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的時候總是幻想我以後會擁有幸福的高中生活。我想像我是言情小說的女主在高中能事業愛情雙豐收,也想像我是熱血番主角,會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走向人生巔峰。各種各樣的幻想,總的來說就是希望成為一個三高人士,成績高人氣高顏值高。
但大多數人的結果應該會跟我一樣,高一的第一個學期過完了,感覺自己好像過的有點空虛。跟想像中得到自由後「什麼事都可以做」的生活不一樣,我們好像什麼事都能做,卻什麼事都沒有做,回過頭什麼都看不到,感覺自己的時間好像蒸發了。我們的時間到底去哪了?
答案其實很明顯,可能是我們在床上滑IG的時候過了,也可能是在我們下課打電動的時候過了,又或是在我們休息「一下」的滑幾個小時手機的時候過了⋯⋯所有人都知道這些答案,只是我們可能不太想面對,我們都被那個懶惰放肆的自己打敗了。
我其實也有過一段比較自律的日子,是在我國三的時期,但上了高中以後,我卻無法再控制自己。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麼以前能夠做到,現在的我卻做不到了呢?我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嗎?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最近我終於找到了答案,我現在缺少了目標與方向。
國三的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我期望我能考上一所我想要去的高中,過上我想要的生活。所以我努力的走向我的目標,但現在的我對未來是迷茫的,我不確定我到底想要什麼,生活也就沒有努力的衝勁。目標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是我們動力,要不要自律,從來都是取決於自己,不管別人怎麼約束、勸說,只有內心堅定想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一個目標你才有動力去約束自己,應該也是因為如此,很多堅定夢想的人才能成功吧。
我指的環境有兩種,一種是外在的、一種是內在的。事實上,大家應該都知道環境對自律這件事的影響有多大,但我相信應該很多人也是和我一樣,每當要開始讀書、或是要開始認真做一件事情時,就會開始變得異常忙碌。你會突然覺得桌子好像有點亂、我好像還沒有把碗洗了……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好好的做事。這都是因為干擾因素太多了,無論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
這件事其實很容易發現,為什麼真正自律的人依舊那麼少呢?很顯然,我們並沒有完全離開那些干擾因素。外在環境這個條件並不是你到了圖書館、你把你的書桌整理乾淨,就算是達成了,你要離開任何一切誘惑你的東西。舉個例子來說,你就算到了圖書館,你也有可能占著位子在那裡滑手機,那何不一開始就不要帶著手機去呢?畢竟如果你是那些能抵抗誘惑的人,你何必去圖書館呢?
而內在的環境很簡單,就只是單純的指你在做一件事時是否有「超然脫俗」的專注在那件事上,也就是你「心」的環境是否是乾淨的。要排除內心的干擾因素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畢竟這個時代,就算你排除了一切外在干擾,誰不會在讀書、考試時,腦袋裡突然浮現出某首歌的旋律或歌詞呢?又或是突然發起呆呢?這種時候我就會選擇靜靜的坐在那,想著一張白紙,把一切事都拋到腦後,過個幾分鐘,把自己的腦袋清理乾淨後,我再來好好的專注的做我要做的事。
「與自己溝通」的能力,這聽起來似乎有點抽象,但我最後一個提到這點就是因為我覺得它很重要。這句話其實應該可以翻譯成去了解自己、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最重要的是,「自律」其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每個人適合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樣,要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並不是那麼容易,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你知道你無法一心二用那你就不該在讀書時聽歌、你知道你會玩鉛筆橡皮擦扮家家酒,那你讀書的時候就應該只留一隻原子筆……這些都是非常「客製化」的事情,每個人都不一樣,但這些小小的事情,非常有可能就是你能否自律的關鍵。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律之道。
「我可以接受失敗,再站起來就好,但我絕對不能接受未奮鬥過的自己。」—李智凱
我其實還沒完全的做到自律,上面的那些都是我自律失敗後總結出來的經驗。我每天都在想,我這樣的生活,未來會後悔嗎?我覺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有些事情你能做一輩子,打電動、看小說⋯⋯這些我都是我想做就能做的,但有些事情現在錯過就來不及了。畢竟,大家應該不會想要未來的某一天,你在國外想要搭訕帥哥/美女時,一句英文都說不出來吧?那現在就得行動起來了,不管是讀書還是可以提升自己的事,從來都不是說說就可以做好的!
林韋諭,一條生活在陸地的鹹魚,品種為鮪魚,好吃懶做卻非常想翻身。是一名文筆非常有限的高一亮孩,喜歡唱歌、跳舞、看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