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大家都不是解答,不用分這麼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少子化是目前已開發國家面對的共同現象,但在東亞區域,這個現象來得又快又急,使得這對於東亞諸國都構成了一個相當嚴峻的挑戰。在台灣,少子化也早就被視為國安危機,並在多年前就被提醒要注意與發展對策,但目前除了一步步見識到所謂少子化浪潮帶來的衝擊開始顯現外(尤其是在教育體制方面),基本上台灣政府對於提升生育率應該是完全束手無策放棄治療,轉用其他方式降低衝擊(引入移民、產業轉型、重質不重量的人才培育等)。

基於少子化是台灣社會的巨觀現象,成因複雜,不具有一個明確解答,所以基本上它也許不能被稱為是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假定問題會需要有相應對策來解決的話),但它確實是一個困境(或者說是一個艱困的時代條件),其被預期帶來的嚴峻後果也引起了普遍焦慮,這使得不同類型的群體依各自的需求與期待,對少子化做歸因並形成政策訴求。

基本上有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就算政府不斷提高生育津貼的金額,對於生育率的提升也是沒有幫助(這在運用類似政策工具的其他國家來說也是如此),因為這種政策的主要功能在於幫助已經生小孩的家庭過得輕鬆一點,而無法提供從不生到生的誘因(最多最多我們只能說,因為它能減輕生育小孩的負擔,使得原本就有計畫要生育的家庭更快或更順利地達成這項計畫)。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方面,有相當多的人認為這是因為房價漲太多、成家不易,而使得年輕人結不了婚、生不了小孩(這可能是最主流的意見);另一方面,也有一派為數不少的意見是,台灣社會的家庭分工與職場文化依然對婦女不公平或不友善,這使得單身適齡女性不願或不敢踏入婚姻或就算結婚了也不打算生育。

上述這兩派當然各自有其預設與盲點。就主流派來說,他們預設了擁有房屋對於結婚與生育來說是必要的。基本上這個預設有吻合台灣社會風土民情之處(甚至韓國也有類似情況),但一來儘管新成屋近年來確實價格漲很多,中古屋卻沒有相應的劇烈變化,而不少年輕小家庭確實是從中古屋開始買起,二來租屋市場相對而言較為平穩,並且確實也有年輕小家庭是從租屋開始起步,所以對於真的有打算結婚生子的年輕人來說,房價高漲這件事儘管會對生活帶來壓力,也會相應地壓縮財務上的餘裕,但它造成的結果應該是延後或減少生育數目,然而基本上造成少子化現象的直接主因是,結婚人數與比例的大幅下降(其實這不只是台灣如此,而是已開發國家的共通情況,只是程度有差)。

就另一派來說,則預設了當家庭與職場文化轉變得更為公平或婦女友善之後,單身女性就會願意結婚生育。儘管這個解法確實有助於使得原本其實會有意願,只是心理上受到阻礙(相對於前者是經濟上受到阻礙)的單身女性結婚生子,但根據金融時報最近的一篇專欄文章指出,已開發國家結婚人數與比例的下降,主要原因不在於人們在心理上害怕踏入婚姻,而是對於享有一個良好品質的生活,人們已不依賴透過尋找另一半來達成(意即更傾向獨立生活),另外也因為對於良好生活品質的觀念改變,使得人們本身更汲汲營營地在追求個人的良好生活,同時他們也會假定,如果要有小孩,為了讓他擁有良好生活品質,勢必也要投入大量的心力去培養,這都使得人們缺乏資源與心理上的餘裕去考慮結婚生子,更不用說現在大部分的人已經不把生養小孩當作人生不可或缺的一環。

所以基本上是這樣的,這兩派意見基本上關注的是少子化成因的不同層面,他們各自確實都可能造成生育率或數目的降低,但都不完整也不根本。不過反過來說,也其實都能帶來幫助而不會互相排斥。所以像之前館長跟黃國昌發動的關於公平正義的遊行,有不少人上街遊行抗議房價過高,卻被操作成性別對立,塑造成會抗議公平正義的人都是單身魯蛇台男,似乎就把前述少子化的兩派意見也拉進到性別分化的泥淖當中。但其實這兩派解法都不可能扭轉少子化,房價較低的已開發國家也少子化,性別平權最卓著的北歐國家也少子化,我們只能說,從經濟或財務下手效果最快但範圍最狹窄,從文化下手範圍較廣但效果較慢,而搞分化其實一點意義跟道理都沒有。

