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6|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酌影|《辛德勒的名單》我們所能做的,是協助受傷的靈魂度過痛苦之河

    IMDb(網路電影資料庫)常會進行問卷,不管是問題是哪些是人們心目中10部90年代的偉大電影或是影響世界的百大電影,《辛德勒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必定榜上有名,而且與94年的經典《刺激1995》,通常會居前幾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提到這辛德勒的名單:「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然而,身為社會觀片反指標的我,通常越多人推薦,我反倒是興致缺缺。直到最近又來到講授極權政治與二次大戰,才點開Netflix觀看,希望自己能對學生們講故事時,更有時代的帶入感。

    當年的海報,一直沒看清,最近才發現他是握著紅衣小女孩的手

    當年的海報,一直沒看清,最近才發現他是握著紅衣小女孩的手

    電影本事

    奧斯卡辛德勒(連恩尼遜飾演)出生於奧匈帝國(今捷克),在戰前加入納粹情報局擔任間諜工作。後來因叛國(背叛捷克)而被捕,然而根據1938年的慕尼黑協定被釋放後,他加入了納粹黨。在戰爭初期,他在波蘭開設了一家工廠,最初的目的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而雇用了許多低薪的「猶太波蘭人」,當時猶太人已被集中到猶太區。然而,進入辛德勒的工廠工作,卻成為逃避被送往集中營或處死的機會。

    為了籌措工廠資金而大規模招聘低成本的猶太工人,辛德勒與當地猶太管理階層的伊扎克史登(班金斯利)合作,並請他擔任會計師。史登利用自己的職位,偽造了許多文件,使許多原本被納粹視為無用的猶太人,包括教師、藝術家和殘疾者,被送進辛德勒的工廠。辛德勒對此事心知肚明,但他選擇視而不見。

    連恩尼遜跟班金斯利(後者曾在2018年的最終行動飾演策劃屠殺猶太人的阿道夫艾希曼)

    然而,在黨衛軍阿蒙·葛斯(雷夫范恩斯飾演)進駐猶太區並管理集中營、展開大屠殺時,辛德勒在山上目睹了這些殘酷的行為,深受震撼。於是,他採取一種平衡的方式,一方面利用自己的納粹身份和人際關係與葛斯虛與委蛇,一方面暗中幫助猶太人。

    隨著戰爭進入後期,「猶太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開始實施,那些在葛斯管理下倖存的猶太人即將被送往東部的集中營。

    原本擁有財富的辛德勒決定與葛斯談判,希望能帶領那些在工廠工作的猶太工人離開,然而這是以人數計算的,這份名單將決定生與死的命運。

    真實的阿蒙葛斯,與雷夫范恩斯,據說當年定裝出現在片場,他讓倖存者不自覺地發抖

    ***教學防雷線****

    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曾經說過「死一個人是悲劇,死一百萬只是數字」(A single death is a tragedy, a million deaths is a statistic.)。對於我自己而言,二戰期間納粹屠殺六百萬猶太人這樁事,在我國高中時代僅止於課本和歷史書籍中的一段文字而已。

    直到我大三那年,我看了安德林·布洛迪(Adrien Nicholas Brody)主演的《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其中一幕德國士兵將一名輪椅使用者從陽台推下的場景深深震撼了我。儘管我們希望世界充滿善意,但我仍然難以理解當年執行死亡指令的德國士兵們的行為。這一幕使我感受到歷史的恐怖和悲劇,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這些事件所帶來的痛苦和悲痛。

    戰地琴人(The Pianist,2002)

    希望今晚趕快結束工作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以其黑白的影像陳述方式,更能讓觀眾專注於角色的表情,深入感受其中的情感。例如,在夜晚,一名納粹黨衛軍軍官一邊驅逐猶太人,一邊優雅地彈奏莫札特的場景。最高領袖葛斯用毛巾拭汗,彷彿他只是結束了一個重要的工作,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輕描淡寫地說出了上述的台詞。對於許多身穿納粹黨徽的德國人來說,他們內心深處認為這是一項歷史的使命和工作。是為了國家和種族的利益。


    因為追求日耳曼人生存空間,所以發動戰爭是最合理的選擇。
    因為猶太人長久以來是歷史共業,所以滅絕該民族勢必進行。
    因為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在此之前逐步處理老弱婦孺行為。

    找尋自我的歷史定位,這信念是極為危險的事

    「猶太最終解決方案」

    最初將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至少離開歐洲這片土地,是為一種納粹意識形態,甚至是一種想像。如同電影中,在集中營的猶太人彼此述說奧斯維辛的毒氣室及焚化爐,斥為無稽之談,認為大規模的屠殺難以想像,直到真正趕下火車,抬頭仰望焚化爐的煙囪時,才發現真實的恐怖。

    戈林致海德里希考慮最終解決方案的信件

    在1942年1月20日的萬湖會議(Wannsee Conference),11名由海德里希主持的納粹軍官高層,決定有系統地、由西向東逐步消滅1100萬名猶太人。這群軍官打從心裡認為自己正執行一項歷史任務,如同在戰後被以色列特務從阿根廷綁為以色列受審的阿道夫艾希曼所說的:「(大屠殺)那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在此整體意識形態驅動之下的阿蒙葛斯,自然是集中營內的猶太人為次等物種。一大早起床看見稍事休息的工人,他也能毫不猶豫地狙擊殺害。

    相對於極高的目的性,辛德勒採取的行動,便顯得短線且立即,在「拯救更多的人」的目標下,成為一種矛盾的存在,在猶太人的眼中,他仍然是受納粹高層歡迎的富商,在同胞的眼中,他是個為自我利益而向猶太人妥協的人。他想方設法希冀改變納粹根深蒂固的觀念,包括與葛斯對酌談論權力,來抑止他的暴虐與殘殺,

    所謂的「權力」,就是我們可以決定生殺大權,卻又不那麼做。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辛德勒曾經評論葛斯在鄉下地方勢必是一位霸凌者。也就是深知其權力慾之盛,所以故意將其昇華為帝王形象,提醒葛斯如果想成就為王者,勢必做到寬恕與容忍。

    希望這世界多點善念,類似的悲劇永遠都不該再發生

    《辛德勒名單》提醒我們反思人性的複雜性和道德選擇的困難性,在當時的時代中,辛德勒和葛斯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人性在極端的環境下可能呈現出極端的不同面貌,同時也凸顯了歷史中,個人選擇和信念的重要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口白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