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子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天到高雄參加荒野親子團高三團的團務研習,每次和各地的荒野伙伴碰面,肉體雖然會旅途勞頓,但是精神都很振奮,尤其看到親子團的孩子們,每個都那麼成熟而自信,真是開心。想到伙伴們二十多年的努力與付出,流下的淚水與汗水,如今已灌溉出盎然的花園。真是開心!

子曰子曰…

讀中學時,有個科目叫做「中國文化基本教材」,裏面內容就是以論語、孟子為主,當時為了考試,囫圇吞棗且心不甘情不願的背誦,再加上一大堆宋明理學家的註解,搞得七昏八素,覺得這幾個人真囉嗦,話這麼多。 

 可是隨著年紀愈大,在生活上、工作上遭遇到的事情多了,偶爾有些微體會時,當年死背強記的「子曰子曰」就跳出來,讓自己霍然開朗,覺得孔子可以用這麼簡單清楚的話,把道理說得那麼明白,真的是非常厲害啊!  

論語中我最喜歡的一段對話是有一次孔子與子路、曾典、冉有、公西華四個學生閒坐聊天,孔子問他們的志向,結果子路、冉求都懷抱救國救民的政治大理想,公西華對法律制度的規劃有抱負,只有曾典不講話,在旁邊悠哉地彈著樂器,在孔子追問之下,他才不好意思的說:「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這個心願其實是非常渺小的,結果孔子卻大聲的感歎說:「我就希望與你一樣!」曾典的心願翻成白話是:當春天來了,換下厚重的冬衣穿上輕便舒適的衣服,和同伴五、六人,帶著十來歲的孩子六、七人,到溪水裏去游泳,上岸後跳跳舞,讓風吹乾身體衣服,然後唱著歌回家。  

很多人都非常訝異,孔子一輩子如喪家之犬,急急惶惶遊走列國,整天講得口乾舌躁,忙碌一輩子,其實他真正的理想國就是這麼簡單! 

 其實孔子的心願也正是當年與許多朋友一起成立荒野保護協會的最主要動機,我們希望大人與孩子都能在天籟下起舞,讓我們能在荒野中,探知自然的奧妙,領悟生命的意義;讓孩子可以在自然中培養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我們祈求上蒼把我們失去的還給我們-還給我們清澈的溪流,還給我們在門口榕樹下乘涼的環境,還給我們與自然悠閒相處的心情。 

