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閱讀》:一本非典型的閱讀法書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剛看到《我們為什麼要閱讀》時,以為又是一本市面上常見的「閱讀法」工具書,沒想到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覺得它更像是從「我們為什麼要閱讀」這個問題為核心的思考隨筆集。讀的時候,除了會不時點頭覺得「說得真對」外,也常會有「咦,原來可以這樣思考啊,真有意思」的感受。相當驚喜的一本書!

作者荒木博行是學習設計公司(Manabi design) 的董事長。同時他還在日本聲音平台 Voicy 開設說書節目《荒木博行のbook cafe》,從 2018 年開始每日一更,天天分享書評。如此背景,無怪他對閱讀有這麼多有意思的想法。

這篇文我想從為什麼要閱讀、怎麼選書、如何閱讀等三個點來分享。開始前想先做個小提醒。雖然本書是在談閱讀,但荒木博行卻在前言中開宗明義地說「閱讀法」其實是因人而異的。他希望讀者在看這本書時能萌生「雖然這是荒木的想法,但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觀點。好愛這樣「挑戰」自己的說法。除了這本書,希望大家在看這篇文(或我的其他文)時也能抱持這樣的態度。好的,那我們就開始介紹吧!

【為什麼要閱讀】

首先來聊聊書中關於「為什要閱讀」這個大哉問的見解。

〔無魅力的魅力〕

在這個內容大爆炸的年代,不管是FB、IG這樣的社群,或YB、Netflix等影音平台,都有滿到溢出來的內容可供享用。想要知識或娛樂型的內容都不怕找到,而且都遠比書本這樣純文字的單調媒介豐富生動。那麼究竟為什麼我們還需要讀「書」呢?

關於這點,荒木博行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看法:書的最大魅力,就是毫無魅力。由於圖文或影音會高度刺激你的感官,在吸收這些內容時我們往往是比較被動的。相比之下,書本的「單調」反而讓我們在閱讀時有了「主動」思考的餘裕。如荒木博行說的:

我們得主動走進書的世界,全面動用自身經驗與思想去面對文字,解釋字裡行間的意境。

正是這樣的餘裕,讓我們能夠自行決定消化資訊的步調,進而去主動深入地思考。不單是知識型的內容需要這樣的思考餘裕,娛樂型的內容也很需要。比方說,相較於《哈利波特》電影版直接框架出魔法世界的模樣,看小說的讀者可以自行在心中建構獨一無二的魔幻世界觀。這樣的想像空間正是許多文學作品迷人的地方。

〔將過去抽象化〕

在這個變動迅速的年代,光看向過去往往無法幫助我們面對未來。舊有的技能可能因為技術革新而失去競爭力(比如汽車發明後的馬伕)。因此,荒木博行認為我們需要將過去「抽象化」的能力。唯有萃取經驗,抓出本質,才能將其活用於未知的世界。

然而,如果只是粗暴地地將經驗簡化成觀點,常常會與現實脫節。因此,荒木博行強調,在抽象化出觀點後必須審問自己:這個結論是否基於現實?適用的範圍有多廣泛?而這正是閱讀的價值。畢竟,每個人的經驗數量與廣度是有限的。透過閱讀,我們得以將大量他人的經歷化為己用。當然,這點透過其他的內容媒介也可以得到。但如同前面說的,書所具有主動特質能幫助你更好地去實現抽象化。

書中藏有各種宇宙!

【如何選書】

接讓我們聊聊如何「選書」。這應該是很多人會有的疑問。畢竟,現在出版的書這麼多。要怎麼在茫茫書海中找到自己「該」讀的書呢?

