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原力》讀後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內在原力》今天看完了這一本書,滿有共鳴的,作者艾瑞克提出了改變人生的九種心態,我覺得非常有共鳴,所以這一本書閱讀得速度非常快。而這本書的內容可說是在他之前在TMBA活動演講「從優秀到卓越」的延伸版。在我看完整本書之後,又再到youtube上收看了一次這一段演講,對於內容有更完整的吸收。如果嫌看書的速度很慢的人,也可以直接看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MEKIVshpg)。


作者提到的部分有一些我已經在執行了,而有一些則是再次給了我深度思考的機會。這一本書名是「原力」,靈感就是從星戰中來的。原力(the force)是一種蘊藏在萬物中的能量場,懂得利用它的人(絕地武士)就能夠發會出強大的力量。而我們每一個人內在都具備了無限的原力(就是小宇宙),如果懂得釋放,那麼就有機會活出真正屬於自我的人生!作者將閱讀章節的順序做了一個安排,假如是外向個性者,由第一章開始讀,那麼內容就是由一個人的一生所期望的發展,往內探索到內心;而如果是內向者,則是由最後一章往前閱讀,那麼就會由認識自己朝外出發,之後擴展到整個世界。


所以,可以說本書有兩個封面,但同時也是封底。 而我這種瘋子性格,當然是從第一章開始囉。書中介紹了九個可以讓我們活出人生最好版本的設定,我會在我特別有感覺的部分多發表一些我的感想。


一・ 一人公司: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將自己當長一間公司來經營。要開一家公司,需要有願景,要有價值觀,要有執行力,要有市場行銷,要有財務管理,還需要有創新與創造力。想一想未來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一個人,格局就必須擴展到那個高度,自己的思維、決策、以及行動力都需要對標這個未來的自己。如此一來,方向才不會混亂,行為才會一致。


這對我而言算是一個扇在我臉上的耳光,一下子把我打醒!過去,我一直依附在大公司的羽翼之下,不管是健身房,或是培訓單位。我除了做好我份內的事情之外,其餘根本不用想太多。但是前幾年的疫情是一個轉折點,很多狀況開始變得不同,我如果再遵循過去被動等待工作的狀態,就會走得很辛苦。因此我最近也開始認真思考打造個人品牌這一件事,就是這麼巧,這一本書第一章就談到這一點!其實在這個方面,我早該開始了,所以喪失了很多紅利,但是現在開始起步我覺得還是大有可為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老闆,同時也是自己的員工,要給自己設立明確的KPI,並且交付完成。這世上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明確的想法與詳細的規劃。


二・ 三種工作:我們人都該有三種工作。第一種是讓我們獲取主要收入的工作,你也許喜歡,也有可能不喜歡,但試著是我們獲得溫飽的主要來源。第二種是無償的工作,重點在於幫助、回饋他人,主動的提供自己的所能,目的是促進他人,這是讓我們結善緣,並且提升自己性靈的主要方式。第三種則是自我實現的工作,這圍繞在我們的興趣愛好與熱情之上,可以讓我們的精神得到慰藉。


如果我們只在乎第一種工作,我們會變得冷血而現實;如果只做第二種工作,遲早會餓死;假如只做第三種工作,那麼可能理想豐滿,現實骨感⋯⋯ 所以,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找到這三種工作,同時可以滿足理想、自我、與他人。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扶老太太過馬路就是屬於第二種,而運動健身,則可以視為是自我實現(我在很久以前,曾經每週三下班之後跑去西餐廳駐唱當歌手)。


我何其有幸,目前的工作同時結合了一二三類,這也是我願意將他當作終生職業的原因,而下一步,就是調整這三者,讓他們的比例會在在理想的位置之上,同時,再度思考對我而言,是否還有其他的選擇?


三・ 利他共贏:人本來就是群居的動物,需要互相合作才得以生存下來,《社交天性》這一本書中已經有深入的探討。因此利他是刻在我們DNA之中的,但是現今社會的種種因素,讓我們對於主動利他產生了懷疑⋯⋯ 我覺得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但是,利他也不一定是要在街頭幫助陌生人,只要將自己所學習的心得、經驗、與感想以各種形式分享在網路上,不管是文字或是影音,那就已經算是利他了。


同時,在這一種輸出的過程中,對我們自身的知識掌握也是一種再強化,這也是我持續寫讀書心得的原因。同時,這也同時符合了第二類第三類工作的特質!