 當然,我們不只是坐著祈禱而已,荒野裏數以千計的志工也像孔子一樣為了這個簡單的心願,努力奔走,無私地奉獻。

raw-image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今天很開心到荒野高雄分會的第13期解說員訓練上課。這是中斷10年的訓練重啟,非常期盼明年能繼續到高雄與14期的伙伴相見。     雖然卸任荒野理事長已近二十年,但是荒野的志工群組邀請,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答應。    
―本文寫於2003年收錄在「我的野人朋友」書中 身旁的樹葉隨著微風輕拂,將陽光篩成許多小圓點,在身上游移。閉上眼睛,傾聽風中樹語婆娑,鳥兒啁啾,蟲鳴唧唧,突然一隻松鼠跳飛而過,抖落了幾片樹葉,像舞台上的碎紙花,紛紛撒落在身上,撒落在身旁的樹幹上……這是蘇俊郎置身四十公尺高的巨木樹冠上,享受擁抱大樹
透過閱讀與書寫,在網路上分享彼此的感動與希望,像是對著虛空中無聲的吶喊,宛如一隻蝙蝠,美國作家艾克曼形容:「蝙蝠藉著向世界吶喊,聆聽回聲。」     這種吶喊,是一種呼喚,我們試圖在廣漠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同伴,讓彼此覺得不孤單,並相互取暖,得到足夠的動力堅定地往前走去。 
在台灣的環境教育,或者以狹義的自然生態教育的實施方式而言,一直有兩個不同的途徑,一種是知識上的教導,也就是所謂的自然解說,著重在鳥獸蟲魚的名稱,分類,作用……等等,另一種是自然體驗,強調忘掉知識,直接感受到自然生命的流動,著重在靈性的體會。  這兩種不同的做法彼此的追尋者也有過一些爭議與批判
今年四月二十二日的世界地球日核心主題是減塑(planet vs plastics)倡議在2040年之前全球塑膠的產量能夠減少百分之六十,為下一代打造「零塑膠的未來」。 地球日至今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與地區都有民眾參與,十億人以上會在這一天為環境而行動,希望能藉由日常的節能減碳以及年度的核心主題,
地球上所有生物要生存都是不太容易的,隨時隨地要尋找東西吃,也隨時要防備被別人當食物,再加上看不到的細菌病毒的感染,寄生蟲的侵擾……可說是步步危機。 人類隨著科技的進步,早已脫離朝不保夕的恐懼,儼然似乎超越所有物種,成為掌握環境的萬物之靈,直到面對天災、不管是地震、洪水、野火或是山崩土石流……人類才
今天很開心到荒野高雄分會的第13期解說員訓練上課。這是中斷10年的訓練重啟,非常期盼明年能繼續到高雄與14期的伙伴相見。     雖然卸任荒野理事長已近二十年,但是荒野的志工群組邀請,只要時間允許,我一定會答應。    
―本文寫於2003年收錄在「我的野人朋友」書中 身旁的樹葉隨著微風輕拂,將陽光篩成許多小圓點,在身上游移。閉上眼睛,傾聽風中樹語婆娑,鳥兒啁啾,蟲鳴唧唧,突然一隻松鼠跳飛而過,抖落了幾片樹葉,像舞台上的碎紙花,紛紛撒落在身上,撒落在身旁的樹幹上……這是蘇俊郎置身四十公尺高的巨木樹冠上,享受擁抱大樹
透過閱讀與書寫,在網路上分享彼此的感動與希望,像是對著虛空中無聲的吶喊,宛如一隻蝙蝠,美國作家艾克曼形容:「蝙蝠藉著向世界吶喊,聆聽回聲。」     這種吶喊,是一種呼喚,我們試圖在廣漠喧囂的世界中尋求同伴,讓彼此覺得不孤單,並相互取暖,得到足夠的動力堅定地往前走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阿飛進門看我在搜尋 A 片,急著要退出房門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偏鄉兒童閱讀寫作班暑假課程不間斷,以各種主題展開營隊課程,期望在夏日長假期間帶給孩子更多學習上的刺激與收穫。
一年一度的國中密友聚會,這次來了四個小成員......
Thumbnail
早上帶寶妹到神岡圖書館參加親子活動 🥰 感謝豐原親子館老師來說故事 📚 後來也一起做漂亮的手作DIY 🎨 今天也有認識不同的好朋友‼️ 也看到很多可愛小朋友 😄 最後感謝親子館老師能給我有不同的正向交流 ❣️ 這次安排的活動內容 也能學起來再帶回家跟孩子玩 😊
Thumbnail
上週回台一趟,在台中搓幾天貓,接著上台北去參加國家環境教育院的種子教師徵選共識營。參加者眾,不少學校老師和校長,也有農場、社區發展營造的工作者,即便有忙碌的正職也積極地幫自己找事情做,我這種無業遊民實在汗顏。
Thumbnail
我們不甘活在溫室裡,我們做更多的準備,想多看一眼這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生活探索科學營,三天的營隊帶回滿滿的禮物和回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阿飛進門看我在搜尋 A 片,急著要退出房門
Thumbnail
世界和平會偏鄉兒童閱讀寫作班暑假課程不間斷,以各種主題展開營隊課程,期望在夏日長假期間帶給孩子更多學習上的刺激與收穫。
一年一度的國中密友聚會,這次來了四個小成員......
Thumbnail
早上帶寶妹到神岡圖書館參加親子活動 🥰 感謝豐原親子館老師來說故事 📚 後來也一起做漂亮的手作DIY 🎨 今天也有認識不同的好朋友‼️ 也看到很多可愛小朋友 😄 最後感謝親子館老師能給我有不同的正向交流 ❣️ 這次安排的活動內容 也能學起來再帶回家跟孩子玩 😊
Thumbnail
上週回台一趟,在台中搓幾天貓,接著上台北去參加國家環境教育院的種子教師徵選共識營。參加者眾,不少學校老師和校長,也有農場、社區發展營造的工作者,即便有忙碌的正職也積極地幫自己找事情做,我這種無業遊民實在汗顏。
Thumbnail
我們不甘活在溫室裡,我們做更多的準備,想多看一眼這世界的美好。
Thumbnail
生活探索科學營,三天的營隊帶回滿滿的禮物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