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種味道,脆弱的存在

文化是一種味道,脆弱的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有一個案例,鄒族因為原本居住的土地,已經不屬於他們,被發展成觀光景點。他們每年要祭拜祖靈的時候,還沒被觀光客驅趕,認為阻礙交通。政府每年給他們補助,也希望他們搬走。但部落耆老,寧願不要錢,也不肯讓步。

我們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搬家是困難的事?不祭拜祖靈為什麼不行?或是,為什麼一定要在那個地方祭拜?向不同民族的人解釋文化,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如同我們無法了解希伯來人為什麼橫跨百里也要到哭牆,傳說中的應許之地。那不就是一面牆嗎...

我們透過自己的文化來去思考看看。大家常常說年味越來越淡了,歸根究底的原因,卻很難描述一二。可能是,因為環境鞭炮變少了?可能是,因為塞車不太回家了?可能是很多很多的細節遺失了。所以...味道變了。

文化是一種味道,你無法用言語來去說明什麼叫這個文化,什麼是那個文化。可是正因如此,文化特別容易在一次次,很有道理的妥協中,逐漸消失與淡化。鞭炮減少很合理、塞車沒必要大老遠回去,平常也可以回去很合理。文化就是這麼脆弱,原住民文化亦是。

水田部落,因為土地被外地人使用,種植作物使用農藥,導致水源無法直接飲用。現在人,使用自來水,使用煮過的水就好了啊,這件事有這麼嚴重嗎?水田部落在他們的族語中,代表水源豐沛的地方。他們的生活圍繞著那條河,洗衣服、飲用水,嬉鬧、談笑。這些東西換地方,不行嗎?可以,但是,味道不一樣。

我沒有老家的概念,因為我生活在北部,工作也在北部。可是,我有很多朋友有老家的概念。他們會想家,回到老家的精神狀態都不一樣。都在台灣,生活有差很多嗎?其實沒有,但是會什麼會想回家?很難清晰得給出標準答案。

那條以前上學都會走的路、那班學生時代都在等的公車、那家曾經和朋友一起打鬧混時間的商店。

我想,是,味道吧。

所以對於水田部落來說,不在那條溪生活,沒有不行,也活得下去。但,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寫到最後,老實說,我依然很難完全感同身受。但,我希望有些人能夠感同身受。希望鄒族無法祭拜祖靈,寧願不要錢也要捍衛的文化與回憶。或是那是他兒時的記憶,曾一起祭祀的快樂。或許那是構建他的價值觀、人格。那些許許多多,細微卻彌足珍貴的回憶。

avatar-img
Samuel的沙龍
90會員
115內容數
除了翻譯各國新聞以外,會將過去演講的一些主題內容放上來。閒暇之餘,分享一些PM心得,歡迎參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amuel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探討理性優越感如何偽裝成教導,並提出避免陷入高傲陷阱的方法,包含反思自身動機、多方提問等,以及如何分辨真誠教導與展現優越的差異。
人生有許多的不幸,有些悲傷,你找不到,也沒必要硬加上道理。但你心裡至少,要為現在所擁有的事物,感謝過去一切發生的悲劇。 這篇文想談談「如果」與「覆盤」,我之前一直在想,他們兩者的區別。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探討理性優越感如何偽裝成教導,並提出避免陷入高傲陷阱的方法,包含反思自身動機、多方提問等,以及如何分辨真誠教導與展現優越的差異。
人生有許多的不幸,有些悲傷,你找不到,也沒必要硬加上道理。但你心裡至少,要為現在所擁有的事物,感謝過去一切發生的悲劇。 這篇文想談談「如果」與「覆盤」,我之前一直在想,他們兩者的區別。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每個年代的悲哀,我認為現代知識焦慮是一個象徵性的悲哀圖騰,也是許多人面臨的困境。 我最早聽到知識焦慮一詞,是在網路上曾經很火熱在討論羅振宇「販賣焦慮」的話題。當時提及販賣焦慮,並沒有特定指某一段內容,更像是在指責,把透過讓現代人焦慮,來宣傳知識付費的各種行銷手段,都稱為販賣焦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
某個夜晚我們獲得緊急命令,全體戰鬥營分成若干小隊,去金門海岸各哨崗偕同戰士守夜。興奮無比,我被分配到海邊的一個小戰壕裡,當然還有一位正規士官陪同。 我們輪流守望,注意眼前的海面,不能走神,看到有不尋常的動靜,馬上搖電話告知總部。什麼是不尋常的動靜?老士官解釋了許多,我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第一次聽到「想要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永遠不會太晚。」覺得有點扯淡,但後來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童年經驗多如牛毛,你可以挑選不同的回憶,改變對它們的看法,重新理解與塑造你的童年,那你就可以即時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當然,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不幸的童年,那也永遠不會嫌太遲,只要依同樣的方法炮製即可。
當今的四年級生,小時候真的沒甚麼好玩的。大女生跳橡皮筋玩沙包,大男生玩彈珠尪仔標,小一點的小孩兒就跳房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老鷹抓小雞。