四・ 成功方程式: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提出了一個成功方程式,成功= 熱忱(x100)x能力(x100)x思考方式(+1/-1)。一般人缺的都不是努力與能力,而是思考方式,也就是心態。而心態不是正一就是負一,是決定了成敗的關鍵。


但是作者認為,在現代如果要成功,還需要再加上人際槓桿與成功者的防護罩。人際槓桿就是人脈,我們有多少好朋友,就有多少貴人。這些人脈可以是家人、同事、長官、甚至是網路上的粉絲,他們都是我們成功銀行內的存款,只要善加利用,就會在關鍵時刻推我們一把。而成功者的防護罩,則是過濾一些不必要的聲音。例如他人對你的批評、不認同、或是中傷。這些流言蜚語根本不見得會對我們造成多少實質上的傷害,但是卻會使我們在精神上出現嚴重的內耗,患得患失,進而影響了我們的步調。我認為這個成功者的防護罩也與自我價值觀的了解有關係。越是能專注在當下的人,越可以心無旁騖的往前走。任何人嘴裡面說的,都比不上你心裡面想的重要!


五・ 站對地方: 也就是我們永遠要辨別自己最適合的主戰場。如果我們要發揮影響力,就要找到一個能夠給自己一展身手的地方。現在其實有非常多的平台,例如寫文章、podcast、或是製作短影音等等。了解自己的優勢以後,就可以把群眾「拉」過來,這也是呼應了第四點中的「人際槓桿」。


我認爲真的不要還懷抱著「只要是璞玉就遲早會被他人所發現」的心態,現在網路爆炸,每天都有海量的資訊出現,如果要讓人看見,就需要主動地站出來!


六・ 無限思維: 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世界上的資源有限,要搶才有飯吃。但是作者則認為:放在地球的尺度來觀察,也許競爭很激烈,但是如果將視野提升到宇宙,那麼機會則是數也數不清;我們總會因為一時的失敗(失戀?失業?)而痛苦不已,但是如果以一生壽命的時間尺度來看,似乎這些打擊也微不足道了。


「人生沒有任何的奇蹟,只有不斷的累積」!也因此,過度與他人比較總是使我們焦慮,因為我們在意的事「此刻」與他人的差異,可是如果把眼光放長遠,就會發現這根本就沒什麼好在意的。


接著,有什麼東西可以真真切切的證實我們在這個地球上走過一遭呢?那就是我們的「作品」。一個成功的代表作並無法一次就完成,需要經過無數次的嘗試。這個「作品」,是我們投入心血打造而成的經典,也許是運動選手奪冠的那一戰、也許是歌手成名的那一曲、也許是某公司劃世代的一個產品、甚至是某位藝術家曠世的傑作。但是重點在於我們的終極目標並不是拿出這個畢生的代表作,而是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學習、努力、與成長!如果是一般人呢?也許對一個老師而言,最好的作品就是成材的學生們;對於父母而言,最好的作品就是長大成人的兒女。


沒有過嘗試,就不會體驗到無可替代的成就感。生命中,「過錯」好過「錯過」!


七・ 沒有壞事:這個思維模式也是我平常最喜歡的,與《被討厭的勇氣》中所提到的課題分離原則一樣。任何事的發生都是客觀的,是我們的主觀的情緒給了一個評價。而往往我們會因為被負面情緒放大的負面思考而蒙蔽了其他角度的觀點。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一句話並不是一個自我安慰的阿Q心態,而是可以讓我們從上帝的角度來思考同樣一件事,很多時候,其實自己已經擁有了解決問題的答案,只是一時之間沒有思索到而已。我們在與客戶做教練對話”Coaching”時,也常用這個技巧來挑戰他們的思考模式,結果發現:自己永遠是給自己最佳解答的那一個人!


八・ 包容力: 我們會很習慣的幫他人貼上「好人」或是「壞人」的標籤。作者將好人比喻成宇宙中的恆星,會發光發熱,吸引行星讓著它轉,能量甚至可以創造生命;而壞人則像是黑洞,會於任何事物都會沒有限度地與取予求,而不會有任何的回報,這也就是《給予》這一本書種所提到的「給予者」與「索取者」。


但是,沒有人是天生的壞人,就算是黑洞,也都曾是坍塌以後的太陽。如果我們死守這一些固定的標籤,只會加速人群的分裂。這世上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根據一份匿名的調查,在全世界中,有近10%的LGBT人口,正因為他們,所以使我們這個世界更加的精彩與鮮豔!


