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5/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超閱讀觀點98】9個設定,開拓人生無限可能--《內在原力》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較外向者可以從前往後讀,內向者可以從後往前讀。西恩讀完後,覺得如果只是這樣好像還不夠具象化,所以再更進一步把這9個設定,依照起點與方向、心態、位置、技能等做分類。


    起點與方向:常保初心

    常保初心在書中是最後一個章節,但我覺得它應該要放在第一章,許多談論習慣的書也都會提到,要去想像自己會成為怎樣的人;《與成功有約》也提到「以終為始」的概念。關於常保初心,《內在原力》提到「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透過能發揮內在原力「Be、Do、Have」信念系統,從設定Be成為怎樣的人,到Do做了什麼,再到Have擁有什麼(普通人的順序是Do-Have-Be)。

    職場恆星人與黑洞人

    心態:成功方程式、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

    成功方程式

    書中先引用稻盛和夫提出的成功方程式:成就=熱忱(數值0~100)X能力(數值0~100)X思考方式(數值1~-1),滿分一萬公式下,大部分的人自評數值是六千。

    愛瑞克則認為,新世代的成功方程式,要再加上「成功者的防護罩」與「人際槓桿」,變成成就=熱忱X能力X思考方式X成功者的防護罩X人際槓桿。思考方式取決於價值觀與態度;「成功者的防護罩」是用來過濾、阻絕負面雜音。

    無限思維

    整個世界的資源是不斷被創造出來的,勇於嘗試,即使錯了,也能從失敗經驗中獲得新的想法與機會。從人生終點來看,「過錯」比「錯過」好。

    沒有壞事

    書中引用美國歌手巴布.狄倫的名言:「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只是被淋濕而已。」世界上沒有壞事,把面對這些情緒的經驗,想成累積能力而變成更強大的機會。

    包容力

    當人們習慣選邊站時,只站特定一邊的人其世界就不完整,內在原力就像是萬有引力,可以穿透宇宙,但前提不能劃地自限。

    書中也提到恆星人跟黑洞人的概念,要多跟大質量恆星人保持良好互動關係,也讓自己成為恆星人;另方面也不要想改變黑洞人,黑洞人也可能曾經是大恆星,照亮過別人,只是我們來晚了。

    位置:利他共贏、站對地方

    利他共贏

    在「利他」後面加「共贏」,意指不要陷入你贏我輸的零和思考,而是要「利他又利己」,聰明的人會把餅做大。利他比重要大於等於自己的年齡,透過演講、著作幫助更多人的同時,自己受益會更多。

    站對地方

    要主動站出來,才能被貴人看見。在網路發達的今日,人生最高效的運作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人際網路的節點,如果對於「站出來」感到畏懼,沒關係,只要「每天站在比原來的位置更往前一點點」就好。

    在虛實整合的時代,除了創立社群外,要需要主動發起活動,透過實體聚會凝聚向心,現在是「拉」的社會,不是「推」,只要能夠吸引頻率相近的人,你在尋找的,慢慢也會找到你。

    技能:一人公司、三種工作

    一人公司

    一人公司指的是像一家公司那樣經營自己,為自己人生負責。用「以終為始」的概念,找到自己內在原力的核心。這世界很大,大到可以容下任何人的成就,不用擠、不用搶。

    三種工作

    人的一生要同時從事三種工作,分別是有金錢收入的工作、無償的工作與自我實現的工作。

    愛瑞克也分享一般人的工作和做事習慣,通常是輸出-處理-輸入,他則是輸入-分析並尋找最佳方法-處理-輸出-分享並獲得回饋,據以改良現有方法。


    西恩後見

    會看《內在原力》,因爲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以為會有什麼特別的內容,看完後覺得全書還是不脫「雞湯」本質,要用絕對正向心態面對全世界,書中很多核心概念取自於《與成功有約》、《給予》等,作者把這些概念集結起來,並用了許多金句,但比如講到恆星人跟黑洞人部分,正想要再了解如何趨近恆星人跟避開黑洞人時,卻嘎然而止。

    不過西恩也反思,雞湯書籍那麼多,《內在原力》還是能在暢銷書籍佔有一席之地,絕對還是有原因在,從筆觸就可以感受到愛瑞克的溫暖,不論是他對事情的堅持,或是極力想幫助別人的心,都可以呼應《內在原力》書名,或許在高壓環境下,在大家講究效率之餘,更渴望身邊有像愛瑞克這樣溫暖的人。

    最後,比較不認同的是,書中提到人要成功,一定要有作品,有媽媽說她沒什麼作品,孩子就是她的作品。關於這點,我想說的是,如果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作品,當這件作品最後不如己意,那內在原力不就消失殆盡嗎?我們盡力教育孩子,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不過,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是誰的作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