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彌蘭王問經
■ 五、本經的重要思想及其貢獻
五、靈魂與轉世:印度自遠古以來即相信靈魂、再生、業力與果報。後起的佛教接受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對原有的思想加以改進或加以新的詮釋,因而形成了佛教特有的教理,如相信再生而排斥靈魂(Vedagu),佛教三法印中的無我即是一個好例子。為了解釋有「再生而無靈魂」的問題,原始佛教經典及本經用五蘊:色、受、想、行、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配合及它們的作用來代替靈魂。關於此,龍軍用了許多譬喻,如以皮、肉、心、肝,色、受、想、行、識等之組合而成「龍軍」。其實「龍軍」祇是名稱、名號而已,並没有「人」(Puggala)或「我」(Attan)或靈魂(Soul)。同樣地,以車轅、車軸、車輪、車身等之組合而成車,實無有車,車祇是各種零件配合而成,也祇是一個假名。
佛教既不承認靈魂而相信再生或轉生,很自然地彌蘭王想知道:「誰轉生?」龍軍的回答是:「名色轉生。」他且說:「此名色自己不轉生,但以此名色造業,或善或惡,以該業另一名色即轉生。」此處是指人之轉生是業力而非靈魂。關於名色轉生的進行程序,龍軍回答的大意為:如有人從一燈點燃另一燈,原來的燈或燈光是不轉讓給另一燈的;同樣地,教師以詩歌教兒童時,該詩歌是不會從教師轉移或移讓給他人的。名色轉生也是如此。雖然他是這樣解釋,我們或會感覺轉生仍含攝一種神祕性。如是,現代人用無線電話,或電視的遙控器是否有同樣的神祕性?簡單言之,它們的相似點是:一為業力,另一為電子力。兩者的活動力皆不能見,但其效果則相同。上述的「名色轉生」是早期佛教及上座部的理論,但本經(難問〉第一品第六提及「人胎」要具備三個條件即:一、父母交會;二、母有經水;三、香陰現在。此香陰被人解釋為:一個求再生的實體,且即將入胎。龍軍且說那是世尊所說,但未說明出自何處。此「香陰」是否涉及「靈魂」的嫌疑?如它是與靈魂相似之物,則後期佛教對「名色轉生」的理論,已滲入他宗的或外來的成份,它已非純粹的、原始佛教的教義了。
佛教既不承認靈魂而相信再生或轉生,很自然地彌蘭王想知道:「誰轉生?」龍軍的回答是:「名色轉生。」他且說:「此名色自己不轉生,但以此名色造業,或善或惡,以該業另一名色即轉生。」此處是指人之轉生是業力而非靈魂。
這邊不太明白,似乎是說「名色轉生」,但「此名色自己不轉生,但以此名色造業,或善或惡,以該業另一名色即轉生。」所以「人之轉生是業力而非靈魂」?
不過這是早期佛教觀點,以後期佛教而言,早期佛教應該是承許一個有自性的輪迴主體,但業感輪迴說,書中舉的譬喻是:
也就是名色(燈)不轉生,依賴業、作用、行為轉生,似乎是在存有層面運作到下一世再由概念層面命名,這點似乎剛好與中觀應成派相反,應成派認為的「唯我」似乎是在概念層面延續到下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