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戒不掉的癮世代:臺灣的毒梟、大麻、咖啡包與地下經濟

書在書櫃上好一陣子,又因為默默接下讀書會很快的讀完這本小書。家中有吸毒的親戚在小時曾是個陰影,那個家人沒有回家的夜晚,和後來不斷的爭執成了揮之不去的夢魘。毒梟聽起來頗為驚人,但翻看全書覺得應該只能稱得上毒販,那數量要說毒梟有點多,或者這地下經濟查獲的終究比真正的少上太多,黑社會也流動的比破獲得快上許多。

海島國家臺灣有著悠久的鴉片史,毒品的吸食或者說物質濫用本不是新鮮事,但這本書要說的是泛濫到各世代都有自己的物質濫用,才是麻煩的問題。大至各種迷幻物質,小至雜牌感冒糖漿含有嗎啡類成分,到底哪些是毒?哪些是藥?那些該戒?那些該查禁?哪些又人畜無害?其實一直都是複雜的問題。

早些從鴉片說起,具有一定社交功能甚至有些上流,乃至於與青樓扯上了邊,成了應予杜絕的習慣。先是這種有點放鬆麻醉效果的成分,再來是興奮性物質。安非他命原先並非管制物質,也用來減肥提神,到處都賣的情況直到被查禁,才開始出現藥頭,轉而地下化。

吸安的壞處是有一定的成癮性,若是藥源無虞,那還不成問題,要是進一步用上了海洛因,那可就難以戒治。成癮性及戒治的困難程度不一,興奮劑又有一定的功效,地下化了之後就進入黑市有一定的利潤,殺頭生意向來有人做,於是出現了走私進口,也就產生出新的供應鏈。

黑幫經營黃賭毒有其手法,先有賭債再迫其販運,在東南亞及東北亞的供應鏈上,臺灣居中的地緣關係,走私熱點從新竹、高雄到宜蘭均有之。有仿國外毒梟的,也有自成一派大量輸入的,破獲大量煙毒走私的案件後,並未必斷絕供應,只是斷了其中一條線。因為需求還在、市場還在,就還是有人會鋌而走險。

除了這些走私、再摻一些轉售之外,也有混賣的咖啡包,把不同效果的藥劑混成一包販賣,就像大補帖一般,你要的效果都有了,只是成分不一,效果不定。藥效沒能及時,追藥可能藥到命除,但青少年追求快感,窮極無聊,咖啡包的價格又負擔的起,成了可能的選項,也就大為流行,抓不剩抓。

哈們在大麻合法化的浪潮中,兩極化評價。醫藥用大麻和娛樂用大麻的爭議不斷,倡議者說盡好處,而帶有疑慮者則是保留了許多已經發生的問題。罕病、巴金森氏症等呼麻的減緩說明了醫藥用大麻的必要,但娛樂用大麻則是急迫性較低。當大麻還是二級毒品,新聞偶有名人網紅持有吸食,就可見這天然草本植物的魅力,以及普遍性。成癮嗎?咖啡、菸、酒的成癮性似乎都更高,怎麼區分?那些有害?真的是大哉問。

推薦給也覺得毒品、物質濫用、成癮越來越撲朔迷離的朋友,這問題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黑白分明,看了這本紀實報導,雖沒有正確答案,但也勾勒了一些故事,讓你可以了解一些面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