雖然作者用了一句日本的諺語「一期一會」,但我覺得我更想用王家衛的電影《一代宗師》中的台詞來詮釋:「這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因此,珍惜我們身邊每一的人,即便是我們不喜歡的,也有可能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寶貴的東西。


九・長保初心: 在這本書中,作者一在強調:以終為始。先決定了你是誰,才知道你要怎麼做,這與Simon Sinek在《先問為什麼》中所提出的「黃金圈」理論不謀而合。找到自己的天命,堅持自我的價值觀,才有機會活出自己喜歡的那個自己。


這一本書作者分享了非常多的觀念,都是我在過去幾年中陸陸續續接觸到的,讓我在閱讀這一本書時的體感非常強烈,而在他演講的影片中,短短十來分鐘他有兩次的哽咽,也代表了艾瑞克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不但有理想,而且是有溫度,讓我對他更加的欣賞。


不過⋯⋯ 我有注意到一點⋯⋯ 在他這一本書中,除了第一章以外,其他的章節他都有重複的提到「在我四十二歲財富自由時」⋯⋯ 我想這應該是他自己非常引以為傲的一件事吧,因為有些句子,把這一段拿掉,完全不會影響整段文意的表達,但是插進這一句反而會讓人覺得「誒?」。我相信他應該不是刻意為之的,只不過是我的觀察而已。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immy Yi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的新會員是一位女性,目標是要減脂。在她測體脂肪時,我從背後觀察了一下,大概發現了她身體的一些失衡與緊繃的地方。於是一開始訓練,我稍微調整了一下她的呼吸模式,接著關節活動度的動態伸展,然後帶核心訓練動作,連結到臀部肌肉群的啟動,以及一些徒手訓練動作。 其實這些動作對沒有訓練經驗的她來說,並沒有很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因為這是人類得以發展文化與文明的本能,在《社交天性》一書中有完美的闡釋。希望被人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從我們小的時候學走路時,父母看到了我們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會興奮的給出讚美,而小孩子受到了父母的鼓勵之後,有更強烈的動機繼續努力。而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經過一間麵包店時,聞到裡面剛烤好麵包的撲鼻香味,一下子就把你帶進小時候,媽媽牽著你的手逛麵包店的回憶呢?或者是在外面用餐時,點了一碗香菇雞湯,目的就是重溫一下家的味道?如果有當過兵的,一定會記得,在野戰行軍時,在如影隨形的小蜜蜂上面一定會買得到的七七乳加巧克力,那
本來我看這一本書的書名,是有關於提問的,同時對於本書的介紹也是有關於找人聊一聊的重要性,因此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但是看了以後才知道,他的原文書名是”Just ask” ,這個”ask”在這一本書中是「請求」的意思。這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說我們如何可以請求他人的協助。 現在的網路媒體,大家都無所不用其
今天的新會員是一位女性,目標是要減脂。在她測體脂肪時,我從背後觀察了一下,大概發現了她身體的一些失衡與緊繃的地方。於是一開始訓練,我稍微調整了一下她的呼吸模式,接著關節活動度的動態伸展,然後帶核心訓練動作,連結到臀部肌肉群的啟動,以及一些徒手訓練動作。 其實這些動作對沒有訓練經驗的她來說,並沒有很
《人們為什麼想要被認可?》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渴望被他人認同,因為這是人類得以發展文化與文明的本能,在《社交天性》一書中有完美的闡釋。希望被人認同並不是一件壞事,從我們小的時候學走路時,父母看到了我們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會興奮的給出讚美,而小孩子受到了父母的鼓勵之後,有更強烈的動機繼續努力。而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在經過一間麵包店時,聞到裡面剛烤好麵包的撲鼻香味,一下子就把你帶進小時候,媽媽牽著你的手逛麵包店的回憶呢?或者是在外面用餐時,點了一碗香菇雞湯,目的就是重溫一下家的味道?如果有當過兵的,一定會記得,在野戰行軍時,在如影隨形的小蜜蜂上面一定會買得到的七七乳加巧克力,那
本來我看這一本書的書名,是有關於提問的,同時對於本書的介紹也是有關於找人聊一聊的重要性,因此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但是看了以後才知道,他的原文書名是”Just ask” ,這個”ask”在這一本書中是「請求」的意思。這一本書主要探討的是說我們如何可以請求他人的協助。 現在的網路媒體,大家都無所不用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希望翻開此本書的你,也同時展開了內在成就探尋之旅。願我們終將來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圓滿之境!”   終於來看這本好書-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 作者:愛瑞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隔了幾個月終於接續先前的內在原力與原力效應來到內在成就這本,與前兩