荒木博行認為書可以概分成三種類型:發現問題之書、發現答案之書和既知答案之書。

〔一、發現問題之書〕

這種書會探討你從沒思考過的「未知問題」。這類型的書常常會顛覆你的認知。像我最近讀的《古巴》。因為對古巴幾乎沒概念,讀起來可說處處是驚奇。

〔二、發現答案之書〕

這種書會解答你思考過的「既知問題」。這類型的書有時會偏工具點。例如,因為覺得時間不夠而想從時間管理的書籍中找到解方。除了幫你解惑,這類型的書有時還會帶給你新的看法。比如《世界觀》這本書就挑戰的我對「知」的理解,大大改變了我原本的觀念。

〔三、既知答案之書〕

這種書會探討你已思考過並且知道解答的問題。荒木博行認為,這類型書籍的作用在於「提醒」。雖然很多道理我們都知道,但落實起來卻是知易行難。這時候就需要透過既知答案之書來幫你回復認知。在我看來,心靈成長的書幾乎都屬於這類。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分類是從你自己出發的。換句話說,同本書,對不同的人可能會屬於不一樣的分類。

3種類型的書

3種類型的書

好的,那我們究竟該讀哪類型的書呢?荒木博行的建議是「不要挑食」。他認為,很多時候人會陷入一本書要對自己「有用」的功利陷阱中。但他認為閱讀存在一種悖論:如果越去思考「有用」,就會失去閱讀的本質,進而導致閱讀失去作用。若不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反而常常會在書中找到意外收穫。

因此,荒木博行認為,只要秉持著「反正沉澱在腦中的知識,遲早會派上用場」的開放態度挑書就好。書中就說,他現在其實不太讀商業書了,幾乎九成都是哲學、歷史等人文學系的書。

這點我相當認同。我看的書其實很雜。前些日子有書友問我都怎麼選書的。想了想回說:「最基本的核心應該還是要有趣吧!」對我來說,在各式各樣的書中探索遨遊,不去在意有沒有用,反而常常會有驚喜!

什麼書都讀讀看,可能會有意外的驚喜哦!

【如何閱讀】

最後來聊聊所有閱讀法書籍的必談主題:如何閱讀。書中談的很多,下頭整理些喜歡的給大家參考。

〔放下成見〕

雖然書本很大的一個優勢就是會留給人思考的餘地,但同時也很容易讓自己的思緒去干擾書中的內容。因此,荒木博行建議,面對書本時,可以先忘記過往的經歷專心閱讀,之後才提取個人的經歷來解讀書本。畢竟,如果被自己的認知給束縛,而讓閱讀的體驗受到局限,那就太可惜了。

〔自發參與〕

在被動沉浸於書中內容後,接下來就要將自己帶入書中世界。很喜歡書中說的:

書本由於留有思考的餘地,所以讀者得以為其塗抹上各種色彩,賦予書本嶄新的生命。

書中提到,一本書會在讀者與作者的聯手下昇華成一部獨一無二的作品。事實上,每本書都可以跟自己有關。閱讀書本,很多時候其實也是在閱讀自己。透過將書本內容與自己連結,往往能激發出很多嶄新的想法。

〔保持疑問〕

由於現在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透過 Google 搜尋快速找到答案,導致大家對「問題的容忍度」越來越低。但荒木博行強調,在吸收內容時保持「疑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你可能會對書中的見解感到矛盾、疑惑或是不安,甚至讀完還會有種煩悶感。但這其實都是很好的事。荒木博行認為,當你看完一本書後還感到煩悶,其實就意味著你實質上還在「閱讀」。因為這本書為你帶來新的問題,所以你正在「思考」它。

這讓我想起之前接受中途筆記訪問時,曾提過我對「雷書」的看法。在我看來,一本我不認同的書並不是雷書。因為它其實激發了我很多思考。除了讓我審視為什麼不認同的原因外,還會讓我反思自身的想法是否有缺陷。對我來說,一本讀完雖然大約認同,卻沒激起什麼火花的書才是真正的雷書。

雖然書中分享了不少閱讀建議,但荒木博行也強調沒有「應該要」的閱讀法。很認同這樣的說法。我總覺得閱讀應該要是自由的。所以保持平常心,讀起來就對了!如同荒木博行說的:

閱讀沒有規定,花點時間享受閱讀吧!