avatar-img
2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rby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此篇文章是一項宣言,在批判學界容易產生的過度抽離具體經驗情境的討論的同時,也批評日常生活政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權力傾軋。這兩種方式與態度都不是一個好的解決爭議的辦法。本文提供第三條路線,並指出其內涵與承諾。
這是一篇針對愛瑞克的自助型書籍-"內在原力"-的評論。 內在原力的重點分為以下3面向10點: 調整工作:1人公司、第2曲線、3種工作 修改判斷:利他+利己、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 重設價值觀:長期累積、沒有壞事、包容而完整、你是誰 而這篇書評的重點在於批判地反省後兩個面向的說法。
此篇文章是一項宣言,在批判學界容易產生的過度抽離具體經驗情境的討論的同時,也批評日常生活政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權力傾軋。這兩種方式與態度都不是一個好的解決爭議的辦法。本文提供第三條路線,並指出其內涵與承諾。
這是一篇針對愛瑞克的自助型書籍-"內在原力"-的評論。 內在原力的重點分為以下3面向10點: 調整工作:1人公司、第2曲線、3種工作 修改判斷:利他+利己、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 重設價值觀:長期累積、沒有壞事、包容而完整、你是誰 而這篇書評的重點在於批判地反省後兩個面向的說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現在積極面對的問題,但多數國家投入資源、卻沒有什麼進展。而許多人保持單身,是惡化少子化的最關鍵原因。前陣子有看到統計說,在台灣,有結婚的人多數還是會生小孩,頂多是比以前少生。但晚婚、不婚的人,就幾乎沒有生小孩了。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台灣生育率全世界最低,但都沒有抓到問題的核心重點,讓我對台灣的前途感到憂慮。 難道沒有人注意到這麼多危害生育率的明顯社會問題嗎? 首先,是好的床太貴了。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少子化」在很多國家都是國安等級的重要議題。西方社會對於「不婚生子」的接受度較高(冰島超過七成新生兒是「非婚生子」),而在很難接受這個觀念的台灣,想要解決少子化問題,「降低不婚率」顯然是關鍵第一步。 現代社會的「愛情」面臨了哪些過去世代未曾經歷的挑戰?建立、維持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又為何如此困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少子化從我小時候這一代開始就是少子化的開端,高齡化也是漸漸高漲,高齡化就是我的阿公阿嬤那一代高齡化,少子化是從我這一代開始少子化,少子化原因不是年輕人的問題,是政策的問題,像是育兒政策有問題,育幼政策也有問題,你可以看新聞得知育幼人員虐童殺童,幼稚園出現虐待事件等。
Thumbnail
臺灣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導致人口結構高齡化,社會福利制度崩毀,家庭結構變遷等問題。文章討論臺灣少子化的現況及相關數據、可能的原因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指出少子化問題根源於社會結構和價值觀唸的改變,提出需要從教育體制、生活品質和生活壓力等多個方面入手解決問題。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少子化現象的日益嚴重,許多人開始探討其背後的原因。房價上漲常被認為是影響年輕人生育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少子化的多重根源,幫助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一社會現象。
Thumbnail
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現在積極面對的問題,但多數國家投入資源、卻沒有什麼進展。而許多人保持單身,是惡化少子化的最關鍵原因。前陣子有看到統計說,在台灣,有結婚的人多數還是會生小孩,頂多是比以前少生。但晚婚、不婚的人,就幾乎沒有生小孩了。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幾乎可以說就是少子化所造成,不是只有台灣才少子化,全世界的先進國家都一樣。真正造成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一個是避孕技術的成熟與低成本,另一個是文化上鼓吹個人主義、享樂主義,使人規避家庭與生育。
看到大家都在討論台灣生育率全世界最低,但都沒有抓到問題的核心重點,讓我對台灣的前途感到憂慮。 難道沒有人注意到這麼多危害生育率的明顯社會問題嗎? 首先,是好的床太貴了。
Thumbnail
分析了臺灣的生育率歷經三個階段的變化,以及導致「少子化」的原因和其影響。探討了高等教育普及、國人晚婚趨勢、結婚率降低、生育年齡延後、育兒成本增加、女性難兼顧家庭與就業、職場對孕婦的歧視、高房價、低薪等因素對生育率的影響。
Thumbnail
文章談到了臺灣近50年來的少子化問題,全球生育率下降的趨勢,以及東亞地區的少子化原因。探討了少子化的定義、影響,以及少子化和高齡化現象的關聯。並用數據說明瞭少子化問題的嚴重性。
Thumbnail
「少子化」在很多國家都是國安等級的重要議題。西方社會對於「不婚生子」的接受度較高(冰島超過七成新生兒是「非婚生子」),而在很難接受這個觀念的台灣,想要解決少子化問題,「降低不婚率」顯然是關鍵第一步。 現代社會的「愛情」面臨了哪些過去世代未曾經歷的挑戰?建立、維持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又為何如此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