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越來越多的女性意識到,自己成年以後的性格、親密關係、人際關係模式甚至學業和職場表現,都常常受到童年經歷和原生家庭的影響。
她們開始關注自我成長,不斷探索自我,療癒內心創傷。
在尋求心理諮商的人中,女性所占比例大於男性。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心理問題困擾的原因複雜而廣泛。
如果從原生家庭的角度看,女性的精神痛苦許多都源於和母親的關係。
大部分尋求心理諮商的女性,起初並沒有期待在諮詢室裡談論自己的母親。
對很多女性來說,談論母親對自己的傷害,本身就是個禁忌,這會令她們感到不安,覺得母親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不該談論母親的不是,甚至不該去想這個問題。
但隨著諮詢的推進,她們對當前的困擾不斷抽絲剝繭、尋根溯源,逐漸揭曉的答案往往都會指向和母親的互動。
談論母親給女兒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為了評判母親,指責她、報復她,而是為了讓我們更瞭解自身痛苦的根源,改善我們的身心狀態,真正實現人格獨立和自我成長。
很多女兒內心也一定有過這樣的「疑問」:
「媽媽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對我啊?!」
千萬不要急著帶這個「疑問」進入關於母親性格成因的心理學探討。
需要先仔細品味內心中的這句話,確定它到底是在表達好奇心,還是在鳴不平。
如果它只是在鳴不平,而並沒有什麼好奇心,那麼強行去理解母親的性格成因,只會讓妳感覺更加彆扭。
受到傷害的人需要先對自己負責,想辦法走出創傷,保護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如果妳想對加害者還以顏色,也是人之常情。
但受害者絕對沒有義務理解加害者,甚至沒有義務去瞭解,除非這種瞭解最終是對自己有好處。
很多心理諮商師過於強調要理解父母、與父母和解。
這可能因為他們內心非常害怕衝突和疏離。
當他們把這種態度灌輸給個案時,常常會導致負面的結果:受傷的孩子不僅做不到理解父母,與父母和解,反而因為這種自我要求,深深壓抑了自己的憤怒、憎恨、怨懟、失望、攻擊性等,無法實現真正的成長。
不少女性在成為母親之前,是很有同理心的。
她們會餵食流浪貓狗,有條件會撿回家養;她們喜歡看「黛玉葬花」,悉心照料買回來的盆栽,甚至和盆栽說話;和朋友出去聚餐,吃不完會打包回家,因為「非洲那麼多孩子在挨餓」;看電影看到血腥的畫面,她們會不由自主地閉上眼睛,覺得「好疼」、「好慘」。
做了幾年母親後,這一切奇妙地改變了。
菜市場買來的活魚、活雞、活鴨,她們捲起袖子現殺,眼都不眨一下;孩子不用功學習,她們下手也毫不手軟。
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母親」是一份無法辭退的工作。
孩子生下來,就得一直養下去,無論遭遇怎樣的變故,都得想方設法照顧。
如果周圍環境給母親的支持不夠,母親很容易耗盡心力,失去同理心。
直接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可能會非常痛苦,許多人寧願選擇逃避。
生活中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現象:有些人自己的生活過得一團糟,卻喜歡對國際局勢指指點點;有些人學業荒廢、前途未卜,卻成天操心「愛豆」帶的貨銷量怎麼樣;有些人親密關係一團糟,卻成天追劇「嗑CP」,為那些虛擬人物在虛擬世界中的錯過而痛哭流涕……。
直接面對自身的匱乏和荒蕪,會讓人為自己虛度的時光而悔恨,讓人發現重重困難和壓力,體驗到排山倒海般的挫敗感,讓人開始怨恨那些自己付出過的人,甚至覺得人生不再有希望。
但也唯有穿越這些痛苦,才能重建自己的內在世界,為自己而活。
在母女關係中,女兒把過多注意力放在母親身上,試圖去理解母親,有時下意識希望透過理解來迅速達成虛假的諒解,從而繼續維持和母親的不健康關係,比如繼續順從她、繼續反哺她,繼續和她過分親密。
母親把過多的注意力放在女兒身上去理解女兒,則可能是下意識地想要繼續掌控她、讓她待在自己身邊,或和她更加親密。
母親和女兒面臨的一個共同難題,就是意識到「我是我,妳是妳,我的成長和幸福不需要以理解妳、讓妳成長和幸福為前提」。
~于玲娜/浙江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督導師,日本東京映心堂心理創辦人。
~《母愛有毒: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
#母愛有毒 #母女關係 #母愛
#閱讀筆記 #閱讀 #讀書 #讀書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日文教學/閱讀筆記/電影筆記/臺灣、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方格子】
https://vocus.cc/salon/ohitori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偶希都理 #廖慧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