打開心胸,放鬆地讀起來吧!

【後記:自己的草莓】

前言中,荒木博行提到到一個很有趣的觀念,叫做「教育悖論」。這個觀念是由濱口秀司提出的,指的是老師教得越淺顯易懂,學生就越容易會會不批判、不思考地吸收知識,最後淪為「老師的劣化複製品」。因此,在教學時,老師必須不讓學生看清全貌,藉此誘發學生思考。用奶油蛋糕來比喻的話,全貌就是草莓,是整個奶油蛋糕的醍醐味。學生得自己去摸索、探詢。

因著這點,荒木博行希望他的這本書也能成為一個引導思考的存在。如他說的,如果期待在本書看到「高效率閱讀的五個步驟」等速效型應用知識的人,恐怕會大失所望。荒木博行反而希望讀者看完能有「雖然能懂他想表達什麼,但具體來說該怎麼做?」的疑問。因為這疑問正是蛋糕上的草莓,也就是閱讀的醍醐味。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這是本非典型的閱讀法書籍。在我看來,這本書確實不甘於成為一本解答閱讀疑問的答案之書。而是想透過透過對閱讀的種種發想,成為一本帶給讀者新疑問、新思考的問題之書。很愛書中的這句話:

請各位讀者,使用那顆根據自己生活方式和人生舞台培育出來的「草莓」,創造一塊與眾不同的草莓蛋糕吧。

其實這也與我的分享閱讀初衷很相似。我之所以會將部落格取名叫「姆斯的閱讀空間」,就是希望這是一個自由的所在。我所想做的,絕對不是那種濃縮式的精華說書,而是希望透過我對書中內容的共鳴分享,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希望大家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草莓!


