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與世界觀:佛教對於矛盾的看法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我們的認知,應該都認為理性世界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們會認為就算一件事情有不同面向,可是"最基本的道理"應該還是有的。比如"矛盾"這件事情,不可能有一個東西既存在又不存在。


結果今天上課上到有關佛學的時候,佛教對於世間萬物的看法又又刷新了我的三觀。


佛教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這句話是這樣解釋的:如果我們世間萬物都是"因",然後靠"緣"來相遇,之後互動而產生各種"法"。


這世界就像一個肥皂泡,泡泡上面各種絢爛的色彩就是法。而法的產生是靠因緣。因緣是隨機碰撞產生法,所以因緣不固定,沒有固定的模式,所以本性就是"空",意即"非有"。可是"因緣"又是確實存在的東西,所以是"非無"。所以因緣就呈現了"非有非無"的狀態。


當老師解釋到這邊,我就想起了前幾天另一堂課,講到亞里斯多德的無矛盾律



無矛盾律明顯的就開門見山的指出,一個東西不可能既存在又不存在。所以這明顯和佛教的非有非無相抵觸。


我提出了疑問,老師也解釋,的確是和非矛盾律相抵觸。佛教當中並沒有矛盾的概念,所以非有非無也是很合理的。


所以這件事情讓我再次意識到,只要自己的理論是正確的,有條理的,就算不合理,就算矛盾,又如何?


我們每個人都是活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一樣的台積電,有人認為未來股價會到一千,有人認為不會,彼此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台積電還是台積電,但是不同的認知造就了不同的台積電,我們根本就是活在同一個地球的平行宇宙裡。


有自己的認知沒有不對,我們都是靠自己認知去和這個世界互動。沒有認知,我們如何和世界互動?我覺得有問題的是,認為世界只有一種標準和一種運動模式,不接納不思考不接受其他的想法,這才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avatar-img
413會員
428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投資股票時,內心是否該買進股票?追高是否明智?面對股價下跌時該如何應對?個人經驗與眾人智慧對投資的影響,對股票投資者內心的掙扎。
本文討論資本主義下的勞動階層面臨的困境,並探討如何在現實環境生存。文章中引起的問題涉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未來規劃,以及勞動階層和資方的關係。作者以個人經驗分享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感悟。
現代科技讓我們可以獲得眾神的能力,但我們是否忘記了自己原本就是神?透過這篇文章探討,同時反思我們對於財富和權力的渴求。
依照「模仿慾望」這本書的概念,當我們人類只要滿足基本生存條件以及安全條件之後,剩下來生活的意義就是滿足慾望。可是我們又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所以我們會觀察別人的目標,把別人的目標設定成為自己的慾望。 於是我們尋找慾望。 比如某個名模拿著香奈兒名牌包很好看,所以自己也想有一個小香包。 有人
本文描述了作者離開職場進行出國旅遊的感受,對比了科技業在假期也不間斷工作的情況。文章討論了自由的定義以及達成自由之前的過程。同時提到了投資上的觀點和策略。
繼之前的台灣和泰國提領紀錄之後,這次要記錄的是中國提領。
投資股票時,內心是否該買進股票?追高是否明智?面對股價下跌時該如何應對?個人經驗與眾人智慧對投資的影響,對股票投資者內心的掙扎。
本文討論資本主義下的勞動階層面臨的困境,並探討如何在現實環境生存。文章中引起的問題涉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未來規劃,以及勞動階層和資方的關係。作者以個人經驗分享了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感悟。
現代科技讓我們可以獲得眾神的能力,但我們是否忘記了自己原本就是神?透過這篇文章探討,同時反思我們對於財富和權力的渴求。
依照「模仿慾望」這本書的概念,當我們人類只要滿足基本生存條件以及安全條件之後,剩下來生活的意義就是滿足慾望。可是我們又不知道我們想要什麼,所以我們會觀察別人的目標,把別人的目標設定成為自己的慾望。 於是我們尋找慾望。 比如某個名模拿著香奈兒名牌包很好看,所以自己也想有一個小香包。 有人
本文描述了作者離開職場進行出國旅遊的感受,對比了科技業在假期也不間斷工作的情況。文章討論了自由的定義以及達成自由之前的過程。同時提到了投資上的觀點和策略。
繼之前的台灣和泰國提領紀錄之後,這次要記錄的是中國提領。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Bit : 佛法說:「因惑生念造業。」 Bit : 可是,那個惑因又是啥?一個完美的知曉,怎麼會突然產生一個惑? Bit : 如果沒有一個外物,而且對自身也完全的了悟; Bit : 「我是誰」這種問題根本就不會發生; Bit : 「我從哪來要到哪去 」這種大哉問也根本無從起頭。 Namas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在我現在(至少現階段)了解的 "真理"來說, 他是可以用很多文字去包裝、去詮釋的。 但,文字中的核心脫離不了的是 「對多元的尊重、尊重多元存在」 這個概念 佛陀說的「萬物平等 」最初的意思便是指 :一切的存在,任何「存在」本身 甚至連抽象的 觀點的存在本身 、性情的存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
Thumbnail
Bit : 佛法說:「因惑生念造業。」 Bit : 可是,那個惑因又是啥?一個完美的知曉,怎麼會突然產生一個惑? Bit : 如果沒有一個外物,而且對自身也完全的了悟; Bit : 「我是誰」這種問題根本就不會發生; Bit : 「我從哪來要到哪去 」這種大哉問也根本無從起頭。 Namas
Thumbnail
什麼是愛呢?其實我們也無法真正回答愛是什麼,仍常在愛裡迷失,但也在邊迷路邊尋找答案的過程,沿途找到散落在時間線的自己。 佛法講慈悲,不講愛。因為眾人口中的愛常與渴愛混淆。
Thumbnail
我說: 是、非、對、錯...不會是真理。因為那是身為人的立場。 AI 說: 這段話蘊含了深刻的哲理,說明了「是非對錯」只是一種人類的觀點,並不是真理的絕對。 我說: 喜、怒、哀、樂...好像也不是真理,那只是身為人的情緒。 AI 說: 這段話表達了人類情緒的相對性和暫時性。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在我現在(至少現階段)了解的 "真理"來說, 他是可以用很多文字去包裝、去詮釋的。 但,文字中的核心脫離不了的是 「對多元的尊重、尊重多元存在」 這個概念 佛陀說的「萬物平等 」最初的意思便是指 :一切的存在,任何「存在」本身 甚至連抽象的 觀點的存在本身 、性情的存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福薄於此法,猶豫亦難生;雖僅生猶豫,亦能壞三有。—《四百論》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面對無物,人無法忍受空白。然而,尋求填補真理的慾望,反而使人感到空虛,唯有從內心懷疑,才能走近真理。
Thumbnail
二諦指的是世俗諦(俗諦),以及勝義諦(真諦、第一義諦)。諦是道理的意思。  世俗諦是凡夫見,以四大假合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的現象以及原理,是「有」見。有是如幻假有,因緣生法,因緣和合而生,緣散而滅,無一真實,非恆常不變,是「緣生」、「緣起」的概念,說的是「事」法。   勝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