Thumbnail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Thumbnail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當我們決心要做好一件事,並且築夢踏實地完成理想目標的同時,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某些人因此受到影響,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的世界確實被你改變了。即使薄弱如微光,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好書分享:原力效應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延續上一本分享的內在原力,也是一本也許可
Thumbnail
“生命是恆常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好書分享:內在原力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這是一本2021年的書,也是一本很早就知道也列入待讀清單裡的一本書,但也終於在2024開始閱讀,預計今年也會把的原力效應跟內在成就安排讀完跟分享。關於作者愛瑞克,本身42歲就達到所謂財富自由,然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愛瑞克(愛大)對於內在原力的見解,並分享了9個設定,幫助讀者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內容包含個人成長、成功方程式、包容力等,並提供實際案例和心得,引發讀者的動機和能量。
Thumbnail
分享愛瑞克《內在成就》讀後心得,在他溫暖又有啟發性的筆觸下,看見更多內在探索與實踐,深信每個人都能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活出自信與快樂的人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你開始踏上旅程,路就會自己展開。希望翻開此本書的你,也同時展開了內在成就探尋之旅。願我們終將來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圓滿之境!”   終於來看這本好書-內在成就-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人 作者:愛瑞克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隔了幾個月終於接續先前的內在原力與原力效應來到內在成就這本,與前兩
Thumbnail
《內在原力:改變自己、影響他人、創造成功的心智設計》是作者愛瑞克 (Eric Yu)的著作,書中提到的「內在原力」,是指一種影響力透過有形或無形的方式來引發他人動機,進而幫助我們一同完成某些事情。書中談到了九種心態設定,並提供了行動清單供讀者實踐。
Thumbnail
《內在原力》是金石堂2023年度TOP20暢銷書第1,書中提供9個設定,讓讀者可以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這9個設定在書中的排序是,一人公司、三種工作、利他共贏、成功方程式、站對地方、無限思維、沒有壞事、包容力與常保初心。 作者愛瑞克提到,這9個都是彼此獨立的,前五項較偏向對外,後五項較偏向對內,建議
如果你目前對於學習或工作有種不知為何而戰的疑惑???建議你閱讀愛瑞克《內在成就》、《內在原力》、《原力效應》三本好書,找到你的初心、最愛的領域及源源不斷的工作熱情。   也就是你今天坐在教室裡學習某領域新知識, 或在職場擔任某職位, 除了是因為外在環境「畢業」或「求職」
Thumbnail
當我們決心要做好一件事,並且築夢踏實地完成理想目標的同時,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某些人因此受到影響,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的世界確實被你改變了。即使薄弱如微光,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好書分享:原力效應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延續上一本分享的內在原力,也是一本也許可
Thumbnail
“生命是恆常而持續的累積過程”   好書分享:內在原力 作者:愛瑞克 新樂園出版   這是一本2021年的書,也是一本很早就知道也列入待讀清單裡的一本書,但也終於在2024開始閱讀,預計今年也會把的原力效應跟內在成就安排讀完跟分享。關於作者愛瑞克,本身42歲就達到所謂財富自由,然
Thumbnail
今年春節看了幾本書,有的文字對我來說讀起來生硬,就花長一點時間分章閱讀,有的則容易入口,不出一天就可以讀完。因為期待自己讀的書可以用在生活上,即便是一個、二個觀念或方法都好,所以趁著剛讀完,最是有感時,給自己做點書寫,寫下關於此書的學習點。今天先分享這本書: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作者愛瑞克(愛大)對於內在原力的見解,並分享了9個設定,幫助讀者活出最好的人生版本。內容包含個人成長、成功方程式、包容力等,並提供實際案例和心得,引發讀者的動機和能量。
Thumbnail
分享愛瑞克《內在成就》讀後心得,在他溫暖又有啟發性的筆觸下,看見更多內在探索與實踐,深信每個人都能決定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活出自信與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