raw-image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哀居和Podcast↓↓

姆斯的閱讀空間 FB

姆斯的閱讀空間 IG
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

avatar-img
199會員
242內容數
分享讀書所感,期望藉由書寫梳理自己的思考,透過文字與他人產生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姆斯的閱讀空間 的其他內容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這本《古巴》是二〇二二年年獲得普立茲歷史獎的巨作。我對古巴歷史認識甚微,大概就是知道卡斯楚、豬玀灣事件和古巴飛彈危機的程度而已。原本很擔心以我淺薄的知識,這本磚塊書(接近六百頁)會啃得很辛苦,沒想到卻出乎意料地好看。
今天要介紹《投資金律》這本我心目中的必讀投資巨作。它也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選書之一。上次讀已是 2020 年。巧的是本書在 2023 年出了熱騰騰的新版,而台灣譯本也馬上在 2024 年跟上。所以我這次重讀就直接看新版,時機正好。
這本《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是奧地利的小說巨匠史蒂芬.茨威格的中篇小說集。除了〈一位陌生女子的來信〉外,還收錄了他另外十篇作品。最初是在銅鑼灣書店瞄到這本書。本只想說來讀個經典名著,增增氣質。沒想到看完超驚艷,天殺的好看。雖說這種能流傳百年的作品沒道理會差,但真沒想到會那麼屌(笑)。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羅傑.克勞力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第二部。其實書名已經劇透了。沒錯,這本書講的就是東羅馬帝國被鄂圖曼帝國攻陷的故事。之前介紹過首部曲《海洋帝國》,但與那時完全不知道哪方會獲勝不同,本書談的東羅馬滅亡實在太有名,我歷史再差都知道。1453 也是我少數沒還給學校的年份(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各種精簡過的懶人包影音或文章,已經被精心設計,當你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得出「結論」時,可以直接使用它們,這也是現今將知識分子的觀點包裝成商機如此活躍的原因。本書探討作者對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及看法,指出大部分的人的閱讀程度其實只有小學畢業,若缺乏正確閱讀的認知及技巧,是難以體驗閱讀樂趣的。
Thumbnail
人為何要閱讀? 這算大哉問,不同年紀的想法不同,不同職業的看法不同,不同目標的用處也不同,很多的同與不同。 筆者的想法,倒沒有那麼複雜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實用書、想像文學和歷史書的閱讀要點,深入探討實用性書籍的目的、方法以及影響,想像文學帶來的好處,以及歷史書的史實性問題以及閱讀歷史所能帶來的智慧。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是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能夠增強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並培養同理心。此外,閱讀還可以帶來娛樂和放鬆,激發創意,並有助於個人成長和智力發展。
Thumbnail
偶然在網路上讀到有人推薦一本書,是教人如何「以閱讀變現」的書。 閱讀如何變現?好奇一讀,但讀來讀去還是不明所以。 於我,閱讀向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因為喜歡而讀。儘管讀的多半是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用的小說,但我總覺得閱讀最重要的是開心,實不實用,見仁見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定義,說不得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本書是之前我大約1月的時候看的,對於讀書和工作問題有些迷茫,然後看到這本書名,聽說這本書銷量還不錯,因此就看了這本書,期望從書中得到一些想法 這本書分為六個章節,其中五個章節是在談論有關工作,最後一個章節則談論到讀書,下面整理幾個書中內容,最後再寫寫我的心得
Thumbnail
閱讀對人們的好處包括還原概念本來面目、獲取豐富的選擇、增長知識、自我突破、創造無限時間。另外,也整理出作者從24種不同的角度,介紹各類好書及對自身的好處,並提供了相應的閱讀節錄與整理。
Thumbnail
各種精簡過的懶人包影音或文章,已經被精心設計,當你需要提出「自己的」意見或者得出「結論」時,可以直接使用它們,這也是現今將知識分子的觀點包裝成商機如此活躍的原因。本書探討作者對如何正確閱讀一本書的技巧及看法,指出大部分的人的閱讀程度其實只有小學畢業,若缺乏正確閱讀的認知及技巧,是難以體驗閱讀樂趣的。
Thumbnail
人為何要閱讀? 這算大哉問,不同年紀的想法不同,不同職業的看法不同,不同目標的用處也不同,很多的同與不同。 筆者的想法,倒沒有那麼複雜
Thumbnail
當我們閱讀時,會埋首於文字中,穿梭於知識之間,但在這條知識之路上是否有著一些謎團和誤解呢?讓我們一起啟動這趟奇妙的知識探險之旅,解開迷思,拓展視野,並與他人分享你的閱讀見解和獨特體驗吧!
Thumbnail
本文介紹不同類型書籍的閱讀方法與注意事項,包括實用書、想像文學和歷史書的閱讀要點,深入探討實用性書籍的目的、方法以及影響,想像文學帶來的好處,以及歷史書的史實性問題以及閱讀歷史所能帶來的智慧。
在閱讀認識自己相關書籍中遇到瓶頸,剛好又有讀到“多元思維”這個詞,所以想轉換一下思維,多閱讀多思考多整合,想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閱讀以及訓練一下思考力的肌肉。 本書提到以下三件事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A.讀書能獲得知識,並能在書中得到不同體驗,思考其中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幫助,若能將知識與體驗內化,就能
Thumbnail
閱讀是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有效途徑,能夠增強語言技能和思維能力,並培養同理心。此外,閱讀還可以帶來娛樂和放鬆,激發創意,並有助於個人成長和智力發展。
Thumbnail
偶然在網路上讀到有人推薦一本書,是教人如何「以閱讀變現」的書。 閱讀如何變現?好奇一讀,但讀來讀去還是不明所以。 於我,閱讀向來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因為喜歡而讀。儘管讀的多半是很多人都認為沒什麼用的小說,但我總覺得閱讀最重要的是開心,實不實用,見仁見智,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的定義,說不得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