至今仍在承擔損失,也錯過整段牛市行情,形成巨大的機會成本損失,所以投資高股息ETF不等於零風險或代表可以無視市場波動,投資人仍應認真重視風險。


  • 張數才是重點
【說明】
 張數完全不是重點,這種說法其實會讓投資人忽略潛在風險,彷彿只要張數持續累積,一切就沒問題,但實際上ETF是股票的投資組合,投資股市就一定有風險。
 這裡我覺得很微妙,過去有許多台灣人認為股市是「賭場」,怎麼變成「高股息ETF」,投資的一樣都是台股,卻不再認為股市具有風險,反而是穩健保守的投資工具?
 我反而希望投資人還是要具有風險意識,或者至少理解自己可能面臨的結果,做好心理準備再投入市場。


  • 低價比高價好/10元比50元好

這裡我直接引用「基金教母-蕭碧燕」文章的內容,原文請點這裡

 有人買基金(ETF)總是沉浸在10元的迷失,總覺得10元比15元便宜,更比已經上市很久的基金(ETF)20元,30元…便宜多了,便宜是怎麼個好法?
 10元的會漲,15元、20元…的就不會漲嗎?漲幅就輸10元的嗎?還是10元的可以買比較多單位數,所以配息就會比較多?
 別再這麼好笑了。未來績效好壞比的是未來的漲幅,不是現在淨值(市價)的高低配息金額多寡比的是總配息金額(每單位配息金額*你買的單位數),便宜雖然買比較多單位數,但每單位配息金額可能也比較低啊!
 這些都是小學數學的概念,你卻一直迷失在其中。舉例:用10000元買A基金,淨值10元,共買了1000單位數,一樣用10000元買B基金,淨值20元,共買了500單位數,過了1年A基金漲了20%,淨值來到12元,贖回共得12000元,B基金也漲了20%,淨值來到24元,贖回一樣得12000元,有因為淨值比較高,買的單位數比較少,就少賺嗎?
 關鍵根本不在淨值高低,是在未來的漲幅。


  • 貸款買高股息ETF是無風險套利
 真正沒風險的交易才能稱得上「套利」,充滿變數的人生與投資工具,很難能完美「套利」,除非你真的能夠準確預測 20 年內的各種變化,但就連「臥龍」、「鳳雛」也無法預測到自己將死在五丈原與落鳳坡了,我們又真的能確保上述一切都能按照劇本走嗎?
 台灣加權指數從2022年1月1日至今漲了近四成,後面會漲會跌,我們不需要預設高點,但也不宜過度樂觀或一廂情願。
raw-image




※ 潛力股資訊總整理(截至20240317)

raw-image


歡迎付費訂閱解鎖更多價值內容
本篇內容共 13903 字、9 則留言,僅發佈於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勤美3月14日公布財報,3月15日股價大跌,本文將檢討原本針對勤美的估算,評估「勤美之森」的實質貢獻,說明「停止追蹤」的原因並分享個人操作思考
本週內容:(1)00940巴菲特選股原則?、(2)ETF永動機與反轉風險、(3)借錢買高股息ETF可行?、(4)簡評蘇丹紅事件、(5)投資不必追求慧眼獨具、(6)重劃區的投資邏輯、(7)中國電動車內卷、(8)潛力股資訊總整理、(9)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潤弘、八方雲集、台耀、遠雄港、意德士、威宏
本週內容:(1)九州心情雜談、(2)京城銀的機遇、(3)美光與群聯操作思考、(4)高息+動能是好策略?、(5)五年年薪50萬元提升100萬元?、(6)投資簡單就好?、(7)從美國手機銷售思考展望、(8)投資南僑的思考與事後檢討、(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新美齊、迅得
週報內容:(1)年後開紅盤是運氣、(2)存股請看投資最重要的事、(3)女兒紅包投資、(4)人性不是放棄思考的理由、(5)1月CPI暴雷、(6)藝人投資失敗啟示錄、(7)談入場點判斷、(8)少子化造成房價A型反轉、(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潤弘、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KY
本週內容:(1)主動投資人的覺悟、(2)散戶等於魯蛇、(3)電視劇繁花的啟示、(4)關注自己、(5)原因更關鍵、(6)AI已成為全村希望、(7)該投資輝瑞嗎、(8)本多終勝是你的毒藥、(9)特斯拉要垮台了嗎、(10)國泰房地產指數、(11)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2)潛力股追蹤:八貫、冠德、台耀、迅得
週報內容:(1)停止追蹤南僑、(2)台積電法說重點、(3)勇於犯錯是投資必經之路、(4)通膨死灰復燃、(5)再談長期投資偏見、(6)人貴自知、(7)這是台灣房市劇本嗎、(8)從媒體生態談消息面投資、(9)新興市場新藍海、(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南僑、八方雲集、意德士、威宏-KY
勤美3月14日公布財報,3月15日股價大跌,本文將檢討原本針對勤美的估算,評估「勤美之森」的實質貢獻,說明「停止追蹤」的原因並分享個人操作思考
本週內容:(1)00940巴菲特選股原則?、(2)ETF永動機與反轉風險、(3)借錢買高股息ETF可行?、(4)簡評蘇丹紅事件、(5)投資不必追求慧眼獨具、(6)重劃區的投資邏輯、(7)中國電動車內卷、(8)潛力股資訊總整理、(9)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潤弘、八方雲集、台耀、遠雄港、意德士、威宏
本週內容:(1)九州心情雜談、(2)京城銀的機遇、(3)美光與群聯操作思考、(4)高息+動能是好策略?、(5)五年年薪50萬元提升100萬元?、(6)投資簡單就好?、(7)從美國手機銷售思考展望、(8)投資南僑的思考與事後檢討、(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八貫、凱撒衛、新美齊、迅得
週報內容:(1)年後開紅盤是運氣、(2)存股請看投資最重要的事、(3)女兒紅包投資、(4)人性不是放棄思考的理由、(5)1月CPI暴雷、(6)藝人投資失敗啟示錄、(7)談入場點判斷、(8)少子化造成房價A型反轉、(9)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0)潛力股追蹤:潤弘、八方雲集、遠雄港、意德士、威宏-KY
本週內容:(1)主動投資人的覺悟、(2)散戶等於魯蛇、(3)電視劇繁花的啟示、(4)關注自己、(5)原因更關鍵、(6)AI已成為全村希望、(7)該投資輝瑞嗎、(8)本多終勝是你的毒藥、(9)特斯拉要垮台了嗎、(10)國泰房地產指數、(11)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2)潛力股追蹤:八貫、冠德、台耀、迅得
週報內容:(1)停止追蹤南僑、(2)台積電法說重點、(3)勇於犯錯是投資必經之路、(4)通膨死灰復燃、(5)再談長期投資偏見、(6)人貴自知、(7)這是台灣房市劇本嗎、(8)從媒體生態談消息面投資、(9)新興市場新藍海、(10)潛力股資訊總整理、(11)潛力股追蹤:南僑、八方雲集、意德士、威宏-KY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股票價格的波動性與交易量的變化,一直是投資者和研究者關注的核心議題。閱讀兩篇論文後的重點摘要與操作心得。 這兩篇論文分別探討了股票價格突破 52 週高低點時的交易量模式與價格走勢,並深入分析了高價與低價的預測性,這些研究不僅揭示了短期市場動能的特徵,也提供了長期價格均值回歸的實證證據。
加入免費👉Discord群組/TG Channel接收市場要聞、產業動態和更新通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