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比薩、帕馬住一晚後,驅車繼續一路向北,來到此行重頭戲之一: 米蘭(Milan/Milano)。聽到米蘭,也許你會不假思索連結到大名鼎鼎的米蘭時裝週,進而聯想到米蘭時尚、精品之都的經典形象。但是,對於初訪米蘭的我--相信之於多數遊客亦然--來米蘭,無非就是為了全義大利第一大、也是全歐洲第二大、亦是世界第三大教堂--米蘭主教座堂(米蘭大教堂)(Duomo di Milano)而來的!
前幾站在中世紀山城旅行,幾乎都是不冷不熱、白天有陽光的舒適好天氣;比薩則是一路微陰、幸好終究沒下雨。但,進入米蘭前,從車窗向外看出去就是一片灰灰陰陰的,接著遊覽車駛入米蘭市區街道上,一絲絲雨水刷刷地撲向車窗玻璃,且越來越大... 「今天米蘭降雨機率,高達90%喔!」領隊說,並提醒大家下車時穿多一點、帶好雨具,今天將會又濕又冷。
雨中,我們左彎右拐穿過一條條街道,林立的不少精品名牌店不是還沒開就是今天不會開--因為我們到訪的時間正逢復活節連休,部分店家是選擇直接休息不做生意的,可能是當時雨太大了,走著走著心不免發愁兼發涼,我其實不是擔心沒街可逛沒精品可買、而是更煩惱米蘭大教堂的頂樓行程因雨滂沱而泡湯...。
先到下榻飯店寄放好行李,雨還沒停、但至少變小些、有一搭沒一搭滴滴答答地下。在細雨中的達文西紀念碑前,先與義大利雕塑家Pietro Magni在1858–1872年間雕製、神態若有所思的達文西立像對視,沒多久,書卷紳士氣質濃厚、說的一口流利中文的義大利籍導遊和我們碰面了,此時雨逐漸停,我們從金碧輝煌的艾曼紐二世迴廊逛起,經過一陣陣驚嘆、穿梭與轉折,終於,米蘭大教堂,就近在咫尺了~~~
先說說--艾曼紐二世迴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吧,建於1865年,又名「十字街」,全長約200公尺,是一座造型富麗堂皇的拱廊建築,整個走廊上方罩以玻璃屋頂以及正中央的巨大挑高圓形穹頂、更添氣勢,而且能讓來此遊逛的客人們無畏風吹雨打地輕鬆徜徉眾多精品名店、餐廳、咖啡館與小酒館,享受購物與美食樂趣。從大片的馬賽克拼磚地面、到繪有精細馬賽克壁畫的牆面與天花,處處盡顯精雕細琢的大器與貴氣,因此,這裡不單純是義大利現存仍在營運中的最古老購物長廊、更是許多人公認歐洲最美麗的精品購物大街。
終於盼到這一刻,看到米蘭大教堂宏偉的正面,大家都哇地一聲叫出來。我們在廣場上先飽覽教堂全景、讚嘆一陣、拍了一些照後,從領隊手上領了門票,準備直上大教堂的最頂端!
登教堂樓頂,可以搭電梯不必徒步爬,對於年長或年幼以及腿力不佳的遊客來說是一大福音--畢竟,米蘭大教堂的最高高度有45公尺、差不多相當於13層樓高,真要一階階爬也挺花時間的! 想想米蘭大教堂願意克服不破壞古蹟美感與安全性的困難,蓋出一座上樓電梯,疏運大批登頂參觀的遊客,是充滿美意的德政、也是挑戰性滿滿的考驗。
米蘭大教堂不得了的堅韌底氣,從其施工長度可以想見--從西元1386年動工、一路經歷五個世紀多、直到1965年最後一扇銅門裝上才算圓滿完工! 它的建築風格因為建造時程如此漫長,於是混合出哥德式、新古典式與新哥德式等風格。以全白大理石打造,加上長寬高幅度都很驚人,使得它出落的氣勢恢弘。不論從外觀看、或是在教堂內部看、甚至從站在屋頂仰望或俯瞰,都有各種不同角度跟深度的震撼!來到教堂屋頂,近距離欣賞高聳入雲的135座哥德式尖塔,穿梭數不清的走道及拱門、與塔頂高達2245座的雕像群擦身而過,那雕工的繁複精密何等華麗,教人看傻看花了眼。
難忘當我們奮力爬到最頂端,望見塔頂制高點的黃金聖母雕像(Madonnina)的那一瞬間--
鍍金身的聖母,佇立在108.5公尺高的尖塔上,剛好,正在我引頸仰望身高竟有4.15公尺之高的金身聖母時,雨後放晴的陽光射向她與我們這些遊客的身上,我瞬間感覺到被祝福~縱然,我沒有信仰、不是教徒,卻依然能真切感受到聖母散發出無差別的溫暖慈愛、透過那道陽光賜福給我們,我以為那天米蘭會下一整天的雨、我以為我們會在教堂樓頂淋成落湯雞、烏雲或霧會罩住塔尖讓我們看不見;沒想到,一登上教堂屋頂、就變成晴天了! 這個逆轉讓我們免於淋雨之苦,讓我們得以一身乾爽清凈地與聖母相見。
拾級向下走到教堂內部,氣勢一樣驚人的飛扶壁及拱頂,也是一樣讓人看到不敢置信眼前這一切是如假包換的真實。繽紛的大面彩繪玻璃花窗訴說著聖經故事、祭壇浮雕也刻畫了主教的輝煌故事。
在無處不令人驚豔並讚嘆連連的大教堂內部,最教我無法忘懷的是這位耶穌門徒的雕像--他是聖巴多羅買(St. Bartholomew),耶穌十二門徒之一、被列為升天見證人;耶穌復活之後,聖巴多羅買先後遠赴印度與大亞美尼亞傳教與傳福音,不遺餘力地勸人改信奉真教,但當時大亞美尼亞國王的兄弟亞斯底亞對此不置可否、竟然把聖巴多羅買拘捕、並殘忍地對他活生生剝皮斬首,聖巴多羅買就此不幸殉道,後世雕塑或繪製他,經常置入他生前受剝皮砍頭酷刑的經歷--米蘭大教堂裡左側走廊一角的這尊雕像、作於1562年,仔細看雕像的身材比例精實健美,肌肉紋理、血管筋脈因為要彰顯聖巴多羅買生前皮膚被剝除、而顯得清晰寫實;他的頭顱還驚悚地垂掛在身後、面容表情透露出生前的無奈與悲愴。這尊雕像除了訴盡這位門徒人生終點前為信仰付出的犧牲奉獻、也顯露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對於人體雕塑技藝的精湛。
我有幸在米蘭大教堂不遠處的飯店住上一晚,因而有機會更悠閒地欣賞領略大教堂的日與夜、並拍下照片無數,這比一直在艾曼紐二世迴廊shopping更吸引我,挺好的!
這趟米蘭行,因此充滿祝福與幸福感!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