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人工繁殖是一個物種的萬能解方嗎?

我們常常看到不論是漁業資源資源減少亦或是受到大量人為捕獵壓力的食蛇龜、穿山甲、鱟等已經減少甚至瀕危的動物在新聞登場時一定都會閃過一個念頭或是看到以下留言:為什麼不人工繁殖牠們以取代人類需求?

在兩爬寵物中我們常見到CB個體(Captive breed,人工繁殖)與WC個體(Wild caught,野外捕獲)的標注供消費者選擇,那麼同樣的模式應用在其他生物上呢?這次我想聊這個比較嚴肅的話題。

首先要說的是由於不同物種的區別實在是太大,因此有些標準無法統一使用,我這邊會用一些例子來讓大家了解並思考。

人工繁殖個體是否可行?

首先考慮到的就是難度,像洄游性蝦虎、鱟、穿山甲等這類繁殖技術門檻極高難以普及、生長週期太長、飼育成本高等...就算能繁殖也幾乎只能用於研究用途的物種,想要靠人工養殖挽救牠們族群可以說是希望渺茫更別說發展成經濟規模取代野外捕捉了。

最近受保育人士關注的洄游性蝦虎,在水族市場中頗具人氣而面臨採捕壓力。但其仔魚須經兩側洄游的洗禮,在人工環境下難以實現。筆者攝

所以照這樣看,只要能掌握技術是否就能對這個物種一勞永逸了?


人工繁殖個體能否取代野生個體?

        這是一個很看利益的問題,目前市面上常見到能大量繁殖的物種有些好比吳郭魚,我們能在台灣大量繁殖出食用個體而不會傻到要花費高昂代價從非洲進口。又或者是像孔雀魚、金魚(鯽魚改良的品種)這類大多數人想要的是人工培育的品系而非野生個體,也自然不會面臨採集壓力問題。

        反過來說,今天一個物種繁殖與培育即使有技術但依然可能面臨成本過高等問題。從水試所近年來成功培育鬼頭刀、土魠魚與紅喉等高經濟價值魚種,再到2024年七月石斑大王戴昆財成功繁殖俗稱蘇眉魚的曲紋唇魚等…臺灣對於魚類的繁殖技術每年都在不斷進步。

        雖然作為新技術的突破實在值得恭喜,但究竟這些技術後續能否上市?發展出經濟規模乃至挽救牠們的野外漁業資源狀況,我個人是比較持觀望態度的,例如紅喉作為深海魚,成長速度與其他養殖魚相比實在是太慢了

鬼頭刀、土魠成長速度較快,好一點可能有辦法發展到像海鱺一樣成為箱網養殖物種之一。不過也不要忘記,這些肉食性魚種都需要大量的魚粉餵養,難以成為便宜的魚種且依然耗費野外資源。

        此外許多人依然保有著”野生比較好”的觀念,因此即使有人工繁殖的個體供選擇,人們依然可能會選擇去利用野外的個體。甚至可能發生藉由“人工養殖”以將盜獵的野生個體洗白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儘管食蛇龜在人工繁殖上確實可行,但仍然不可能指望靠繁殖食蛇龜以填補來自對岸可怕的走私需求。

延伸閱讀:

人工繁殖救得了食蛇龜嗎

馬拉威的穿山甲盜獵問題

那麼,如果能發展出便宜且成熟的繁殖技術是不是就能免於前面多數問題了?


人工繁殖技術成熟後就沒問題了嗎?

想必大家都知道六角恐龍,也就是墨西哥鈍口螈這個常見於市面上的兩棲類寵物吧?雖然在水族館我們可看到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個體以較為平民的價格被販售。但在原棲地,墨西哥鈍口螈依然飽受著污水、棲地開發與入侵種的威脅。可以說野外族群完全沒享受到繁殖所帶來的利益,甚至連繁殖的個體都開始出現基因多樣性下降導致的遺傳疾病問題。

由此可知,除了前面提到與人為利用高度相關的壓力外,人工繁殖個體也通常也面臨著基因多樣性較低、不適應野外環境等各種問題。就算把這些繁殖個體放回野外,能不能重建族群甚至穩定存活都還是一個未知數,因此不要再說要把石虎圈養繁殖放回野外了


總結

所以說人工繁殖確實對生物研究很重要,也可以做為一個物種的保障之一,但你能說一個物種成功人工繁殖後就無後顧之憂了嗎?保育本就是以野外棲地與當地原生族群為重,人工繁殖復育已經是迫不得已的手段,我們又何必要重複一次又一次將一個物種逼上如此絕境才再來去費盡心力鑽研怎麼培育牠們的錯誤呢?

本文也並非要針對人工繁殖的技術發展潑冷水,而是希望大家在看到相關的新聞時能思考,我們還能做什麼配套措施以更好的保育這些物種的野外資源並達到永續利用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