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珍生活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個平靜的社區,萬錦市,當地犯罪率很低,直到有天她撥出了通改變她一生的電話,這通電話讓她變成了各大媒體標題中的「惡魔」,然而這樣的事件,我覺得背後仍有非常值得討論的點。
嗨,我是派克,這裡是等於5,我主要分享書籍和影視作品背後的人文觀點,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請幫我按讚,這對現在剛起步的我非常有幫助,也歡迎留言理性討論!
Netflix上的雙面女弒親案,是部真人真事的紀錄片,這標題基本上已經是暴雷了最後的結局,然而當中還是有些十分有意思的轉折,一個多小時的片長,藉由穿插不同的實際口供畫面及新聞素材,讓人更能跟著這起事件,從一開始的模糊不尋常,一步步釐清線索到真相大白。
我先花些時間大略講述,整體事件概要,最後再提出這個事件我覺得可以思考的點。
事件圍繞在一個家庭展開,女兒阿珍,爸爸叫阿輝,媽媽叫阿霞,住在治安很好的社區中,卻遭歹徒闖入,媽媽被無情槍擊當場死亡,而爸爸則是遭槍擊後送醫陷入昏迷,而相較下,在這個過程中阿珍卻是毫髮無傷,而正是她打電話報警的。
一開始命案後的調查方向,是朝著涉嫌毒品交易、賭債等方向進行,因從相關的證據及阿珍口中得知,阿輝和阿霞都是越南移民加拿大,在這工作的職位都十分普通,阿輝是機械師,阿霞則是汽車零件公司的主管,家中卻有一輛賓士一輛lexus,而且目前住的房子,各位觀眾,全額繳清,沒有任何貸款。
欸不是啊...啊sir人家認真努力工作存錢,有這些東西代表一定是賭博或賣毒品嗎?是不是歧視?
然而調查到此,也遇到了第一個疑點,如果真是仇家謀財害命,那現場為甚麼還留著許多值錢的物品,錢包、相機、手錶都還在?我想大家看到這邊,一定會想那絕對是阿珍謀材害命,不孝女,想透過買兇後裝無辜脫逃,獨享這一切,該死!我當初也這麼想,但這只對了一半。
阿丹是整個事件朝另個方向的關鍵
是阿珍的前男友,二人從高中時期就開始交往,但阿輝跟阿霞始終認為阿丹太廢,只是個披薩店的員工,不求長進,沒有前途。相較於眼中的寶貝女兒阿珍,根本完全配不上,要跟阿丹在一起,除非,over my dead body!礙於父母的壓力,他們也在事件發生的二年前就已分手,然而阿珍沒說的是阿丹曾涉嫌走私和販賣毒品,也從來沒提過,即使他們分手後也持續有在聯絡。
而隨著調查的進行,更多的疑點被發現,最後阿珍的謊言像雪球般越滾越大,最終也迫使阿珍再也沒辦法掩埋事情的真相。
最終調查結果證實了,這是個預謀犯案,頗析了阿珍的犯罪動機,發現一直以來作為移民家庭第二代的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任何事情都被希望自己做得比別人更好,更優秀,無論是學業成績、才藝、工作等等,彷彿她的人生,一切都必須謹慎走在父母替他安排的道路上,沒有了自由意志,除了阿丹,阿丹是她美夢中的理想王子,而為能夠跟阿丹在一起,她走上了條危險的道路,不是一次,而是二次的預謀性買兇犯案,而阿丹也不是像他所說的那樣只是朋友關係,其實他一直以來都有企圖性的在持續餵養阿珍跟他一起生活的美好幻想,甚至提供作案兇手的聯繫方式給阿珍,後來即使阿珍矢口否認,且堅稱買兇是為了來殺自己,警方還是將阿珍以殺人罪起訴,而阿丹則是共犯。
當然我當中省略了不少的事件細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一下。
如果我說阿珍的這些行為有大部分的責任是要歸咎於阿輝跟阿霞,你同意嗎?我觀察到這幾年下來,越來越多人開始察覺自己的身心狀況、社會關係的不健康,更意識到原生家庭所帶來的影響是很巨大的甚至是有毒的,橫跨了我們一生中從上學、就業、交友、結婚等等,幾乎或多或少都會受到父母不同程度的觀念灌輸,然而這些以愛之名灌輸的觀念,有多少分真的出自愛,多少分出自對於父母自身期待的延伸,卻也說不清楚。
我們多數人都曾經以不同的程度對我們在乎的人,可能在有意識的情況或者無意識的情況下,施加給予對方壓力,來達到自己的期待,大家很熟悉的情緒勒所是一種,嚴格的父母親教育也是一種,而這本質上就是個我們學習來,為了達到目的地的有效處理方式,然而這樣的方式放在親子關係中便成為更有力且更難以忽視的結構,這正是阿輝跟阿霞遇到的問題。
當我們自認為在某個面向更優於他人時,又在關係上明顯更高於對方時,傾向會直接給對方下指導棋,認爲這樣做是在替對方省時間、少走冤枉路,然而卻變相了是在扼殺對方的自由,尤其是自己在意的人,我們更不願意接受對方繞遠路,尤其是在給別人人生建議、職涯建議時尤其明顯,我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該點到為止,任由事情變壞,而是我們能不能接受「讓我們在意的人繞遠路」這件事。
那些我們走過的路,好的風景壞的風景成就了現在的自己,等到哪天回頭看的時候,才能知道這些事情的意義。我們又為什麼不接受他人有自己想走的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