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6|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 MOA 日本記行 ] 大仁農場

raw-image

 

一直以來,從各種報導,農改場及書本中了解日本的大仁農場在自然農法中有其特別的地位,但我收到的訊息,各有不同的角度,每個人對大仁農場及自然農法都有各自的表述,聽別人說,不如自己親自看過,感受過


(關於這句話,有本書”好想吃榴槤”作者劉旭恭有很棒的詮釋)


上篇提到的伊滕先生,就是大仁農場教自然農法的教師,目前也負責家庭農園的教學,

他曾是律師,在生病之後,鑽研如何健康飲食,最後投入自然農法。

我們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自己,那又有什麼用呢~


 

大仁農場兼具觀光的功能,乾淨,到處有美麗的角落。



即便是留下採種的花朵,也努力綻放著自己↓




大仁農場是位在伊豆半島中,海拔不高的丘陵地上

在道路兩旁的小電線桿,是防止山豬到田裡毀壞作物用的↑



大豆試驗田,試驗不同時間種植的作物,收成結果的不同,

昔日的農民觀察動植物及自然環境以作為耕作的參考,並有一些俗諺留傳下來,

這樣以自然為準的耕作方式,在未來天候暖化異常的趨勢下,應該會比以曆法為種植的基準來的好。


現在很多人種植的依據,則是以育苗場為準,育苗場什麼時候有苗,有什麼苗,就種什麼苗,

以現在的氣候,去年8月適合種植的作物,在今年8月同時種,結果卻會完全不同。

這是他們目前研究的目標。



↑上圖是農場的茶園

那位先生比中指不是在罵人,他在標示他剛才將竹竿插入土壤裡多深,

長時間的自然農法耕作,土壤鬆軟。



↑間作,較高作物有隔離作用,忌避作物,綠肥作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心是一畝田,我們耕耘,也別忘了自己的心。 這是一個通過有機認證與綠色保育認證的有機農場,但我們更期望的是,在小農市集與您面對面接近,互相寒暄問暖。 少肥,大多時間是無肥料栽培,生產自然生長的蔬菜水果,不斷增加自家留種的數量,以適應不用肥的栽培方式。 每週六上午,高雄鳳山高中旁微風市集與您見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