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30|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搶購名牌

很多年前,有個英國名牌在台灣推出限量環保包,售價500元。許多人排隊搶購,發生推擠,有人受傷。報紙、媒體接連幾天報導,大概人人都知道這件事了。


一般的評論,都是負面的,認為不應該為了搶購,造成推擠。也有人認為環保包不環保,失去原先意義。


這件事,深入探討,很複雜,牽涉到很多方面。和社會風氣、企業行銷、媒體、人性都有關係。下面分成幾點來討論:

 

一、這次推出限量環保包,搶購的人數只有上千人,人數不多,不足以代表全部,並非所有台灣人都跑去搶購。

 

二、在幾個地點同時開賣,只有台北某一百貨公司造成推擠,有人受傷,並非全面。而台北之所以會造成推擠,不能完全怪罪排隊民眾,廠商規劃不當,也有責任,有很多方法可以防止推擠,廠商卻沒事先防範。隔了幾天,在日本開賣,也一樣造成推擠。所以,推擠現象和國民性無關。

 

三、推出環保包的名牌,利用環保來行銷。環保是假,行銷是真。如果真要推行環保包,而環保包確實有利環保,就該無限制發行,為何要限量?可見根本是種商業手段,利用崇拜名牌心理,來打知名度。

 

四、媒體推波助瀾,要負責。遠因如某些媒體,常常介紹名牌,或報導某某明星,某某名人用那些名牌,使民眾開始迷名牌。近因如大篇幅介紹這款環保包,並報導有人在網路上轉賣,獲得暴利,引起貪婪。所謂「媒體決定訊息,訊息決定認知」,普羅大眾有了某種認知,當然會採取行動。

 

五、資本主義社會的特質,造成迷名牌,無法避免。廠商為了利潤,採用各類行銷手段,鼓勵消費者使用名牌,增加自己利潤。而工商業社會常態,是以穿的、戴的、坐的,外在事物來評判人。高明廣告,加上社會風氣,就算不喜歡名牌,沒能力使用名牌,也會被蠱惑,要設法擁有些名牌。其實,用名牌除了表示有錢買名牌外,並無其他意義。難道背著幾萬元背包,就會變成有學問,有道德,有新思想。

 

當然,搶購名牌並不違法,否則警察可以把這些人抓起來。只是看到一些人,受媒體影響,被高明行銷手法蒙蔽,為了環保包而推擠,覺得這些人還真可憐。還好人數有限,大部分的人還是很理智的。


人要知道自己的本分,守住自己的本分。以我來說,我知道以自己的經濟狀況,不能用名牌,就不會幻想去買名牌。沒有名牌,我一樣過的很好;有了名牌,並不會提高我的地位,或更受人尊重。我不會花幾萬元去買個名牌包,我覺得買個幾百元包包,就很實用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